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76408
- 积分
- 32
- 主题
- 14
- 帖子
- 18
- 精华
- 0
- 经验
- 32 点
- 金币
- 84 元
- 注册时间
- 2016-7-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8
- 精华
- 0
- 经验
- 32 点
- 金币
- 84 元
- 注册时间
- 2016-7-19
|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8-20 10:01 编辑
(二)掌握成蟹阶段每次蜕壳的形态特征
及时了解河蟹的生长发育(蜕壳)阶段,以加强饲养管理的针对性,根据蜕壳次数,投喂相应的配合饲料和技术管理措施。
正常情况下,长江流域二龄河蟹蜕5次壳。
雄蟹:主要观察螯足趾节(末节)腹部绒毛多少和分布区域。
雌蟹:主要看脐的大小,以脐部倒数第三节的宽度(与第二步足交界处):第二步足基部(与第三步足交界处)左右胸节的宽度。
三、河蟹对温度的生态适应性
河蟹最怕热,河蟹是变温动物,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新陈代谢水平升高。但水温超过30℃,不仅河蟹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会导致性早熟。
如果池塘高温时间长(水温30℃以上),没有做好防暑降温、控饵工作,会使一部分河蟹少蜕一次壳。河蟹蜕壳才能生长,特别是最后一次成熟蜕壳,其体重可比蜕壳前增重92%。池塘成蟹少蜕一次壳,意味着商品蟹规格小,价格低。
为什么湖北洪湖一部分池塘的成蟹少蜕一次壳?其主要原因:
高温季节时间长(6月中下旬-8月中旬),此段时间,水温30℃以上,河蟹不适应高温,生长受到抑制。此时,如果饵料粗蛋白含量高,河蟹就直接进行成熟蜕壳阶段,黄蟹直接变成绿蟹。而生长在湖泊中的成蟹,仍蜕5次壳。
成蟹池塘蜕壳次数比较
蜕壳次数 正常情况下 湖北洪湖池塘
第一次 3月下旬 3月15日以前
第二次 4月底~5月初 4月中旬
第三次 6月中~6月底 5月下旬~6上旬
第四次 8月中~8月下旬 9月上旬
第五次 9月中~9月下旬
四、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的水质特点
1、溶氧饱和度低
2、有机物含量高
3、晴天白天中下层溶氧含量高
1、溶氧饱和度低
气体在水体中的溶解饱和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水体中溶解物的增多,而下降。
2、有机物含量高
河蟹摄食量增加,代谢产物和排泄物增多。
3、晴天白天中下层溶氧含量高
成蟹养殖池塘中种植的水草均为沉水植物,在光照和营养物质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产生的溶氧量多。
五、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的生物特点
1、水草容易腐烂
2、浮游植物含量容易高
水草腐烂的原因
1、温度高,烫伤
2、覆盖率高,光照不足
3、营养物质缺乏
4、水体浑浊
六、夏季防暑降温
河蟹在30℃以上的水温中生活,容易引起性早熟。为此,生产上可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