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有重要观赏价值的六角恐龙也能人工繁殖养殖

[复制链接]

70

主题

4

听众

142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2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币
306 元
注册时间
2016-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08:58: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六角恐龙是一种憨态可掬、生有六角的生物,素有水中精灵之称,因其独特的外貌、多变的体色及幼态延续而出名,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全球很多地方将其作为宠物饲养。笔者经过大量的试验,成功实现六角恐龙的人工繁殖养殖并获得一定数量的规格苗种。

一、环境与设施

1.环境

远离污染源,周围环境相对安静,阴暗,水硬度高,水温控制在25℃以下,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规定。


水产前沿网
2.设施

(1)成体饲养池:以2~4米2的椭圆形或长宽比为3∶2的水泥池为宜。

(2)产卵孵化池:规格与成体饲养池一致,但要靠近水源,并且温度稳定的位置为宜,在池底一角放产卵巢,有助于六角恐龙的顺利产卵和卵的管理。

(3)苗种培育池:应与各阶段幼苗的规格相适应,分阶段设计建造,根据无爪期、齐爪期、生长期、成体期分为4种规格,每个规格里的幼苗体形跨度应不大于2厘米,无爪期(蝌蚪阶段)生长于孵化池,齐爪期池0.5~1米2,生长期池1~2米2,成体期池2~4米2。

(4)亲本培养池:以3~5米2的水泥池为宜。

二、亲本要求

1.来源

亲本应从原产地或者原种场购入。

2.特征

亲本一般选择体形较大,外鳃浓密没有伤残,无身体残缺,身体线条优美,强壮健康,颜色艳丽,种质特征明显,成熟度好,非近亲个体。雄体爪尖发黑,生殖器明显隆起,相比雌性活跃,雌体腹部明显隆起,较为喜静,不喜游动。

3.年龄和规格

2年足龄,规格为体长20厘米以上、100克/尾以上。

4.雌雄比例

雌雄比为1∶1。

三、亲本培育

1.放养前的准备

(1)产卵孵化池准备:产卵巢移入、亲本放养前,用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含量为30%的过氧化氢(双氧水)100~150毫克/升浸泡消毒2天,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水至水深15厘米左右,配好充气设施,并为每个产卵孵化池编号。

(2)苗种培育池的准备:亚成体移入前,用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含量为30%的过氧化氢(双氧水)100~150毫克/升浸泡消毒2天,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水至水深5厘米左右。

(3)设置过滤砂:六角恐龙喜好硬度高的水质,过滤砂最好采用颗粒大小在0.5~1厘米的珊瑚石,使水质维持在偏硬状态。

(4)暂养与配对:将亲本放入培育池内进行自然配对。将雌雄亲本放到饲养缸中一起饲养,控制好温度、水质,培养它们的感情。

(5)产卵巢准备:以规格为50厘米×10厘米的普通渔网或者搓澡球加上没有棱角的光滑的鹅卵石压在底部作为产卵巢,使用前用含量为30%的过氧化氢(双氧水)100~150毫升/米3浸泡消毒2小时。置于产卵缸一角,每缸放一块渔网或搓澡球。

2.放养

产卵前1个月,将符合产卵标准、自然配对成功的亲本移入产卵池内。

3.饲养管理

亲本饲料以高蛋白饲料为主,确保新鲜。日投喂量为体重的6%~8.5%,具体应根据亲本摄食情况而定。每日8:00、12:00和16:00定时投喂各1次。

4.水质管理

(1)培育用水处理:培育用水用生石灰15~25毫克/升,化浆泼洒消毒后,再经沉淀池沉淀、活性炭、生化棉、珊瑚石吸附处理后方可使用。

(2)水质指标:培育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培育用水质指标为:水温(24±1)℃,溶解氧≥5毫克/升,pH 7.5~8.1,钙≤90毫克/升,镁≤20毫克/升。

(3)流水培育:采用循环流水培养方式。水温维持20~25℃,通过不断注入新水,保持培育池内水体呈微流水状态,排出的废水经过活性炭、生化棉、珊瑚石吸附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

5.光照控制 培育室内24小时控制光照强度50勒克斯左右。

四、产卵与孵化

1.产卵

(1)产卵水温和周期:亲本产卵池水温控制在 23~25℃,每30天左右产卵一次。

(2)产卵方式:自然产卵,六角恐龙性成熟年龄12~18个月。雄性性成熟后泄殖孔特化成两个半月状隆起、约占体长1/8的生殖器,特别在生殖季节,孔裂长,有明显绒毛状乳突,甚至向外凸出,爪尖明显变黑。雌性腹部胀大,喜躲避在阴暗角落。性成熟后可见雄性追逐雌性,雄性排出精托,雌性吞下。完成体内受精,受精后18小时左右开始繁殖,产前征兆明显,可见雌性躲在角落或产卵巢中,腹部膨大,泄殖孔有透明黏稠的体液。在水质良好的情况下,繁殖周期2~4小时,一般可产200粒以上。

先将亲本在亲本培育池内进行雌雄分离单独饲养,然后将选好的雌雄鱼放入孵化池,使其适应环境,并逐渐熟悉对方。仔细观察池底,发现有精托时,应马上观察亲本之间是否发生追逐现象,雌性是否会吞下精托,将渔网或搓澡球做成的产卵巢放到池底,吞下精托的雌性亲本会不断地游弋在产卵巢旁,此时可以等待雌鱼抱着产卵巢产卵。产卵结束后,为防止繁殖组吞食卵,立即将亲本转出。

(3)管理措施:在亲本产卵期间,保证产卵孵化池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维持安静的环境。

2.孵化

水温23~25℃、光照强度50勒克斯左右条件下,经大约168小时出膜。

五、亲本产后培育

亲本经过产卵之后,移入亲本培育池进行产后培育。要求保持水温25℃以下,投喂粗蛋白含量65%以上的配合饲料或者水蚯蚓和小鱼等其他活饵。日投喂量以亲本体重5%~6%为宜,定时、定点投喂。2个月后再依据自然配对情况,移入产卵孵化池中产卵。

六、苗种培育

1.密度

刚孵出苗种培育在原孵化池进行,密度控制在10000尾/米2以内为宜。15天左右,将2厘米左右的鱼种移入齐爪期培育池内培育。密度控制在5000尾/米2为宜。在经过40天培育后将4厘米左右的鱼种移入生长期培育池内培养,密度控制在2000尾/米2。在经过60天的培育后,将6厘米以上的鱼种移入成鱼培育池内培养,密度控制在1000尾/平米。

2.投饲管理

苗种孵出7天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水体中卤虫无节幼体数量不少于10个/毫升,日投喂4次。苗种长至2厘米左右时,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5%以上的鱼种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可参考表1,具体根据摄食情况而定。体长小于4厘米的苗种日投喂4次,分别于7:30、10:00、12:00、14:00进行;体长大于4厘米的鱼种日投喂3次,分别于7:30、10:30、14:00进行。

3.水质管理

苗种培育期间,应确保水质良好,溶氧充足。维持水温为23~25℃。

4.种苗筛选

苗种培育40天后,根据头形、体形、体色等情况对4厘米以上的苗种进行筛选。

5.记录档案

做好日常生产记录。每组亲本都需建立养殖档案,记录跟踪每组亲本的产卵、孵化、饲料投喂量、苗种正品率、苗种培育、销售等情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