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报道,“这里的虾中多是用七八两秤,60多头的虾打秤活活生生成了80头的虾,走差十几头。60多头的虾20元/斤,而80头的虾只有16元/斤,走差4元/斤。这已经是当地的普遍的潜规则,我们也无可奈何。”某广西合浦党江陈姓养殖户无奈地反映到。 据了解,不单是党江有这种潜规则,广西的防城港也存在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并且已经存在市场多年。养殖户尽管不是心甘情愿,但是看着价格还可以也就卖了,使得这一风气一直存在着。 抛网打样 市场成了买方市场 按照虾中的说法是,当地虾中给的价格比其它地方高出2元/斤左右,用高价格弥补不足秤的情况,所以说价格体系是相对合理的。 “市场缺虾的时候,遇到有存塘大虾,虾中还要给养殖户定金订虾,这是卖方市场,养殖户说了算。但是现在虾普遍发病,市场又大,一旦遇到天气不好或发病集中上市,你不卖就只能等死,市场趁机压价,受伤的只能是养殖户。”另一养殖户说到,“养殖户没有任何的议价权,只有卖或“等着被卖”的选择,现在连定虾的大小的权利都没有了,这就是游戏规则。” “作为虾贩子,他们通过规格的走差小赚了一笔,如果收购的是冰虾,回去以后再按规格分大小出售,又是赚一笔。”某饲料业务员说到,“所以我们看到有的虾中做了一年就是又买车又买房了。” 曾经有养殖户想到消费者协会举报 据了解,几年前,有浙江籍养殖户由于不满当地虾中的霸王条款,曾经计划集体到消费者协会举报抗议,但是由于虾不好养,养殖心灰意冷,只能无奈接受潜规则,最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据悉,珠三角就没有这潜规则,市场相对透明,起码虾中的秤基本都是准的,而且如果养殖户家里有电子秤,也可以用养殖户的秤来打样,虾中也能接受,最终虾的规格由双方计算决定。 养殖户只想要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养殖户已经很不容易,虾难养,还要面对市场的不公平行为,现在所有的风险都转嫁到养殖户身上,天气风险、病害风险、市场风险等等,养殖户压力非常大。规格相差10头,价格走差就有2-3元/斤,如果有1000斤虾,就不见了小几千块钱,这都是养殖户的血汗钱啊。”该陈姓养殖户说到。 “我们非常认同虾中存在的价值,他们打通了流通的环节,使得养出来的虾可以顺利销售。但是不管价格是高是低,我们只想要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销售环境,秤是准的,抛网取样是准的,或者主管部门给出一把公平秤,让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另一名养殖户最后说到。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