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登陆微信便被新闻的头条吸引了
如果有没看过的,我在这里给介绍一下
7月26日四川达州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达州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5℃,部分区域最高气温可达38℃以上。某鱼塘面积约10亩,水深1.6-1.7米,安装了四台增氧设备,但由于高温天气,
养殖场3万多斤鱼“被热死”,鱼塘水滚烫,有的鱼都要被煮熟了……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自己“养鱼已经近30年了,第一次出现这种大范围死鱼的情况。
看到这里,大部分网友不接触这一行业,或许会“哇”的感叹一下,“三万多斤水煮鱼啊!”可我们作为行业内人士,就不能被这种严重的标题党文章欺骗了。
近来全国高温天气不断,各地都进入了烤炉模式,相信好多养殖户的地区温度远远高于四川达州,如果像新闻里所说,温度一高,就得死鱼,那大家夏天也就别养鱼了。所以仅仅把死鱼的原因归咎于温度高,是非常不懂行的。
大家都知道鱼养得好不好,跟鱼塘的养鱼密度、水质、温度以及溶氧有很大关系。这位养殖户采取的就是高密度养殖,遇到极端天气翻塘的风险性大大加大,加上塘口没有安装任何温度、溶氧等检测设备,完全靠的是自己的经验养殖,这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现在的渔业用具已经很是先进了,无论是监控溶氧、水温,还是别的指标的,这样的监测设备到处可见,养殖户应该配备齐全,也有很多养殖户安装了摄像头,不论在哪儿,手机一拿,随时随地可查看塘里鱼儿的情况。更有物联网形式的系统,能自动监测数据,根据数据来控制机器,当系统监测到温度、溶氧不在合理范围内时,会自动推送告警,提醒养殖户紧急处理。这样就避免出现所谓的“被热死”“被闷死” 等情况。
数据不是万能的,没有数据是万万不能的,有了数据,也就有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