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10月19日讯(记者 李晓哲) 日前,青岛市发布了中国蓝色硅谷规划,敲定南起崂山科技城北至即墨温泉镇沿滨海公路区域的核心区,以及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海洋科技将在这里大展拳脚 ,涉海行业将齐头并进。本市将设立市级蓝色硅谷建设专项资金,为涉海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另外,蓝色硅谷还包括鳌山湾、北宅水源地两大生态保护区以及海岸线、滨海公路多条生态长廊,还将建设鳌山森林公园。 规划中,蓝色硅谷被定义为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它关注的是有关海洋的四大领域的创新,包括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海洋电子仪器仪表及深海勘探设备等。蓝色硅谷将“加快推进海洋发展由浅海向深海、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由粗放用海向集约用海的战略转型,”它将进一步挖掘青岛在海洋科技和产业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更好地发挥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青岛在山东乃至国家海洋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青岛积聚了实力雄厚的海洋科研机构和人才资源。”蓝色硅谷落户青岛,是一次两情相悦的选择。据介绍,作为全国着名的海洋科学城,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等7家国家级海洋科教机构,各类海洋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高级海洋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同类人才的30%。再来数数青岛创造的灿若繁星的海洋科技成果。它承担了“十五”以来国家“863”、“973”计划中55%和91%的海洋科研项目,荣获的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占全国50%。青岛培育出了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并且环境优美,具备了优良的蓝色硅谷建设环境。未来发展中,蓝色硅谷被定位为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引擎。 为保障蓝色硅谷运转自如,规划还从交通、能源、水源等“后勤”方面力求创新。该区域将打造与半岛城市群、青岛主城区的快速通道;构建布局合理、运行稳定、选择多元的电源电网体系,逐步实现天然气管线全覆盖;水源建设方面,挖掘本地水源,引进客水资源,适时规划建设海水淡化厂。 “蓝色硅谷将引领海洋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海洋科研第一线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博士、研究员王印庚如是说。 专家: 蓝色硅谷将引领海洋革命新浪潮 王印庚一直从事海参种苗和海洋水产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海洋科技领域的研究专家,他对蓝色硅谷规划中一句话深有感触:“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均起源于青岛。” 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是青岛海洋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即将到来的蓝色硅谷,王印庚认为她将会引领海洋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蓝色硅谷从政策等多方面给出了很多扶持政策,这对我们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他说,在未来的时代中,蓝色经济将会达到一个集大成的局面。“过去我们青岛对于海洋产业的支持比较侧重港口方面,很多其他领域的科研成果只能‘墙内开花墙外香’。而蓝色硅谷的规划是一个大手笔,它不仅抓住时机在目前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迅速启动,还在空间上包容了整个涉海行业的相互合作,真正从财政、空间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协作团队。” 布局 蓝色硅谷主推一区一园 按照发布的规划来看,蓝色硅谷建设实施“一区一园”的总体布局。“一区”即蓝色硅谷的核心区,南起崂山科技城,北至即墨温泉镇沿滨海公路区域。“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在核心区内重点规划建设三个功能区,包括科技创新驱动区、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区、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区,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关联。 科技创新驱动区,是蓝色硅谷的智慧中枢、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在这里重点规划建设科教、研发创新、海外归国人才创业“三大组团”,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平台项目,培养引进海洋高层次人才,使之成为海洋科研机构最聚集、科研力量最强、充满活力的科教研发创新区。 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区是蓝色硅谷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培育中心。重点规划建设崂山生物产业园、青岛新能源产业园等园区,利用现有基础,强化资源整合,集中布局科技成果孵化器及产业项目,提升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发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区是蓝色硅谷政务中心、商务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在现有基础上科学布局政务服务区、金融商务区、居住区,发展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海洋科技研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推进政务服务、金融商务、生活服务三大组团建设。 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具备了快速承接蓝色经济高端产业项目的条件,是蓝色硅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这里重点建设海洋生物与医药、涉海高端装备与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三个新兴产业功能区,同时发展科技研发、创业孵化、金融、中介服务及各项社会事业。
政策 市级专项资金是及时雨 到底这份规划中给出了什么样诱人的条件呢? 据悉,在未来5年蓝色经济区规划实施中,青岛拟组织总投资达到6000亿元的资金,投向逾300个项目。同时,青岛已决定拿出100亿元设立国内第一支蓝色经济基金,推动大项目引进和开工建设。 青岛斯可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勇最关心的是融投资的优惠,据了解,未来本市将针对蓝色硅谷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设立市级蓝色硅谷建设专项资金,发挥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入驻蓝色硅谷,建立天使投资基金及各类种子基金,建立由保险公司、银行、信用中介机构组成的蓝色硅谷保险、金融服务联盟。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开发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信贷产品,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说实话,对于我们这样的海洋企业来说,资金的支持非常重要。像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很好的项目没有推广,很多想法没能付诸科研,而限制因素就是资金。”他说,他们现在已经研发出一种海参鲍鱼升降网箱养殖的项目,如果有资金支持推广开来,不仅他们公司受益,很多养殖户的产量也将成倍增加,效益非常可观。石勇说,蓝色硅谷中有关资金支持,将对它们这些海洋科技企业来说将是“及时雨”。 工程 筹建中国海洋人才市场 蓝色硅谷不但要挺起蓝色的龙头 ,还将会“绿意盎然 ”。据介绍,蓝色硅谷中奖推广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工程,包括规划建设鳌山湾、北宅水源地两大生态保护区,他们将会成为蓝色硅谷的“绿肺”;海岸线、滨海公路旁建起多条生态廊道,人与自然 ,人与海洋将和谐相处 ;其他区域也将实施多项青山绿水工程,还将建设鳌山森林公园。 除了环保,蓝色硅谷还要推进其他几大工程: 科技研发机构集聚推进工程,重点抓好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两大战略性工程建设 ,加快海洋科研机构集聚步伐,营造海洋科研机构向硅谷集聚的良好环境; 创新型企业培育推进工程,培育一大批初创性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重点企业,形成企业发展梯队; 人才培养引进推进工程,重点加快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工作,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引才聚才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人才向硅谷集聚的特区环境; 信息化建设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我国北方数据中心,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造“数字蓝色硅谷”; 公共服务推进工程,规划建设蓝色硅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筹建中国海洋人才市场。
转自:网友青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