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5633
- 积分
- 2293
- 主题
- 128
- 帖子
- 866
- 精华
- 4
- 经验
- 2293 点
- 金币
- 3416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12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8-26 17:48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866
- 精华
- 4
- 经验
- 2293 点
- 金币
- 3416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12
|
鱼类疫苗的发展:
Duff首次对使用氯仿灭活的杀鲑气单胞菌口服预防疖疮病,人工感染有明显保护作用。
第一个获文号的水产商品疫苗为防治肠型红嘴病(ERM)疫苗(1976,USA),其次为弧菌疫苗。上述两个疫苗目前证明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浸泡免疫始于70年代中期(Amend 1976,Antipa 1977),主要用于弧菌病免疫。
我国第一个获得许可文号的水产疫苗是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1995年)。
近年来,随着DNA疫苗的发展,水产DNA疫苗研制也迅速开展。
我国鱼类疫苗的发展——草鱼出血病
组织疫苗(土疫苗)——早期的草鱼出血病疫苗:
最早由高汉姣等人使用,取患病草鱼组织,匀浆离心灭活而成,在草鱼出血病病原未明时曾产生了较好的应用效率,目前还在国内使用,并制订了相应的标准。
细胞疫苗:
草鱼吻端细胞ZC7901(我国第一株正式建株的鱼类细胞株),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用于培养病毒;
草鱼肾细胞CIK: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极其敏感,用于病毒高滴度培养(1.78×1011),用于细胞疫苗工厂化生产;
其它草鱼出血病疫苗或免疫方法(插曲)
草鱼出血病条件减毒株作疫苗:采用草鱼出血病强毒株,利用发病温度在25℃以上特性,在低温条件下免疫(实际上是感染)草鱼,但不发病,两周后鱼体基本排毒,获得免疫力。
【对于病毒是否彻底排出当时未作准确解释(当时的技术及实验者的背景),养殖户应用中出现误区(没有注意低温),造成了损失。】
草鱼亲鱼免疫:免疫草鱼亲鱼,使子代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当时曾引起很大争议,特别是当事者采用同位素标记病毒证明抗原可到子代鱼中更是对其争议更多。现在来看,可能是由于对亲鱼的免疫减少了病毒的垂直传染。】
国外已获得批准的鱼类疫苗(注射疫苗)
病毒疫苗:
IHNV疫苗、IPNV疫苗、IPNV重组亚单位疫苗、虹彩病毒疫苗
细菌疫苗:
灭鲑气单胞菌疫苗、柱状屈桡杆菌疫苗、鲑肾形杆菌疫苗、鲑鱼弧菌疫苗、鲁氏耶尔森氏菌疫苗
细菌联苗:
灭鲑气单胞菌 +鳗弧菌二联疫苗、灭鲑气单胞菌 +灭鲑弧菌二联疫苗、鳗弧菌+鱼巴斯德杆菌、鳗弧菌+V.ordalii、灭鲑气 +河弧菌+灭鲑弧菌(或V.ordalii或Yersinia ruckeri)三联疫苗加IPNV的四联疫苗等
国外已获得批准的鱼类疫苗(口服疫苗)
灭鲑气单胞菌疫苗
乳链球菌疫苗(Lactococcus gariveae)
鱼巴斯德杆菌疫苗
鲑鱼弧菌疫苗(Vibrio salmonicida)
鲁氏耶尔森氏菌疫苗
鳗弧菌+V.ordalii二联疫苗
鳗弧菌+V.ordalii+灭鲑弧菌三联疫苗
国外已获得批准的鱼类疫苗(浸泡疫苗)
病毒疫苗:
RVGC(reovirus of grass carp)
细菌疫苗:
灭鲑气单胞菌疫苗、柱状屈桡杆菌疫苗、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疫苗、鱼巴斯德杆菌疫苗、鳗弧菌疫苗、V.ordalii疫苗、鲁氏耶尔森氏菌疫苗;
细菌联苗:
鳗弧菌+鱼巴斯德杆菌、鳗弧菌+V.ordalii二联疫苗;
鳗弧菌+V.ordalii+灭鲑弧菌三联疫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