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沿着“一带一路”的足迹,10天的路演行程,途径4座城市,举行2场新闻发布会和1场对接会,走访4家企业,将中国消费市场的资讯和水博会的服务理念传递给沿途国家。 文/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陈磊 泰国是全球白虾的主产区之一,湛江是中国最大的白虾生产加工和贸易流通集散地,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也正是寻着全球对虾主产国的足迹,来到了东南亚路演第三站——泰国。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8年全球海鲜市场研讨会(GSMC)中,披露了2017年全球白虾产量约为325万吨,主产区集中在中国(52.5万吨)、印度(56.6万吨)、越南(41.5万吨)、泰国(30.5万吨)、印度尼西亚(30.5万吨)和厄瓜多尔(46.9万吨)等南美洲国家。
2017年泰国白虾产量约为30.5万吨,2018年预计年产量为34.5万吨,正式开启了从2014年开始的产量逐渐恢复的浪潮。泰国白虾在国内市场素以“口感鲜甜、色泽鲜红著”著称,市场口碑历来不错。
好山好水出好虾,来自泰国普吉岛的鲜甜
普吉岛除了风光秀丽的山水,还有让泰国人引以为傲的白虾和黑虎虾。
大家对普吉岛的印象都是旅游胜地,其实这里也是泰国最负盛名的白虾和黑虎虾产地。在如此美丽宜人的环境之下,孕育出的白虾和黑虎虾质量也是最为上乘的,虾肉饱满紧实,口感鲜甜美味,色泽红亮光鲜。 4月23日,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路演团队一行前往泰国TOP FOOD(顶级食品)参观拜访。TOP FOOD是唯一一家位于泰国普吉岛上的虾类加工厂,其也是泰国利兴海产有限公司(LEE HENG SEAFOOD)在普吉岛的分公司。 TOP FOOD生产加工车间 利兴海产有限公司常年活跃于国内的海产展会,已连续两年参加水博会,通过展会的平台,不断扩展中国市场的业务。新成立的TOP FOOD主攻高端市场,凭借普吉岛的优质虾源,已经形成每天20吨的加工规模,主要生产带头生虾和熟虾,在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发展了代理客户。 泰国利兴海产有限公司代表 中国市场已经占利兴海产有限公司销售额的20%,其他市场分布在日本、欧盟和俄罗斯。通过几年在中国市场的摸索,利兴海产有限公司已经察觉中国市场的转变,“以前,人们总是喜欢便宜的产品,但是现在他们对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更加的看重,普吉岛的优质虾源促使我们在这里建了新厂,并将TOP FOOD的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品牌化市场。中国的买家喜欢小规格的黑虎虾,但是泰国的养殖户更喜欢将黑虎虾养大之后出售。所以,如果国内的买家可以逐渐接受大规格产品,那泰国可以提供的黑虎虾产品会逐渐增多。”利兴海产有限公司代表介绍到。 现场确认参展,水博会专业度吸引泰国企业
4月25日,水博会一行前往泰国渔业司拜访,与当地渔业部门和水产企业深入交流,并邀约参展,现场参会的3家企业全部确认参展。泰国渔业司负责人、Thai Union(泰万盛集团)代表、SRT FOODS代表、SeaSmile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水博会70%的展商都是对虾企业,湛江还有全国最集中的对虾加工厂产业链集群,这些都是吸引国外水产企业参展的重要因素。在交流会现场的泰国渔业司官员和企业代表听取了水博会组委会的介绍后,对水博会在对虾领域的专业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泰国是对虾的主要生产国,中国是全球对虾的主要消费国,而湛江则是中国对虾加工中转的重要市场。水博会正是凭借其在对虾领域的优势资源成功吸引了泰国展商参展。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以虾为媒,精准服务,5年历程打造专业展会
4月17日以来,水博会一行从湛江出发,历经胡志明、雅加达、普吉岛和曼谷。以对虾为媒介,依托湛江优势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与东南亚沿途主要的海产品出口国的机构和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召开新闻发布会,回访参展企业,拜会协会代表,从举办开始至今,水博会一直沿袭“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展思路。第五届水博会组委会历经10天的路演行程,沿着“一带一路”的足迹,途径4座城市,举行2场新闻发布会和1场对接会,走访4家企业,将中国消费市场的资讯和水博会的服务理念传递给沿途国家。
集中精力提升专业度、集中精力服务展商、集中精力引进国外优质水产品资源是水博会举办多年以来的办展理念。从2014年开始,水博会从湛江出发,高度依托湛江本土对虾企业发展自身展会优势,历经4年,已经形成以对虾、巴沙鱼、罗非鱼、金鲳鱼为特色的水产品展览展示平台。 精彩花絮: 印尼华裔总会总主席黄德新(左)、名誉主席汪和铭 水博会到访印尼华裔总会 合影留念 【关键字】: 精准服务 专业 展会 水产养殖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