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湛江三家企业融合产业链资源,抱团突击阳江市场 对虾养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能单单依靠某一环节,而是需要种苗、饲料、动保和养殖户共同协力才能收获成功。所以,现在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都在尝试多板块发展,延长产业链突破单一板块的瓶颈。其实,并不是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进行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许多不同板块的优秀企业也能够通过紧密合作达到资源整合的效果。而且,这种企业间自发性的相互选择也达到了筛选的作用,也使养殖户减少了在企业选择上所花费的成本。 4月26日和4月27日,由湛江东腾饲料有限公司、广东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广东汇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对虾养殖技术推广大会于阳江江城和阳江阳东举行。两场大会都有近500名周边养殖户参与,总计人数超过1000人,覆盖了阳江两个区域市场的大部分养殖户。 推广会现场 精彩报告 优质饲料,高效益养殖的基石 湛江东腾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符广才 符广才表示我国整体水产养殖环境面临水体环境持续污染和各类病害频繁爆发等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饲料企业开始作出各种尝试,其中近年功能性饲料的兴起就是饲料企业这对目前养殖现状所做出的努力结果。 好的饲料才能为养殖户的实际效益带来保障。高品质的功能性对虾配合饲料才能更好地满足现在对虾养殖的需求。功能性饲料以提高鱼虾蟹免疫力,改善其健康水平见长。其实,优质饲料在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和实际效果上就能体现出来。优质的原料、多种营养添加物和多样的功能性添加物让对虾在使用功能性饲料后有更快的生长速度、更健康的肝胆肠道以及更强的免疫能力。随后,符广才为在场养殖户们深入剖析东腾“虾博士”功能性对虾配合饲料的原料组成以及具体作用。 苗种与养殖,以养殖结果作为定夺 广东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刚 陈刚表示,无论是哪一种养殖模式,优质的水环境永远是首要条件。海威水产种苗培育和对虾养殖的基础之一正是其完善的水处理系统。只有通过多级物理过滤、严格的化学处理和全面性的杀毒,才能消除水体中的各种有害微生物,从源头上保证了水产用水的优质供应。 海威水产从事种苗生产,在这种安全的生产用水的条件下,以绿色生态、无抗无禁和低温清水的方式培育优质种苗并提供给广大养殖户。同时,海威水产也是一家养殖企业,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标准化高位池绿色养殖是海威水产的两面旗帜。当然,海威水产生产的虾苗也被应用在的企业自身的养殖中,这再次确保种苗的品质。此外,湛江东腾饲料有限公司和广东汇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也在海威水产在养殖中大量使用,这也是3家企业形成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一。 虽然,海威水产所生产的种苗在阳江市场的推广才刚刚开始。但事实上,海威虾苗去年在华东、华北等多个市场都有很多成功案例。这些成功案例说明了我们虾苗的质量,也是我们的信心所在。海威水产也因为自身的工厂化和高位池养殖的经验,在种苗生产上会有更独特的想法与选择。而且,海威水产同时身处种苗板块和养殖板块,让我们对自己生产的虾苗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和预估,也让养殖户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海威不会盲目追求销量和规模,而是用更稳妥方式去经营一个品牌,最后再推广海威的经营理念和品牌产品。 动保,为水产养殖保驾护航 广东汇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左振风 左振风表示,近几年水产养殖失败率提高,与水环境的恶化不无关系。现在的水体环境、水质结构和池塘生产力已经不如以往。各种动保产品作为调整水体环境的主力军,逐步被广大养殖户所认可。甚至,动保产品在现在的养殖大环境尤其是对虾养殖中已经不再是可选产品,而是成为了必需品。 微生态制剂是以直接从自然界分离的有益菌为主体开发出来的新型产品,属于一种天然产品。微生态制剂无残留、无副作用的特点对于健康绿色养殖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微生态制剂会是对虾养殖的发展方向之一。汇大生物就在微生态上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有液体发酵、固体发酵、粉散剂生产、液体生产、生物饵料培育等车间,生产五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产品。 后记 三家企业都是初入阳江市场的情况或处于市场初步开发的阶段,但是通过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成功进入并初步打开了阳江市场。据了解,这连续两场联合推广会都让三家企业获得不少养殖户的认可。其中,东腾饲料已收到了近800吨的订货单和订金。海威水产则以严谨的育苗过程吸引了当地养殖户的注意力,有不少养殖户都决定亲自到海威水产的生产基地进行参观和交流。而汇大生物则有许多养殖户表示愿意尝试其新产品,而且现场所有样品都已销售一空。 精彩花絮 【关键字】:阳江 养殖户 水产养殖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