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非鱼养殖技术

[复制链接]

13

主题

5

听众

478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5-31 11:4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0
    精华
    0
    经验
    478 点
    金币
    573 元
    注册时间
    2011-4-10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02:06: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泉逸 于 2011-4-10 02:38 编辑

    摘要 对罗非鱼的生活习性与食性、营养需要与饲料以及常见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罗非鱼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罗非鱼;生活习性;食性;营养需要;饲料;病害防治?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其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疾病少、肉味鲜美等优点,而且能在淡水、咸淡水乃至海水中养殖,成为我国广泛养殖的鱼类品种。1976年,FAO推荐罗非鱼为“最有希望的养殖鱼类”。 目前我国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几种。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及稻田养殖等,其养殖既可在淡水中进行,也可在半咸水中养殖。?  
        
      1 罗非鱼的生活习性与食性?  
        
      1.1 生活习性 罗非鱼属于广盐性鱼类,既能生活于淡水中,又能生活于海水中。这类鱼对水体中盐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别。莫桑比克罗非鱼从一般的淡水到盐度30‰的海水中都能正常生长及繁殖,但在30‰~40‰的高盐度海水中虽能生长,但不能繁殖。将罗非鱼从淡水或低盐度海水移到纯海水中,须经过由低盐度到高盐度的逐步驯化过程,才能适应高盐度的海水,否则会引起罗非鱼死亡。但从盐度很高的海水(30‰以上)中可直接移入淡水里,鱼能适应而正常生长[1]。?  
      尼罗罗非鱼喜栖息在水温较高的水域,其生存水温为12~40℃。最适生长水温24~35℃,当水温在14℃以下时便不吃食,水温降到11~12℃以下时即死亡[2]。?  
      罗非鱼对低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罗非鱼耐低氧性较强,在水温22~25℃,溶氧量0.7 mg/L时仅表现出轻微的浮头,但仍能摄食;低于0.1 mg/L时才窒息。保证它正常生长的溶氧必须在3 mg/L以上[3]。有研究发现,在气温和水温22~26℃条件下,即使离水后,只要鳃部保持潮湿,它还可以生存3~4 h,比一般鲤科鱼类耐低氧强。罗非鱼在密养情况下水质很肥的池塘、水坑中都能适应生存,并不影响其生长和繁殖[1]。?  
      

    13

    主题

    5

    听众

    478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5-31 11:4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0
    精华
    0
    经验
    478 点
    金币
    573 元
    注册时间
    2011-4-10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1-4-10 02:07:10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本帖最后由 泉逸 于 2011-4-10 02:38 编辑

    1.2 食性 幼鱼时几乎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个体的长大,逐渐转为杂食性。在天然水体中,通常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主。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甚至小鱼小虾也是常被摄取的对象。有时也吃些水草、浮萍等;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还大量摄食各类商品饲料,且能获得显著的效果。一些对于鲢、鳙鱼来说难消化利用的藻类,而罗非鱼都能较好地消化利用。根据这些特点,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投饵施肥的办法,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