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23 10:18 编辑
风吹过 发表于 2016-3-21 20:35 
刘博士您好,久仰贵公司大名,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是否方便解答?
1、行业中都在说饲料厂家整合加剧,那么 ... 1、行业中都在说饲料厂家整合加剧,那么未来的几年后,饲料厂家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产业化是最终的存在方式吗? 2、都说膨化料是未来,对于膨化料在以后发展中会完全替代颗粒料吗? 3、中小企业的质量控制一直是难点,对于中小企业稳定质量有什么好的建议? 4、在现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是将质量做好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售后服务也是关键,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销售人员数量都有限,服务人员配置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解决? 5、水产养殖区域性很强,对于不同区域的大环境差异,预混料有做相应的调整吗? 6、终端鱼价行情近年来一直处于不好的情况,养殖户在养殖效益上利润也越来越薄,请问目前通威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加养殖户的利润?
您对行业了解很深啊!试着回答您的问题吧:
1、行业中都在说饲料厂家整合加剧,那么未来的几年后,饲料厂家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产业化是最终的存在方式吗? 行业的大咖一致意见是,饲料厂在未来会只是整个养殖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即饲料生产车间。个人同意这种对未来的看法,但同时认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好几十年的过程。行业整合加剧,几年后,会有一定形式的改观,我们已经看到温氏的例子,正大、新希望六和等大企业也在朝这个方向走,但我们认为几年时间太短,会有一些成功例子,大部分仍然需拭目以待。
2、都说膨化料是未来,对于膨化料在以后发展中会完全替代颗粒料吗? 水产膨化料最终会代替大部分颗粒料,但很可能不是完全替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即使不完全的替代过程,也是长期的。 膨化过程对营养是有利有弊的,淀粉熟化、糊化,蛋白、糖类美拉德反应,正正负负的反应都有。低蛋白的低档料膨化营养吸收更高,高蛋白的高档料膨化营养损失更大;膨化过程加重维生素等的损失。 后熟化工艺没有膨化,但大大增加了颗粒料耐水性和溶散时间;高密度养殖易集群驯食的鱼类,投喂颗粒料几乎没有浪费;投饲过程精准化、智能化会减少颗粒料的浪费几率。。。以上种种,加上膨化料设备成本高于颗粒料,电耗等生产成本高于颗粒料,产能更低,都会使颗粒料与膨化料长期共存。 但始终,膨化料会替代大部分颗粒料,预计比例在水产料总量60-80%之间。
3、中小企业的质量控制一直是难点,对于中小企业稳定质量有什么好的建议?
首先,原料质量控制是基础,没有合格的原料,什么都是空谈;其次,配方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三,生产工艺正常、规范、达到水产料标准要求;四、成品质量监控标准到位。这四个环节是中小企业稳定产品质量的保障。
比如饲料系数方面,跟几年前比起来,业界,包括我们的技术团队,对水产饲料和养殖的整个质量和结果的把控都要心里有数得多,用达到质量的原料,配方做到什么样档次,能量、蛋白、脂肪水平有多高,品控显示生产出的成品料的颗粒粉碎细度、光洁度、切口整齐度、粉化率、耐水性都达到标准,则在正常的养殖环境下,我们已经能够预估这个饲料喂下去后,某一品种的鱼饲料系数应该是多少,变化幅度正负应该不超过0.1,如果超过这个数,那肯定是流程控制中出了问题!
4、在现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是将质量做好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售后服务也是关键,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销售人员数量都有限,服务人员配置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解决? 借助外力和外部资源是一个成本低而有效的方式,以使用我们的预混料为例,配套服务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这方面的全套或部分需求——而且,远远比完全自己搞一套体系的成本低得多。但是,服务是需要成本的,任何配套服务仍然需要一定销售规模的支撑。可以量力而行,解决最主要矛盾。然后逐步做大规模,逐步配套更多的服务。
5、水产养殖区域性很强,对于不同区域的大环境差异,预混料有做相应的调整吗? 有,普遍的情况是,南方的水多,平均水质优于北方,水温高,生长期长,饲料档次做得也比北方低,还不需要抵御北方漫长的封冻期,所以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低于北方地区,维生素的需求可以说南低北高。 而有些北方地区,比如东北营口一带,水质差、冬季封冻期长,为了鱼长得更快,饲料系数更低,不惜把蛋白、能量、脂肪做得很高,这种地区对预混料的要求就更高了,有时需要通过预混料来缓解和降低部分疾病和鱼不耐运输的风险。——当然,预混料只占整个配方的5%以内,完全靠预混料防止风险,而在大配方上一味提高豆粕用量、营养水平的蛮干,那也不行。
6、终端鱼价行情近年来一直处于不好的情况,养殖户在养殖效益上利润也越来越薄,请问目前通威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加养殖户的利润?
通威推出的365养殖模式,可为借鉴,多说有广告之嫌,需要具体了解,可以再咨询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