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黄颡鱼养殖模式及病害浅谈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6

听众

35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31
精华
11
经验
355 点
金币
306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4:37: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年黄颡鱼养殖效益可观,本文梳理了黄颡鱼养殖的主要模式,与病害防治技术

□文/四川省水产研究所 赖见生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黄骨鱼、莫丁、郎丝等,广泛分部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流域。我国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以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分部最广。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由于从天然水体中捕捞量逐渐减少,而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养殖黄颡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黄颡鱼主要养殖方式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方式
    黄颡鱼养殖经多年试验、研究和总结,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池塘、网箱、流水和稻田养殖等。
    1.1 池塘套养
    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其池塘套养模式多种多样,一般养殖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50-80千克。针对不同养殖鱼为主体的模式进行不同数量、规格的黄颡鱼搭配,充分考虑各品种食性特点,合理搭配,是提高黄颡鱼池塘养殖整体效益的关键。根据我国不同地区池塘养鱼的模式,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模式见表1。其日常管理同常规养殖,在此不详述。


    1.2 流水养殖
    流水养殖是黄颡鱼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水量充足、水质佳、基础设施好、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4万-5.5万千克。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利用工业温流水,河流、水库具有落差的自然流水和循环过滤水。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形式和特点见表2。   
    (1)池塘建造  以水泥池为好,长方形、圆形、椭圆和不规则形状均可,一般单口池面积在50-500平方米。鱼池布局合理,有连片型、串联型和并联型等。进、排水系统方便可行,进水方式有溢水式、直射式、散射式、水帘式和喷雾式等,排水方式有涵闸式、限定水位自流式等。
    (2)鱼种放养  夏花鱼种一般在6-7月放养,冬片鱼种在1-3月放养,放养模式有单养、主养和配养,放养密度由池塘、水流、温度、技术水平等综合条件决定,一般单养,每平方米放养300-500尾,主养每平方米放养100-200尾,配养每平方米放养30-50尾。
    (3)饲料投喂  与池塘主养大至相同,因流水养殖池中无其他生物饵料,投喂量相对高一些。一般日投饲料量为鱼体重的5%-8%,生长旺季为10%-12%。

水产前沿网


    1.3 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是黄颡鱼高密度、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具有技术简单、投资小、见效快和效益高的特点。一般平均亩产可达6.5万-8万千克,高的平均亩产可达20万-25万千克。网箱养殖适合于大中水库、湖泊、河流等水体。
    (1)网箱制作与放置  网箱的大小应根据所放鱼种的规格来确定,通常有一级苗种箱、二级苗种箱、一级成鱼箱、二级成鱼箱。一级苗种箱用网目为20目左右的经编无节聚乙烯敞口网箱,规格为2米×1.5米×1.5米,或3米×2米×1.5米,单层使用;二级苗种箱用网目为0.4-0.5厘米的聚乙烯结节敞口网箱,规格2米×1.5米×1.5米,或2米×2米×1.5米,单层使用;成鱼箱可用1-2厘米网目的聚乙烯结节封闭网箱,规格4米×4米×2米,或5米×5米×2.5米,双层使用。网箱放置在开阔、向阳、有一定风浪或缓流水通过,水深5米以上,透明度l米左右,pH值7-8.5的水域中。网箱以箱架作支撑点,悬浮在水体中,箱体四个角各悬挂1-2块砖头,底网中部悬吊半块砖作沉子,在放养鱼种前7-10天将箱体入水上架,敞口箱的水上部分保持l米左右。
    (2)鱼种放养  夏花鱼种其放养密度为:一级苗种箱放养2厘米鱼种每平方米2000-3000尾,放养4厘米鱼种每平方米1500-2000尾,二级苗种箱放养4厘米鱼种每平方米1500-2000尾,一级成鱼箱放养5-6厘米鱼种每平方米800-1000尾,二级成鱼放养10厘米左右鱼种每平方米500-600尾。冬片鱼种其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00-600尾,或每平方米600-1000尾。
    (3)饲料投喂  黄颡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指标不一样,见表3。养殖户可根据营养指标自行配制加工,也可在市场上购买成品饲料。网箱养殖箱内必须设饵料台,通常10平方米面积的小网箱设1个,25平方米的大网箱设2-3个。饵料台悬挂在箱内离网底10-30厘米处。饲料投喂按鱼种不同规格、水温来确定,一般日投喂2-4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10%。
    (4)日常管理  如定期洗刷网底,清除污物,保持箱内外水交换畅通,经常清洗饲料台,注意鱼病预防等。网箱在阳光下曝晒数小时或用生石灰、漂白粉液浸泡处理后,提前7-10天入水;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1-2千克兑水后泼洒箱体及附近水域,每天1次,连用2-3天;鱼病流行季节,用土霉素或磺胺药物制成药饵喂鱼,每月1次,连喂3天。
二、常见疾病防治
    随着夏季的来临,水温逐渐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滋生,该时段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黄颡鱼较容易感染一些病害,引发大面积死亡,使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各地黄颡鱼养殖中出现了与其他鱼类不一样的病,当地人称“一点红”,其暴发速度快,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现就其相关情况及防治方法做如下介绍。
    2.1 症状与发病原因
    病鱼主要为3-5厘米规格,发病时头顶部溃烂,红肿,穿孔,鳃充血,鳍条基部充血,离群独游或较长时间头朝上、尾朝下垂直悬于水中,且来回转动。该病是由车轮虫等寄生虫寄生引起的细菌性并发病。发病原因多为:
    (1)投放密度大,幼鱼粪便和排泄物增多,水质较差,鱼类长期处于半缺氧状态,加之活动空间减少,活动力减弱,使得寄生虫、细菌等病原更易感染寄生。
    (2)水质污染,水体pH值偏低,鱼感染机率增大。
    (3)轻防重治,缺乏防病意识,每月没有按时检查,预防鱼病,调节水体,改善水质,遇到天气骤变,鱼体摄食后,极易暴发鱼病,大量死亡。
    (4)饲料蛋白质含量较低,使得饲料系数增加,鱼体生长较慢,残饵、排泄物较多,造成了水体的二次污染,诱发了寄生虫、细菌等的感染。
    2.2 预防和治疗
    用药宗旨:调节水体,改善水质,杀灭寄生虫,外消内服,综合防治由车轮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点红”。
    (1)预防方法 ①鱼苗入池前必须用高锰酸钾、硫酸铜和高聚碘等药物交替消毒;②水源必须经沉淀、过滤、消毒、曝气处理后再流入鱼池;③池塘消毒:必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④降低放养密度,同时定期换水;⑤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提高pH值,按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止水质恶化;⑥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浪费。建议使用专用黄颡鱼饲料;⑦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福尔马林、车轮净等杀灭寄生虫,同时用杀菌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细菌病毒病等的发生。
    (2)治疗方法 ①第一天用生石灰25克/立方米调节水质,提高pH值;②第二天上午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0.7克/立方米,下午用高聚碘15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二天。第四天彻底换水后用车轮净(按说明剂量)全池泼洒。③内服药,5-7天为一疗程,用药为四环素+恩诺沙星+维生素C(用量均按说明剂量)。
三、注意事项
    在养殖黄颗鱼常见疾病的控制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以下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严格消毒;②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③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④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三看”、“四定”投喂方法,不施用未经过发酵的粪肥;⑤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水;⑥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⑦发现鱼病,及时诊治。应注意黄颗鱼为无鳞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

海鸟跟鱼相爱了~~

2

主题

6

听众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
精华
0
经验
7 点
金币
164 元
注册时间
2010-6-13
沙发
发表于 2010-6-23 17:13:21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亩产50-80KG?这产量要亏死了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6
精华
0
经验
21 点
金币
49 元
注册时间
2011-6-23
板凳
发表于 2011-6-23 19:01:22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关注中,有这方面的想法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3

主题

16

听众

1068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9-8-20 17:22
  •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641
    精华
    0
    经验
    1068 点
    金币
    2696 元
    注册时间
    2013-10-19

    社区QQ达人

    4
    发表于 2013-11-12 10:42:38 |只看该作者
    楼主前面那混养黄颡鱼的亩产量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