本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分别就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撑我国和平崛起”、“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引导消费观念 转变消费模式,促进我国经济升级转型”、“将‘质量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十二五’规划”等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指出:
一、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撑我国和平崛起 他认为,无论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还是从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平崛起的内在要求出发,我国都需要坚定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寻找并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根本性地解决我国及世界能源危机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这对于人均资源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迅速攀升的我国来讲,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安全意义。
二、将“质量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十二五”规划 1、建议国家将“质量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二五”规划。从国家层面去引导、强化、动员全社会以世界先进质量水平为目标,加快提升我国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使我国产品、产业和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备更强优势,推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 2、以“质量强国”战略促进我国出口升级转型。以“质量强国”战略来引导国内产业向现代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换代,促进我国出口升级转型。 3、强化全社会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且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人口的安置、转化、吸收十分困难。虽然目前各级政府为进城的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和投入,但总体来说力度还不够,需要逐步改变目前简单、粗放、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来控制、压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依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不现实,因此,刘汉元常委提出必须立足本地优势条件,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打造一条或多条链接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产业链,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互相依存,互为补充,从而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市场与当地城镇化建设相联系;把城镇市场与中心城市的大市场相联系;把个体经营的小产业与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相联系;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国内外大流通相联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自主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四、引导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模式 促进我国经济升级转型 各级政府有必要引导建立和完善学校消费教育体制,尤其是将国民消费引导和消费教育放在与法制、安全、国防教育的同等位置,按照不同要求,纳入大、中、小学学生教育大纲和成人教育大纲,并进一步融入普通国民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编写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使用的国民消费教育教材,编写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以及消费维权的国民消费教育指南;以各地消委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行政调解站等为组织基础,利用其现有资源,通过必要的财政投入,加快由政府工商部门、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国民消费观念引导、教育等专业基地的建设,并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由这些基地承担有关消费问题的专业、科学研究,同时加强消费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企业、家庭和社区开展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普及工作,最终为促进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模式的升级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刘汉元常委认为必须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解除国民消费后顾之忧。 最后刘汉元常委还建议加快政策措施制定,让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升级转型。他因此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到一次收入、二次收入分配,以及舆论引导上,要能够服务于、服从于这种管理导向的要求,真正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完成居民消费模式转变和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过程,这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为缩减版,有需要可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