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令养殖户谈斑色变的白斑病毒卷土重来

2018-5-3 09:10|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49450|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从2008年开始,我们开始大力推广一代苗,所谓一代苗,就是指当年度进口亲虾所产出的第一代虾苗。到了今天,一代苗的使用已经接近99%,几乎没有养殖户还会使用土苗了。应该说,一代苗也为养殖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2 ...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   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网友@少数派


  白斑病毒,养虾人心里永远的痛。


白斑病毒正在卷土重来,今年白对虾养殖形势不容乐观


  从发现白斑病毒开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到现在依然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白斑病毒。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白斑病毒风行大陆、台湾、亚洲养殖业,导致当时主要品种


  如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受到毁灭性打击,对虾产量断崖式下降,几乎所有的养殖户是谈斑色变。


  此后,养殖界痛感白斑病毒的威力,借而引进外来养殖品种,以避开白斑病毒的威胁,这才有了南美白虾进中国大陆。南美白虾进入中国的十年,靠着强大的抗白斑能力,十年时间迅速发展,成就了目前众多饲料生产商、种苗生产商以及不计其数调水生产商。


  好景不长,本世纪初,随着白虾的迅速发展,白虾二代苗或者说土苗的也随之普及,本地化种苗的结果就是白斑病毒(也包括红体病毒)在白虾迅速、广泛性的传播。


白斑病毒正在卷土重来,今年白对虾养殖形势不容乐观


白斑病毒正在卷土重来,今年白对虾养殖形势不容乐观


白斑病毒正在卷土重来,今年白对虾养殖形势不容乐观


  从2008年开始,我们开始大力推广一代苗,所谓一代苗,就是指当年度进口亲虾所产出的第一代虾苗。到了今天,一代苗的使用已经接近99%,几乎没有养殖户还会使用土苗了。应该说,一代苗也为养殖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2016年止,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白斑病毒的踪影微乎其微,虽然期间出现了种种虾病,比如肝脏坏死症、白便、肠微孢子虫、生长缓慢等等,但白斑病毒近于绝迹了。


  但遗憾的是,从去年(2017年)开始,我们开始检测出零星的白斑,我们推测是一些品牌虾苗场或者说是一些冒牌虾苗场,由于亲虾供应不足,开始使用养殖肉虾来进行育苗所致。


  到了今年的现在,我们在虾病检测环节,发现白斑已经悄然成为今年最大的危害疾病。如图,甲壳上的各种各样的白斑。我们在放苗不到10天的对虾上,发现白斑,也能在养殖超过60天的白虾上发现白斑病毒。出现白斑的对虾,涉及各个品系、各个品牌。


  感染病毒的虾(无论白斑或红体),其肝脏肿大,黄白呈豆花状,与弧菌感染的肝脏萎缩,有显著不同。


  白斑病毒虽然不是必死症,有时也可以养到大虾,但在整个养殖环节,它就是一粿待爆的炸弹,任何一个不良因素,都会触发爆炸,而你,根本不知道爆炸何时会降临到头上。


  白斑病,出现概率正在大幅度上升的同时,还经常伴随着弧菌感染症状,可以见到各种肝脏萎缩现象,感染白斑的虾,体色发红,经常被误认为是“红体”,其实,白斑与红体是完全不同的病毒,目前养殖形势,发病虾多数是白斑病毒。


  业界早已认定,病毒的发作与应激有密切相关。其实,关于水生动物的病毒病,不管是石斑鱼的虹彩病毒、金鲳鱼的神经坏死病毒,还是对虾的白斑病毒,在没有爆发之前,病毒虽已潜伏在体内,机体仍然是健康的,病毒没有呈爆炸性扩散之前,鱼虾依然稳定生长。


  所有的白斑病毒病爆发,都离不开两个原因:一是环境紧迫形成的应激,这种应激可能是药物刺激,可能是缺氧,也可能温度变化,也可能是亚硝酸盐带来慢性中毒……二是白虾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


  病毒一旦发作,医治痊愈的可能性很低;病毒要预防才有效。


  预防病毒,要保持水质的稳定,也就是维持相对丰富的藻相与菌相;平时,注意保持底部清洁,定期抛洒活底一号、利底清。在饲料方面,添加优质的vc,如vc三聚磷酸酯、乳酸菌,以提高其免疫能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感染病毒的虾,尚没有特效药处理,目前采取抗应激、饥饿疗法,有一定效果。


白斑病毒正在卷土重来,今年白对虾养殖形势不容乐观


白斑病毒正在卷土重来,今年白对虾养殖形势不容乐观


白斑病毒正在卷土重来,今年白对虾养殖形势不容乐观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未获书面许可,一律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关键字】:白斑病毒 对虾养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