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6
- 积分
- 1323
- 主题
- 235
- 帖子
- 239
- 精华
- 50
- 经验
- 1323 点
- 金币
- 1309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239
- 精华
- 50
- 经验
- 1323 点
- 金币
- 1309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
 华南
“2004年大旱”今年或重现广东
据广东省防总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上旬,全省累积降雨量与多年同期相比减少14%。其中西江流域广东境内同比减少7%,北江减少23%,东江减少28%,粤东沿海及韩江流域减少34%;从平均流量看,四大流域分别比多年平均减少58%、69%、44%和78%,几乎全部“腰斩”;全省32座最重要的控制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为118.2亿立方米,与多年同期减少23.4亿立方米,与特大干旱年份的2004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000万立方米。专家普遍认为,今秋至明春的旱情将不亚于2004年那场大旱。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地抗旱,至10月初,全省已累计出动逾69万人次,投入抗旱资金近7000万元,遏制了旱情的蔓延。
广东清远成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区
10月初,据清远清城区农业局消息,该区近日被列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区。据了解,该项目全省共设立3个示范县区,清城区是广州综合试验基地的示范县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区水产养殖面积55155亩,水产品产量2.7万吨,50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23个,其中鱼塘面积44880亩。
“台山鳗鱼”或成广东标准
10月中旬,“台山鳗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入实质阶段,广东江门市质监局将根据需要适时将该标准申报提升为广东省地方标准,以带动台山鳗鱼产业持续发展。据悉,江门市农业地方标准DB440700/T 29—2009《台山鳗骊养殖技术规范》在通过广东省质监局审批并备案后,于今年8月15日起正式实施。此后,“台山鳗鱼”计划在该农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广东首家小龙虾养殖公司春节供货
10月中讯,广州增城市农业局引进广州绿色水产养殖中心的小龙虾项目,并已放养成功,春节前可供应市场。广州绿色水产养殖中心是广东省内第一家小龙虾养殖专业公司,与长江流域农林科学院合作,在广东发展小龙虾养殖。
广东肇庆市召开罗非鱼链球菌病害防控会议
9月29日广东省肇庆市农业局召开罗非鱼链球菌病害及防控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题为近期罗非鱼密集及天气因素引发的链球菌病害,会议首先听取情况汇报并结合当前的工作要求,重点提出六方面工作部署,力争罗非鱼病害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把损失减至最少,深入查找与及分析问题。
广东汕头水产市场黑帮覆灭
10月18日,广东汕头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以辛氏兄弟为首的涉黑犯罪团伙覆灭的消息。据了解,该团伙由一个“地头蛇”家族经12年蜕变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以汕头市区粤东水产市场为主要聚集点,披着貌似合法经营的外衣欺行霸市,案发前仅一年的时间违法收费敛财逾700万元。
淡水龟养殖产业化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9月3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珠江所主持、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的广东省科技兴渔项目“淡水龟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项目研究了黄喉拟水龟的繁殖行为、胚胎发育,分析了环境温(湿)度和孵化介质对胚胎发育、孵化率及幼体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稚龟的成活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建立了不同地理群的分子鉴定技术,并制订了种质标准,建立了省级良种场。通过不同属间的杂交,获得三线闭壳龟与黄喉拟水龟的杂交种,研制了淡水龟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鉴定了龟体表溃疡病原,建立了龟抗菌基因文库并鉴定了相关免疫基因;制订了淡水龟类养殖技术规范和两项国家、行业标准,为龟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福建风能海水淡化装置调试成功
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重点项目——风能海水淡化装置研发及其网箱养殖区示范工程取得初步成功,该项目的关键性工程“风能海水淡化装置”9月底在东山县进行安装调试,并在陈城镇岐下村海上养殖区投入试运行。按照设计,该装置可日产淡化水10吨,满足4000口左右网箱养殖的生产及其管理人员(200人)日常生活用水需要。
福建输台水产品实行“即查即放”
福建省检验检疫局10月中消息,福建将对小额输台水产品实行“即查即放”,一般仅对其进行质量监测,不再实施抽样检测。该局还设立专门报检窗口,优先受理对台小额贸易公司输台水产品的申报业务,不再强制要求申报人持证报检。对台小额贸易公司或其代理人在报检输台水产品时,如果无法及时提供完整的随附材料,检验检疫机构准许先受理其报检业务并办理相关手续,后补所缺材料。同时,继续放宽输台水产品生产企业、养殖场企业准入要求,暂时不再实施有关备案、注册等相关管理措施。
福建连江养殖户首创鲍鱼罐头保鲜技术
在9月19日开幕的的中国(福州)渔业博览会上,一种叫“江船长”牌的常温即食鲍鱼,引起了来宾的关注。这种鲍鱼罐头,可在常温下保持一年半不变质。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江铭福是一位与鲍鱼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养鲍人,该技术为全国首创,今年还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水产太空育种与健康养殖会议厦门召开
10月12至1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水产学会和厦门集美大学共同主办的“水产太空育种与健康养殖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研讨会暨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在集美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海峡两岸41家单位的133位老、中、青年科学家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研究员、雷霁霖研究员、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司徒建通,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并做了讲话和报告。交流了水产太空育种、健康养殖与水产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共同探讨我国水产养殖业及相关研究、生产领域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增进海峡两岸渔业合作的方式与途径。(秦志清)
海南48家水产养殖基地被取消出口备案资格
9月21日讯,在近期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的出口水产备案养殖基地清查工作中,海南省48家不符合备案条件的出口水产养殖基地被取消备案资格。这些水产养殖基地被取消出口备案资格的主要原因,包括存放或使用违禁药物、拒不接受检验检疫监管、养殖场迁址、逾期未申请换证复查等。该局还对全省400多家、15万多亩备案养殖基地,按照加工厂与该出口备案养殖基地的合作关系、加工厂出口国家风险高低、备案养殖基地养殖水平及面积、周围环境等,对出口水产备案养殖基地进行分类管理,从源头确保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
海南临高建国内最大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
9月18日讯,由中央财政出资1228万元的临高县后水湾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项目200口浮式网箱框架的安装和海上固定,已顺利通过省、县联合专家组的检查验收。至此,临高县后水湾深水抗风浪网箱由原来的400口增加到600口,单一品种养殖(金鲳鱼)变为多品种养殖(金鲳鱼、石斑鱼和军曹鱼),成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
国内
2009版《干海参》行业标准10月1日实施
9月19日,由全国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联合举办的贯彻实施国家农业部《干海参》标准座谈会在辽宁省大连召开。会上透露消息农业部新批准发布的水产《干海参》行业标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2009版《干海参》行业标准中,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蛋白质、水溶性还原糖、复水后干重率、含砂量等指标。标准中开创性地提出水溶性还原糖、复水后干重率等指标,能有效遏制在干海参加工中掺假行为,是干海参产品标准中从未有过的创新点和亮点。
美国对华冷冻和罐装暖水虾作出反倾销终裁
9月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作出第3次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取消联合太平洋集团公司(由中联食品有限公司、中联水产有限公司、湛江中联养殖有限公司和皇耀投资有限公司组成)、佛山市南海佳鸿水产有限公司、力嘉纸品印刷工业有限公司、汕头致远水产实业有限公司和汕头粤兴企业有限公司的行政复审。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解释,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提出的反倾销行政复审未被接受。另外,对湛江丰源水产有限公司、汕头市龙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终裁倾销幅度为9.08%,对中国普通企业包括湛江市国溢水产有限公司、汕头粤兴企业有限公司等464家企业裁定倾销幅度为112.81%。
中越举行进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谈
9月25日,广西东兴检验检疫局局长陈立标、副局长覃文长以及广西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处、认证监管处、技术中心等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行8人组成的代表团,与越南农林与水产质量管理局海防支局、广宁省农林与水产质量管理局一行5人组成的代表团在东兴口岸进行业务会谈。双方就执行《中越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及卫生管理合作协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从管理和检测技术层面分析和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达成了共识。
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年度会议青岛召开
9月5日,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度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首席科学家雷霁霖院士,以及10名岗位科学家、9个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企业代表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体系秘书组组长、岗位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主持。水科院黄海所所长王清印强调了鲆鲽类养殖产业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申了研发中心依托单位黄海所对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会上,体系各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针对数据库建设、体系宣传工作、体系内人员的交流与协作以及技术集成促进示范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明晰了工作思路,确立了体系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
罗非鱼下脚料可加工成营养品
9月14日,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主持完成用罗非鱼的头、尾、骨、皮、鳞、内脏等下脚料可以加工成鱼油、鱼肝膏等营养品的研究项目已经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的专家鉴定,该项目集成创新明显,所建立的罗非鱼全下脚料无污染高值化利用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该项目建立了对罗非鱼全部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技术体系,开发出多种市场前景广阔的高值化产品。
中国成功实施中华鲟全人工繁殖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今日对外发布消息称,9月30日晚,该研究所养殖的子一代中华鲟个体成功催产并授精。该研究由中华鲟研究所和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突破了人工驯养、性腺诱导和人工催产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成功。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中华鲟研究所曾率先获得人工激素催产中华鲟成功,率先突破人工培育中华鲟关键技术,先后攻克了中华鲟营养需求和驯食技术,亲鱼活体采卵技术等。
黄海所工程化养殖高效生产体系构建课题验收
9月26日、9月28日,由黄海所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工程化养殖高效生产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开发(2006BAD09A03)”课题分别在青岛市宝荣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阶段性现场验收。验收专家对工程化鱼、虾类养殖高效生产系统与外排水无害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构建状况及其运行效果进行了验收。
阳澄湖大闸蟹查询热线“400”开头是假货
9月以来,阳澄湖大闸蟹在全国各大超市热卖,“双节”期间更是火爆,但据报道,不管是超市还是农贸市场,均出现假冒阳澄湖大闸蟹,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表示,所有上市的阳澄湖大闸蟹,都必须佩戴当年有效的防伪戒指,所有标“400”开头的查询电话都是假货。阳澄湖大闸蟹防伪电话,全国统一为11698988或者010-51437501,短信查询号码为“1066958812988”。
河豚鱼产业化发展论坛盘锦开幕
9月23 日,由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盘锦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中国·盘锦河蟹节暨国际河豚鱼产业化发展论坛在盘锦开幕。此次国际河豚鱼产业化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法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各界专家、企业家200余人。与会专家指出,开放国内市场,有利于河豚鱼的持续生产,保障渔民利益,缓解出口压力,使企业摆脱金融危机阴影。
山东省水产养殖正式开展互助保险试点
9月16日,山东省渔业互保协会、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与东营市英华渔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东营市举行水产养殖及渔业基础设施互保统保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本次互保试点由山东省渔业互保协会为承保方、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为再保险方,以池塘养殖海参及养殖育苗大棚为互保标的,东营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水产养殖及养殖设施互保分别给予20%的保费补贴,山东省渔业互保协会、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分别给予10% 的保费补贴。
青岛将建现代海洋牧场
10月中讯,从2009年开始,青岛计划利用5至6年时间,在全市组织实施现代海洋渔业“八大工程”,其中包括30多个具体项目,力争把青岛建成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示范区。争取到2015年,连片改造养殖池塘3.6万亩,建成5个千亩以上的渔业标准化生态型池塘养殖基地;建成5个人工鱼礁区;到2020年,建成全部12个人工鱼礁区等。
湖北英山繁育越南巴沙成功
9月中讯,越南独有的名贵高档经济鱼巴沙(鱼)在山区湖北英山县繁育试验基地繁育成功。这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工程师魏志宇,在原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渔业知名专家魏于生的指导下,在英山科协、水产局的大力协助下,通过12年的努力,首次在我国繁育成功,填补了我国水产养殖业一项空白。巴沙鱼原产越南媚公河,属越南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该鱼因味鲜、营养和药用价值高,每年给越南出口创造了15亿美金的外汇。
重庆2.6亿建西南最大水产市场
10月初讯,据重庆江北区消息,该区将投资2.6亿元,在盘溪建西南最大的水产品市场。预计明年,全新的观音桥农贸市场水产综合批发市场将在新址上正式亮相,成为年成交额20亿元、市场年收入3000万元、辐射西南、功能齐全的大型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国际
日本强化对中国养殖虾恩诺沙星的监控检查
10月2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监视安全课输入食品安全对策室向各检疫所发出的食安输发1002第1号通知称:近日,检疫所在监控检查中发现中国养殖虾违反了食品卫生法。为此,将实施下述检查。1.对中国产养殖虾及其加工品(限于简单加工),在ZHANJIANG EVERGREEN AQUATIC PRODU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LTD制造、出口的养殖虾申报进口时,请在保留货物的基础上,指导其对恩诺沙星实施自主检查;2.对中国产及其加工品,将对其恩诺沙星的监控检查的检查频度提高到30%。
日本开发低成本检测鳗鱼DNA技术
日本冒牌鳗鱼事件屡禁不止,为恢复“国产”鳗鱼的信誉,《静冈新闻》10月报道,承担检测食品加工及销售业务的磐田市光コーポレーション研究所与日本静冈理工大学的常吉俊宏教授共同开发了低成本检测鳗鱼DNA的技术,可大量鉴定日本鳗和欧洲鳗,现已开始接受各地的委托检验。
公司
獐子岛虾夷扇贝销售再创新模式
9月28日,獐子岛渔业与大双赢公司和北京14家虾夷扇贝经销商共同签署协议,成立獐子岛虾夷扇贝北京销售组合,并定于10月1日起正式运营。此举标志着獐子岛渔业在虾夷扇贝销售模式上的又一创新,这将有助于獐子岛虾夷扇贝活品在北京市场的统一运营,提升品牌、提高销量。
五龙岗水产公司花都种苗基地开业
10月13日,广州市五龙岗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花都种苗基地开业,广州市渔业协会、广东增城市水产行业协会等单位到场祝贺。据公司副总经理梁明介绍,开业后的花都种苗基地加上原有的五龙岗鱼苗基地预计明年年供罗非鱼苗可达1.2亿尾。
中联对虾养殖技术交流会海南召开
10月18日,由海南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中联对虾养殖技术交流会在海南万宁大酒店召开,近80多位经销商和养殖户参会。
会议由中联副总经理杨斌主持,广东资深养虾专家、高级农技师冯庭玉和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赖秋明教授分别就养殖户关心的虾塘水色调控和对虾下半年偷死情况及防治做了精彩报告。海南中联生物公司总裁袁海博士介绍了中联公司新引进SIS种虾,强化亲本质量,在万宁新设立种苗场来生产更多更好的虾苗以满足养殖户的需要。另外袁海总裁也介绍了中联将继续发挥整合水产养殖链的优势,通过中联种苗、饲料和加工厂来为中国水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何志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