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3689
- 积分
- 311
- 主题
- 38
- 帖子
- 88
- 精华
- 1
- 经验
- 311 点
- 金币
- 3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1-5-3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88
- 精华
- 1
- 经验
- 311 点
- 金币
- 3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1-5-30
|
 什麼是「台灣奇蹟」?平凡人做不平凡事,就是創造奇蹟;謝清輝和張永聲,在屏東的鄉間默默耕耘,研發出獨步全球的養殖生物技術,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台灣的競爭力,看到了台灣的希望。 |
當全球掀起一股生物科技熱潮,舉世都看好生物科技將成為下世紀的主流明星產業之際,位於台灣最南端─—屏東縣林邊鄉的中華生物科技公司,從1978年萌芽迄今,經過數十年默默的努力,早已研發出獨步全球的海洋生物養殖技術。
全球獨創,自行研發
目前中華生物科技公司的生物過濾系統,已取得美、日等國的專利,生物過濾系統搭配獨創的生物製劑,可重塑魚塭成為自然生態狀況,有效改良水質,達到百分之百循環用水的功效;獨家所研發的中藥飼料,更可大幅增強養殖魚蝦類的體質,提升養殖成功率。
這些全球獨創、自行研發的養殖生物技術已使中華生物發展出高密度海水循環養殖石斑魚技術;養蝦成功率更高達6~8成,比起傳統平均2成的成功率,增長了許多。這些傲視全球的驚人突破,使得中華生技產業版圖拓展至菲律賓、厄瓜多爾、上海等地,有效地協助當地業者克服傳統養殖科技所面臨的瓶頸,大幅提高魚獲量。
台灣最南端的養殖魚塭戶,卻能擁有領先全球的養殖技術,這個聽起來頗為傳奇的故事,其實是由兩個更為傳奇的人物──謝清輝與張永聲所共同締造出來的榮景。
兄弟情誼,莫逆之交
出身台北富貴之家的謝清輝與窮小子張永聲,雖然家庭背景有天壤之別,但在就讀海洋大學時結成了莫逆之交。「我大學生活蛋白質食物的來源,幾乎完全是由謝清輝供應,他每次都從家裡把肉乾、肉鬆等一大堆食物扛到宿舍,我只花一點點錢買饅頭配肉鬆。」張永聲回憶起當年兩人的情誼,令人稱羨。
就讀海大時,謝清輝就一手掌管學校的水族館,經常翹課,捲起衣袖褲管,沈浸於繁殖魚類的「生之喜悅」中,使得水族館的各式魚類破天荒地達到100多種;他更舉辦了海大第一屆的水族展,斗大的標題寫著:「神仙魚從一而終」,揭露了神仙魚的性行為模式─—神仙魚是很忠實的,當伴侶去世之後,即使人類硬配對,神仙魚根本不理不睬。這些勁爆的魚類愛情物語,當年不但吸引了眾多學子爭相參觀,也展現了謝清輝熟悉魚類繁殖行為的功力。
養魚事業,日進斗金
大學畢業後,從小愛魚成痴的謝清輝不顧家人反對,跑到南台灣,在一片綠林荒土間,墾地為塭,一頭栽進養殖科技的研發領域,展開十幾二十年與大自然為伍的養魚生涯。而張永聲則留在台北奮鬥,從基層業務員做起,一路向上攀爬,四十幾歲就當上德記洋行的總經理,年薪近千萬。
謝清輝南下屏東開闢養魚事業,憑著精湛的技術,不到30歲,就成功地以繁殖泰國蝦苗而日進斗金,一尾蝦苗平均7毛錢,一個月至少可以賺進30~50萬,在1980年初期光景好時,一個月可進帳100萬現金。「不過,人太早成功往往不知珍惜,加上後來養殖淡水泰國蝦遇到市場飽和的瓶頸,因此,我輕易就放棄原有的基礎,一心想轉進起步中的海水蝦領域大展身手。」談起往事,謝清輝有點懊悔。
想不到未及半年光景,台灣各地開始興起釣蝦熱,釣蝦場一家一家地開,大大拓展了泰國蝦的市場,不少養殖泰國蝦的同業,便在這波熱潮中迅速致富。個性固執的謝清輝不願走回頭路,硬是與大筆財富擦身而過,而且還因為太早踏入繁殖海水魚蝦領域,而遇到許多不可預期的困難,並曾一度陷入財源困境,只好向老朋友張永聲求助。一通電話,第二天戶頭馬上就匯入了50萬元。
豐厚資金,行銷長才
基於兩人深厚的情誼,也看好謝清輝專研多年的獨創技術,張永聲在45歲那年,放棄了德記洋行總經理的職位,南下協助張清輝,以豐厚的資金挹注及行銷長才優勢,為中華生物科技公司開啟了國際市場。
張永聲說:「其實那時候並不清楚市場到底有多大,也不認為轉戰這個新職場可以為自己賺更多錢,只想到全世界都陷於海洋資源逐漸枯竭的困境中,海水魚的供給遠低於需求,透過這種以健康養殖觀念為宗旨的高密度海水養殖技術,人類不需再過度濫捕海中魚類,這應是未來世紀的主流觀念與趨勢。」真正說服張永聲的原因,除了體察到全球的新脈動之外,最重要在於,謝清輝沈浸養魚世界所練就足以征服全世界的養殖技術。
「人生總是有得有失」,養魚生涯曾大起大落的謝清輝,深刻體認到這句話的深意,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他開始埋首研究繁殖及養殖各類魚蝦所遇到的難題,喜歡助人的他還經常充當各地養殖戶的諮詢老師。謝清輝說:「雖然免費為養殖戶解答問題花費許多時間,但也因此接觸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問題。當業者看到問題解決了,莫不興奮萬分,對我更是毫無保留。雖然他們能教我的很少,但是積少成多,累積100位業者的建議,也成為日後從事研發工作的助力。」
養殖技術,成功登「陸」
經過近20年的實務淬鍊及反覆實驗測試,謝清輝終於在2000年1月1日的凌晨,完成了全台第一座室內高密度海水循環石斑魚養殖魚塭。這座耗資新台幣4500萬建置的室內魚塭,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養魚設備。原本在室外面積8萬平方公尺的養殖魚塭,一年只能有1800噸的石斑魚獲,但這座占地3300平方公尺的室內石斑魚塭,一年就能生產出180噸的石斑魚,年營業額將高達新台幣6000萬元。
整個魚塭的地下基地由龐大生物過濾循環系統所組成,循環水流會把骯髒的水向下排出,第一道經過物理過濾程序,第二道是生物過濾程序,第三道則是在生物池中加入由謝清輝研發的生物製劑,進行生化處理;生物製劑主要是由可消化魚類排泄物的硝化細菌所構成,因此,等硝化細菌在生態池中順利著床後,生態池中的循環水彷彿已重塑大自然的海水生態,最後這些彷若海水的循環水透過瀑布機制,重新回到室內養殖魚池中。
這種驚人的海水魚養殖技術更成功地征服了中國大陸好幾個城市,因為中國大陸雖然是全世界淡水魚養殖技術最好的國家,但是在海水魚養殖領域仍屬起步階段,許多內陸城市對海水魚需求甚殷,就以上海為例,一尾海水養殖的石斑魚市價高達600元台幣。因此,中華生物科技今年8月登陸上海,立即引起一股旋風,不少大陸的養殖科技學者及官員還特地遠赴屏東,參觀中華生物科技的室內高密度海水循環石斑養殖場。
健康養殖,崇尚自然
除了養殖技術外,謝清輝最感到驕傲的是─—養殖出來的魚蝦類絕對「天然、鮮美與健康」。崇尚健康養殖觀念的謝清輝說:「以往魚蝦類養殖成功率低,人類就拚命透過各種藥物把病毒殺死,最後這些魚蝦類進了人類的肚子,受害者還是人類本身。唯有把魚蝦當成人類來看,給牠們好的飼料、好的自然環境,不要亂投藥,善待他們,魚兒自然會長得肥美健康。」
就是因為這種觀念,謝清輝除了研發出生物製劑,使養殖魚類可以在魚塭中享受到如在海水中的自然生態環境外,還研發出添加黃蓮、蘆薈、香菇多醴醣等成份的中藥飼料,以增強魚蝦類的免疫力,避免遭病毒侵襲,提高養殖成功率。
人類濫捕海中資源的結果,讓中華生物科技因而擁有龐大的競爭力。中華生物科技行銷副總經理戴章皇表示:「根據聯合國至今年底的預估顯示,人類消耗的海產一年高達1億2000萬公噸,但人類每年只從海中捕捉到8000萬公噸,這表示每年有4000萬公噸的海產需求必須靠人工養殖來提供,而且隨著海中資源日漸枯竭,其間的落差也將愈來愈大,這是海水養殖業的極大利基。」謝清輝則說:「台灣每年至少進口2萬噸蝦,而每噸蝦至少要30萬元,也就是每年的進口蝦市場高達6億元,這些都顯示了極為龐大的商機。」
台灣出發,征服世界
謝清輝的研發能力,加上張永聲國際行銷的長才,使得中華生物科技近年來成功地把擁有專利的生物過濾系統、高密度養殖法及生物製劑等技術,量產為一般家庭可使用的「永久免換水的Hi-Q科技水族缸」,使喜歡養魚又忙碌的現代人可以坐享其成,不用換水,魚兒依然健康活潑。
張永聲透露,這項免換水的科技水族缸已受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業者的青睞,許多業者紛紛前來洽談代理權;至於上海業者則對在室內養殖海水魚充滿興趣,使得謝清輝這3年來主要的時間都花在飛機上,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用於拓展海外市場。
在台灣高喊進軍生物科技領域之際,地處僻遠的中華生物科技公司,早已默默地實踐這個目標,並獲得來自全球各地的肯定,這些熱情洋溢的民營產業不斷向上提升的力量,正是台灣未來競爭力的來源。
謝清輝VS.魚
跟著父親吃魚及釣魚
由於父親是華南銀行總行的經理,謝清輝從小就擁有相當富裕的物質生活和高品質的休閒娛樂活動。開明的家庭教育環境及有餘裕從事各項休閒活動,讓謝清輝鍛鍊得多才多藝。在師大附中就讀時,就是田徑隊中400公尺跨欄與1600公尺接力的好手。高中時,愛上硬式網球,他說:「那時候勤於練球,一星期至少練壞3粒球,當時國內還沒有生產網球,1粒網球就要美金1元,還被老媽嘀咕了一陣。」由於打網球消耗體力極大,所以謝清輝每天都吃美國進口的奶油來補充能量,這些努力還使他差一點當上網球國手。
除了打球,喜歡釣魚的父親,空閒時常帶著他出海釣魚,「通常是清晨4時30分,兩人就到雙連火車站,喝著熱騰騰的杏仁湯配油條,到達關渡站下車,購買當地活蹦亂跳的沙蝦來當魚餌。接著買三個便當,一個給父親,一個給自己,一個給船夫,包下一天60元代價的船及船夫,出海釣魚。一釣就是8~10個小時,然後就會有滿滿20斤的魚獲滿載而歸。」年近五旬的謝清輝回憶童年釣魚之樂,笑得燦爛。
不單是海釣,小小年紀的謝清輝也隨著父親南征北討,在全台灣各個魚類豐富的魚塭或池塘鍛鍊池釣技術,有時還到南勢溪及北勢溪來個溯溪之旅。1960年代,在台灣人民多半為了力求溫飽而工作不懈之際,富家子弟謝清輝跟著愛吃魚、愛釣魚的父親,早已充份了解並欣賞到台灣各地的自然之美,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讓謝清輝與魚結下了深緣。(蔡素蓉)
謝清輝VS.泰國蝦
獨到且成功的繁殖功力
謝清輝獨到且成功的繁殖功力,從他改變泰國蝦的繁殖儀式可以看出。「由於泰國蝦的地域觀念極強,因此我利用牛皮厚紙板在魚塭中搭起一小格一小格的房間,總共有200多個房間,泰國蝦很喜歡,每隻都選了個房間。」不過,令他困擾的是,雄性泰國蝦的攻擊性極強,每每為了交配而攻擊對手,因此謝清輝從剛開始的「一夫一妻制」、「一夫五妻制」,一直實驗到「一夫二十妻制」,才發現這時候效果最好,因為每隻雄蝦都有足夠的配額,不會再因為無謂的攻擊而傷亡。
那時候,謝清輝天天穿著潛水衣,口中含著長管子,長時間窩在魚塭內觀察泰國蝦繁殖情形,因而發現有趣的現象:以往泰國蝦的交配行為是雌上雄下,雄蝦必須翻肚來進行交配,沒想到由於謝清輝實施的「一夫二十妻制」,排隊雌蝦為了節省時間,一一翻肚,雄蝦反而坐享其成即可,增加了泰國蝦的繁殖速度。
這種獨到的功力,使得謝清輝在泰國蝦的繁殖事業上相當順利,那時平均月薪高達100~200萬,原本31歲就可以退休享清福,買個三甲地,天天打高爾夫,這種1980年代迅速成功的故事,即使現在一夕致富的網路新貴也無法比擬。為了證明自己的成功,謝清輝還為喜歡喝酒的父親一口氣買進兩箱3萬多元的Johnny Walker,父親高興地把酒放在車子裡,令來台訪問的日本銀行家大開眼戒。 |
|
-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