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胡百文 黄颡鱼价格平稳,养殖模式成熟,是否还有创新空间?广西黄颡鱼养殖以网箱养殖模式居多,相对鱼塘养殖,其水体较清瘦,缺少生物饵料,因此饲料系数一般偏高,但相对鱼塘养殖,网箱养殖可以更容易的筛选不同规格,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出鱼。百色市宋老板采用这种方式,做到了每包料出鱼40.5斤! 黄颡鱼又名黄姑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 黄颡鱼与生鱼、泰蛙等养殖品种的价格波动幅度大不同,其价格一直相对稳定,养殖的整体风险明显低于其他名特优水产品。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各种规格的黄颡鱼都有其消费市场,且市场需求旺盛,是非常有前景的养殖品种。 广西黄颡鱼养殖以网箱养殖模式居多,相对鱼塘养殖,其水体较清瘦,缺少生物饵料,因此饲料系数一般偏高,但相对鱼塘养殖,网箱养殖可以更容易的筛选不同规格,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出鱼。 广西百色的宋老板,有多年的养殖经验,之前一直养殖罗非鱼,通过几年的摸索,宋老板决定养殖利润更高的黄颡鱼,与同行交流后选择了一条更适合散户的养殖模式——养殖小规格黄颡鱼。 养殖小规格黄颡鱼的优势 针对广西的网箱养殖模式,宋老板总结说:“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发现,最近几年黄颡鱼价格稳定,大家为了提高产量都是养殖大规格鱼,养殖一斤大规格鱼一般要1.6-1.8斤饲料,百色这边靠近云南、贵州,大家吃火锅更喜欢小规格的鱼,一般只要1.1-1.3斤饲料就可以养出一斤鱼,相比养殖大规格鱼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的优势。另外广西这边养殖黄颡鱼的大户多数集中在几个水库,年底因为枯水期等原因集中出鱼会影响鱼价,养殖小规格鱼可以提早出鱼时间,避免集中出鱼被压价。” 每包料出鱼重量40.5斤 宋老板在2017年4月底放养了1000尾/斤的鱼苗10万尾,由于苗种运输距离远,前期损耗一部分。宋老板的养殖水域位于水电站上游,前期枯水期水温上升快,5月份时表层水温已经达到30℃,7—9月份表层水温更是达到35℃以上,期间由于投喂量不合理损耗了一部分,10月份开始投喂量才正常,到11月24日出鱼6000斤,鱼头4两,平均规格1.6-1.8两,售价10元/斤,网箱还剩余不够规格的鱼2700斤,具体养殖数据如下: 天邦黄颡料养殖的鱼体色自然健康 定期打样检测鱼的体质 网箱养殖黄颡鱼如何做到一斤料养出一斤鱼? 1选择优质种苗 好的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开端,特别是黄颡鱼苗的市场混乱,辨识度不高的情况下更需要谨慎。放苗前宋老板除了做好放苗前网箱的准备工作外就是亲自到苗场去选苗,通过天邦业务员小解带宋老板到广西几家优质鱼苗场参观后,宋老板最终选择了活力好,规格均匀的种苗。 2投喂优质饲料 宋老板说:“养殖罗非多年,饲料品牌也用过多个,自使用天邦全熟化料开始,罗非鱼夏季投料高峰期很少出现肠炎,因此在养殖黄颡鱼时,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天邦的全熟化黄颡鱼料。 天邦全熟化黄颡鱼配合饲料采用世界领先的双螺杆加工工艺,同时还采用国际领先的真空喷涂工艺,最大限度减少热敏性元素损失,从而提高鱼体免疫力,大大降低发病率。通过宋老板今年的养殖实践表明,使用天邦全熟化黄颡鱼配合饲料加上合理的养殖模式,无论是养殖效果还是经济效益都明显提高了,同时养殖成本也降低的不少,天邦全熟化料让他更加信任。 3间隔拌服乳酸菌、发酵豆粕和中草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抗生素类产品很多被禁用,但鱼类养殖过程中疾病是不可避免的,做好预防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对鱼病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两个:养殖环境和鱼的体质,网箱养殖不同于池塘养殖,养殖环境很难人为调节,因此如何增强体质成为养殖成功的关键。宋老板养殖过程中坚持使用乳酸菌、发酵豆粕和中草药拌料投喂,具体使用如下:以1个月计,第一周使用乳酸菌;第二周使用大蒜素和保肝护胆类中草药;第三周使用发酵豆粕;第四周使用保肝护胆类中草药,可达到增强体质,调节肠胃的效果。 4重视增氧 由于水库网箱数量逐年增加,宋老板担心溶氧不足,因此网箱增加罗茨风机配置了曝气头,在成鱼养殖阶段喂料后会开启曝气装置1-2小时,溶氧高更利于鱼的消化吸收,鱼的生长速度更快。 网箱添加增氧装置 最后,宋老板总结说:“养鱼就是做好选择,好苗种+好饲料+好养殖模式,平时需要做的就是细致的管理,虽然说养殖管理决定赚钱多还是少,但是好的种、饲料和模式决定能不能赚钱!” 【关键字】:网箱养殖 黄颡鱼 饵料系数 水产养殖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