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鱼类营养研究室2009年部分实验结果 (根据中山大学田丽霞博士在6月15日“中山大学2010年水产饲料与养殖技术研讨会”报告整理,未经审阅) 一、草鱼对饲料晶体氨基酸利用的研究(颗粒料) 结论:在草鱼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儿可降低草鱼饲料系数约10%,可降低脏体比、肝体比、脂体比,提高增重率。 二、不同能量水平下添加氨基酸对草鱼生长影响(膨化料) 结论:1、在氨基酸水平相同时,高能量组增重率要高于低能量组。2、适量添加赖氨酸促进草鱼生长,但过量反而妨碍生长。3、草鱼饲料中添加外源氨基酸可有效降低脏体比、脂体比等,有利于提高鱼运输成活率。 三、22%蛋白水平时添加氨基酸对草鱼生长影响(膨化料) 结论:当赖氨酸含量为1.3%时,生长效果较好。 四、28%蛋白水平时添加氨基酸对草鱼生长影响(膨化料) 结论:在此蛋白水平时,草鱼赖氨酸需要量为1.5%。 五、不同淀粉原料对草鱼生长影响(颗粒料) 结论:在玉米、面粉、小麦、次粉、糯米粉、米糠粉等原料中,玉米、面粉、小麦等淀粉含糖量高,会抑制草鱼生长,而糯米粉、米糠粉组的草鱼生长表现较好,尤其是米糠组在草鱼颗粒料、膨化料中的性价比都比较好,可能与其总磷含量高有关。 六、不同淀粉原料对罗非鱼生长影响(颗粒料) 结论:罗非鱼投喂颗粒料时,与草鱼相反,由于淀粉能节约蛋白,淀粉含量高促进罗非鱼生长,玉米、小麦、面粉等组生长表现较好。 但罗非鱼膨化料由于工艺不同,大幅促进淀粉的吸收,反而会抑制罗非鱼的生长,因此罗非鱼膨化料淀粉含量不宜过高。另,米糠粕在罗非鱼膨化料中性价比比较高。 七、罗非鱼饲料中植酸酶的适宜添加量研究 结论:随着植酸酶含量从0.01%增加到0.03%,罗非鱼的增重率随之提高,饵料系数降低,脏体比也降低。添加量为0.02%时,提高增重约10%,可取代1%的磷酸二氢钙,结合制粒推荐剂量为0.036%(当酶活保持率为56%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