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重大突破!黄鳝人工规模化繁殖成功!成活率95%以上,有望使养殖户摆脱依靠野生亲本的窘 ...

2018-7-3 20:42|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84405|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以广东、上海、江苏等地为主,消费量都近10万吨。2018年6月份,长江水产研究所发布公告:“2018年6月,经过5年努力,中国水产科学 ...
  文/图 水产前沿 吴佳辉整理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以广东、上海、江苏等地为主,消费量都近10万吨

  2018年6月份,长江水产研究所发布公告:“2018年6月,经过5年努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在2省5市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黄鳝规模化人工催产繁殖示范运转。其中黄鳝亲本规模化产卵率达为70%(野生亲本)和95%(家养亲本)以上;受精孵化率为30-95%,平均在40-60%之间。这标志着长江所在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方面取得成功。”

  文中表示,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工作有3方面优点:一是规模化人工产卵极大提高了繁殖效率;二是车间层叠货架式微流水孵化,极大节约了繁殖空间;三是集约化孵化管理,避免了环境变化对卵发育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成活率。在示范过程中,李忠研究员已经注意到了另外2个影响规范化的问题,长江所已开始聚焦研究。一是怀卵亲本的营养需求;二是病害防治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望使养殖户摆脱依靠野生亲本的窘境,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化解卵黄苗集中死亡的难题。截至目前,6家合作社累计出苗超过100万尾,早期孵化苗种已经顺利开口进食,长至6-7厘米,成活率95%以上。

“重大突破!黄鳝人工规模化繁殖成功!成活率95%以上,有望使养殖户摆脱依靠野生亲本的窘境”

  立体式孵化架

  待产亲本

  产卵受精

  受精卵发育至心跳期

  幼苗

  (注:以上种苗孵化图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据统计,2017年中国的黄鳝养殖产量在38.6万吨,产值达到270亿元。又以湖北省的养殖规模最大,接近全国的48%的比例。

  目前,黄鳝养殖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有土的;一种是无土的。无土养殖即网箱养殖,产量较高,一口网箱投放20斤规格为6钱的苗能生产出80斤黄鳝,也是目前的主养模式;有土养殖指的是稻鳝共作,在水稻里面套养鳝鱼,不设置网箱,不投喂饲料,不种植水花生,以仿生态的形式养鱼,售价也较高。投放50斤黄鳝能养出100斤,上海售价在70元/斤以上,效益接近30元/斤。

  养殖黄鳝成鱼的网箱(种植水葫芦)

  虽然黄鳝的养殖产量近40万吨,但消费量尚存较大缺口。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黄鳝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以广东、上海、江苏等地为主,消费量都近10万吨。再加上东南亚市场黄鳝的供应缺口大,黄鳝市场潜力极大。

  黄鳝是湖北省水产的第三个百亿产业,但是苗种繁育技术一直未获得突破和推广,苗种绝大部分来源于野生苗种,波动较大,养殖产量也因此受到限制。湖北省每年外购黄鳝苗种约24亿尾,并呈上升趋势。苗种来源紧缺,加上鲜活运输成本高、死亡率大的原因,一斤苗种(规格6钱左右,1斤30条)30多元,成本较高。

  当然,这几年,也有部分人员在摸索人工繁育技术,偶有孵化出来的,但育成率很低。而此次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工作取得成功,不得不说是一项大突破。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