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65|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菌养虾,一种你没见过的养虾方式

  [复制链接]

55

主题

4

听众

1738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37
精华
1
经验
1738 点
金币
872 元
注册时间
2011-9-22

荣誉贵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1:01: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传统的养虾方式为以藻养虾,但是近年来,这种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虾类疾病的增多,环境的不可控,藻类爆发引起的藻毒素增多等等。所以有人想到了一种新兴的养虾方式,就是以菌养虾。
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虾类的生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2、有益菌可以具有解毒功能,使虾不容易得病
3、减少虾类的应激反应
4、可以降低饵料系数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大虾熊 + 8 + 8 几位回帖者的回复很有水平,更有借鉴意义!
fishfirst + 10 + 10

总评分: 经验 + 18  金币 + 18   查看全部评分

生命的最终形式是能量,她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形成了世间万物,伟大!

1

主题

5

听众

238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3
精华
0
经验
238 点
金币
202 元
注册时间
2011-10-20
沙发
发表于 2011-10-23 22:14:55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只用菌的话营养结构不合理.

点评

养虾人  支持  发表于 2011-12-23 13:42
绿色,生态,和谐,健康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

听众

149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12
精华
0
经验
149 点
金币
1127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0
板凳
发表于 2011-10-24 00:37:17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回复 2# 无抗育苗养殖


   一般虾农不敢去尝试,除非隔壁有人养成功两次以上。

点评

爱试灵福建经理  要看菌还不简单,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基  发表于 2011-10-28 00:00
冰山  藻还可以看水色,菌对普通的虾农来说看不到摸不着更加不敢试。  发表于 2011-10-24 22:07
马蜂破茧  刚开始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完全打破了以往的观念!  发表于 2011-10-24 08:23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

听众

187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95
精华
1
经验
187 点
金币
344 元
注册时间
2011-8-31
4
发表于 2011-10-24 08:06:50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现在推广的就是这种观念,大量有益菌在水体中存在,整个池塘会比较稳定,同时也抑制住了有害菌的繁殖
提供专业的虾病毒PCR检测仪器,苗体内弧菌和水体弧菌检测,联系15959489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

听众

41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07
精华
2
经验
414 点
金币
1241 元
注册时间
2010-8-28

社区QQ达人

5
发表于 2011-10-24 18:18:44 |只看该作者
纯以菌养虾以前就行的通,现在也许行不通吧?看看这两年正大模式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

听众

97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1
精华
0
经验
97 点
金币
157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
6
发表于 2011-10-24 21:04:46 |只看该作者
如何以菌养虾,请楼主解说详细步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

听众

1738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37
精华
1
经验
1738 点
金币
872 元
注册时间
2011-9-22

荣誉贵宾

7
发表于 2011-10-25 08:46: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热眼冷观


  这个我也只是听说,具体的模式我还不清楚啊。
生命的最终形式是能量,她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形成了世间万物,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

听众

125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9
精华
1
经验
125 点
金币
344 元
注册时间
2011-3-11
8
发表于 2011-10-26 10:28:15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理解,以菌养殖还是跟海大推的打底模式有相通之处,主要还是通过培育有益菌来抑制有害菌,但是其实早期虾的饵料还是以藻类为主,菌只是个辅助调节作用。

点评

养虾人  正确  发表于 2011-12-23 13: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20

听众

5038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150
精华
16
经验
5038 点
金币
602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荣誉贵宾

9
发表于 2011-10-28 13:59:38 |只看该作者
这种模式可以学习,但如楼上所说,的确养殖户不太敢试,除非成功率得到验证!而且以我看,对技术员的要求也会比较高,而且要站在比较高的位置上思考整个养殖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

听众

187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95
精华
1
经验
187 点
金币
344 元
注册时间
2011-8-31
10
发表于 2011-10-30 00:02:17 |只看该作者
以菌相为要求做出来的水会比较稳定,单纯用看水色的办法来看藻相会有判断失误的地方,比如明明水色就很好虾还一直偷死,再来现在藻类稳定度不高,容易发生倒藻死藻,观察菌相可用细菌培养基进行测试

点评

养虾人  在养殖过程中菌类和藻类是矛盾的统一  发表于 2011-12-23 13:45
提供专业的虾病毒PCR检测仪器,苗体内弧菌和水体弧菌检测,联系15959489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0

听众

1355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92
精华
4
经验
1355 点
金币
2975 元
注册时间
2011-8-26
11
发表于 2011-10-30 01:13:34 |只看该作者
以菌养虾只是概念来的,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厂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了,正大(光合细菌),海大(多种活菌)都是例子。愚见我们培菌实际上是以稳定良好的菌相来控制稳定良好的藻相。如果过量的添加活菌,将会破坏池塘原生态系统,一旦你添加的活菌体系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不可逆不能恢复的环境变化,这将是覆灭性的灾难!而这是外环境的问题,添加过多的活菌同样会导致虾体自身内环境的菌群失调。影响肠胃消化吸收问题,这个很容易实验,你长时间过量内服乳酸菌对虾就会出现红体症状!所以本人认为这种以菌养虾纯属空谈而已!

点评

马蜂破茧  对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发表于 2011-10-31 17:01
爱试灵福建经理  认识的一家苗场有在室内育苗池做菌相养虾,25平方的水泥池子,大的30多尾斤,小的40多尾斤  发表于 2011-10-30 02:13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Say-say + 6 + 6

总评分: 经验 + 6  金币 + 6   查看全部评分

始源于海,新轻则上,沉沦为积,情动乃雨,浪荡为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

听众

37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13
精华
2
经验
375 点
金币
776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2
发表于 2011-10-31 13:13:30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以菌养虾,难道就是只用菌???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虾只能在它适合的水体条件下才能存活,那同理你投放到水体的菌也只能在适合的水体条件下才能存活,怎么能保证该菌在水体存活,难呀。我们现在连虾的问题都没解决,何况虾比菌高级很多的动物。海大和正大都是用光合菌来养虾的,我做过实验,直接用光合菌液到水体,一般三天光合菌基本死光光。难难难!!!!!!!

点评

暮暮舞雨  正大模式在中国推行都是一个大骗局。一种商业谋(不要跟我争,看看现实效果怎么样了,说白了就算什么模式都是不成功多于成功。所谓什么模式都是空谈)。主要难养原因也不用太执着去找个人认为原因是苗种,  发表于 2015-3-9 22:56
海上积雨云  你这里也刚好印证了以前正大的模式,他们要求的就刚好是三天培一次光合菌  发表于 2011-12-18 18:13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大虾熊 + 8 + 8

总评分: 经验 + 8  金币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

听众

37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13
精华
2
经验
375 点
金币
776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3
发表于 2011-10-31 13:19:36 |只看该作者
说点本质的东西,有些塘养得好,并不是他的水平有多高,很大的原因是该塘本身的菌相适应该水体,所以该塘水质较稳定,氮循环正常,虾养得又大又好,我遇到的这种情况太多了。如果是不好养的塘,再高的高手也得亏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

听众

1738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37
精华
1
经验
1738 点
金币
872 元
注册时间
2011-9-22

荣誉贵宾

14
发表于 2011-10-31 16:59: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闲人一个珠江所


其实你也点出了一些道理啊,菌生活在它适合的环境中,那么做实验这一块的人员就可以挑一些优势菌种来进行培养。你说的光和细菌在水里只能活三天,其实也差不多吧,死了再补啊。菌相养虾就是要定期投放活性菌。
生命的最终形式是能量,她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形成了世间万物,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听众

5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5
精华
0
经验
57 点
金币
112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5
发表于 2011-11-15 17:43:19 |只看该作者
本人现在就在尝试这种方法,国外称之为bio-flocs技术,国内翻译成生物絮团技术,通过促进水体中细菌的增殖,从而利用细菌将水体中的养殖污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并且细菌絮凝成颗粒成为养殖对虾的饵料,达到调控水质、促进营养物质循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生物成活率的作用。
此项技术将会成为室内工厂化养殖对虾的核心技术,但是从目前来说,其困难点在于:1、增氧,因为水体中的细菌大量繁殖,增加了对氧气的需求,当前国内的池塘增氧功率不行;2、水体的搅动;3、水体营养结构的改变,从而促进细菌的繁殖和对污物的吸收转化;4、水体中的颗粒物质数量很难控制。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大虾熊 + 8 + 8 老兄对这方面很有研究,请多指教

总评分: 经验 + 8  金币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16
发表于 2011-11-15 17:53:3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马蜂破茧

同意楼上几位的,这其实就是一个生物絮团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7
精华
0
经验
37 点
金币
45 元
注册时间
2011-12-15
17
发表于 2011-12-16 20:25:33 |只看该作者
一般人不太敢尝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10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5
精华
0
经验
104 点
金币
231 元
注册时间
2011-8-25
18
发表于 2011-12-18 01:56:36 |只看该作者
生物絮凝模式,我们公司现在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培育技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0
精华
0
经验
10 点
金币
25 元
注册时间
2011-12-20
19
发表于 2011-12-20 11:27:01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 在卖概念,真正 还没 完成 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
精华
0
经验
1 点
金币
1 元
注册时间
2011-12-24
20
发表于 2011-12-24 18:44:12 |只看该作者

点评

马蜂破茧  恩恩,看见了。就是这种吧。  发表于 2011-12-26 1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