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
- 积分
- 9075
- 主题
- 347
- 帖子
- 2366
- 精华
- 18
- 经验
- 9075 点
- 金币
- 1797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4-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2366
- 精华
- 18
- 经验
- 9075 点
- 金币
- 1797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4-29
|
鲫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商品鱼市场容量大,不仅我国南、北方人都爱吃,就连韩国、日本近些年也大量进口鲫鱼。鲫鱼的地理分布极广,由于长期的生态适应,使之形成了许多变异性地方种群,加之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近30年来在品种选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出了一批优秀的鲫鱼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成规模养殖的鲫鱼有:方正银鲫、彭泽鲫、异育银鲫、淇河鲫、松浦银鲫、高背鲫、湘云鲫、湘鲫、丰产鲫、盘锦1号杂交鲫等近10个品种,过去曾风云我国的日本白鲫(大坂鲫)现基本被淘汰。为了让养殖户朋友在选择鲫鱼的养殖品种时有一个参考,重点介绍以下几个品种的特点。
一、方正银鲫
原产地是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该鱼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雌核发育的方式繁殖后代。方正银鲫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饲养周期为一年,当年可养成体重0.15-0.4千克(即尾重3两到8两)的商品鱼,在北方地区则需饲养两年,体重可达0.2千克(尾重4两)。方正银鲫自1975年推广以来,已在全国13个省、市、区的40多万亩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逾亿元。该鱼能适应盐碱水域,但对偏酸性的草炭水域不适应;能耐低氧,在几乎测不到溶氧的水中,仍能活着。3龄以前,每年的生长几乎比前一年快1倍,4龄达到最佳生长值,5龄以后明显减慢。方正银鲫与其它鱼类不同的是,两龄性成熟后继续表现生长快速的优势,一直到5龄以后。
二、彭泽鲫
原产于江西彭泽县境内的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天然水域,当地俗称芦花鲫,它以个体大而著称,已知的最大个体重达6.5千克。江西的水产科技工作者对该鱼进行了系统的定向培育,现已完成了六代的选育工作。经过选育的彭泽鲫生长速度比野生种群快50%以上,已成为我国第一个直接从二倍体野生鲫中选育出的优良养殖品种,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彭泽鲫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在冰封的水体中或在38℃的高温水中都能较好地生活,几乎能全年摄食和生长,其最佳生长水温是25℃-30℃;此外,它对pH、低溶氧等水质因子也有很强的忍受力,因此适宜在各种水体养殖。在一般情况下,当年繁殖的彭泽鲫鱼苗,经6个月的饲养,平均尾重可达0.2千克(4两)左右。彭泽鲫的抗病能力强是其又一显著优良性状。但随着推广时间的延长,彭泽鲫种质混杂和退化现象相当突出,以致有些地方不敢饲养彭泽鲫了。通威水产科技公司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已从江西九江国家级良种场引进彭泽鲫亲鱼数千公斤,严格管理,规范制种,有批量水花鱼苗应市。
三、异育银鲫
这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用兴国红鲤的精子刺激卵子雌核发育产生的全雌性后代,应该说这是所有养殖鲫鱼品种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之一。当年繁殖的苗种,养到年底,一般个体重可达0.25千克(半斤),在长江流域最大个体可达0.65千克,在广东可达1千克左右;它的生活适应能力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简便,子代的优良性状不分离,有利于制种和扩大生产规模。但经过近30年的推广,许多地方在育苗制种过程中混入了普通两性二倍体鲫(即当地的土鲫鱼),致使繁殖出来的后代中存在部分鲤鲫杂交鱼,使异育银鲫的声誉严重受损,也的确给养殖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从黑龙江方正县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和江西赣江国家级兴国红鲤良种场批量购进父母本亲鱼,有批量正宗的异育银鲫苗供应客户。
四、淇河鲫
原产于河南北部的淇河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淇河鲫被移到池塘试养,由于其食性杂、生长快、个头大、疾病少,且体高背厚,含肉率高等优点受到市场垂青,在河南池塘养殖中迅速推广开来,而且在水库、湖泊作为增殖鱼类,能很快形成种群。近些年,上海、辽宁等地都到原产地引种,现已在国内7个省市安家落户,普遍反映良好。
五、高背鲫
是高体型异育银鲫的简称,它是从4个不同的天然雌核发育系中选育出来的,与未经选育的混合品系异育银鲫相比,其养殖产量可提高20%左右。该鱼从1989年开始推广,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现已被国内大部分鲫鱼养殖地区所接受。
六、湘云鲫
这是生物工程高科技的产物,1988年暂定名“工程鲫”,1997年正式定名为“湘云鲫”。该鱼鱼苗的生产能力已逾1亿尾,推广养殖的省、市区已超过20个。湘云鲫完全不育,可在任何水域内放养;长势快,当年鱼苗养到年底,最大个体可达0.5千克以上,而放养春片鱼种则能达到1.5千克以上;抗病性强,适应能力广;食性广,能兼食部分浮游生物,所摄营养物质完全用于长肉而无需供给性腺发育,所以它的饵料系数低于其它鲫鱼品种。易捕捞,网捕效率可达90%;内脏少(几乎无性腺)而体厚肉多,又无肌间细刺,可食部分比一般鲫鱼多20%左右,市场前景好。唯一的遗憾是上颌有一对小须突,其长度不会超过0.5厘米,挑剔的消费者一般不爱购买此鱼。
七、湘鲫
湘鲫系鲤鲫远缘杂交鱼,母本是红鲫,父本为湘江野鲤。该鱼绝大多数为不育,个别雄鱼可育,但不会与亲本混交而使当地鲤、鲫品系混乱和退化,适于在各种水体中养殖。湘鲫生长速度快(接近于父本鲤鱼),池塘主养尾重30-50克的春片鱼种,年底平均尾重可达0.5千克,耐低氧环境,对病害和药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特别适合稻田养殖),易于起捕,商品鱼内脏少而可食比例高。缺点是外观为鲤鱼头(有2对小须)、鲫鱼身,卖相稍差。
八、丰产鲫
这是以彭泽鲫为母本、以尖鳍鲤(海鲫)为父本通过生物工程技术选育出来的一个鲫鱼优良品种。该鱼在广东、海南地区,当年水花苗可养成尾重0.4千克的商品鱼,目前引种养殖的地区正在迅速扩大。(通威股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