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豆粕情绪性下跌的持续性存疑

2018-7-20 10:00|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4310| 评论: 0|来自: 百家号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本周美豆依然艰难磨底,在7月6日大阳线之后,又逐渐将反弹吃回。中美贸易战情绪依然笼罩着市场上空,基本面上也缺乏利多因素。针对7月12日晚公布的供需报告及盘面反映——美国农业部预估2018/19年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本周美豆依然艰难磨底,在7月6日大阳线之后,又逐渐将反弹吃回。中美贸易战情绪依然笼罩着市场上空,基本面上也缺乏利多因素。针对7月12日晚公布的供需报告及盘面反映——美国农业部预估2018/19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为5.80亿蒲式耳,高于6月份预测的3.85亿蒲式耳,而这个数字如果最终确认,将会打破2006/07年度的5.74亿蒲式耳最高历史记录。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美国农业部将2018/19年度美豆出口预测下调到20.4亿蒲式耳,这也是历史上第二高点,仅仅低于2012年那场百年一遇的干旱天气产量受损。

  国内市场,则显得混乱一些,这是消息面上充满片面信息与解读的一周。美国参议院通过限制总统征收关税权力的议案、美国商务部解除中兴通讯的禁令、中国商务部声明的疲软示弱、南美和一带一路的进口大豆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低蛋白需求配方……唱空的情绪,也让资金望而却步,导致本周双粕资金流出明显,观望情绪加重。针对这些观点,笔者将在后文逻辑分析中阐述。整体而言,在中国国情考虑之下,需求端的削减力度的确值得商榷,但时间和幅度相对有所限制,笔者暂且维持第三季度报告中提及的中国存在大豆缺口的观点。

  策略上,本周笔者一直建议保守者观望不要轻易入场。给到激进的投资者单边先涨后跌的走势预判或有些亏损,而套利策略:超短线M91正套,在-40——0区间内盈利平仓前提下进行短线M91反套的操作,相信能够有一定的利润。未来短期内,市场依然处于笔者称之为暧昧的区间范围。而中期相对乐观看多,我们并不缺右侧趋势后的上车机会,且保持足够的耐心。

  一、 关键信息跟踪

  1.宏中观/供需

  USDA报告:美新豆播种面积8960万英亩(上月8900,上年9010),单产48.5蒲(上月48.5,上年49.1),产量43.10亿蒲(上月42.80,上年43.92),出口20.40亿蒲(上月22.90,上年20.85),压榨20.45亿蒲(上月20.00,上年20.30),期末5.80亿蒲(预期4.71,上月3.85,上年4.65);巴西产量11950万吨(上月11900、去年11460),阿根廷产量3700(上月3700、去年5500)。美新豆面积产量调高同时出口大幅调低,导致压榨虽说有所调高,新季结转库存还是大幅调升且明显高于此前预期,巴西产量小幅调高50万吨至11950万吨,阿根廷产量维持3700万吨不变,本次报告对大豆市场影响利空。

  油世界在7月初称,2018/19年度全球10种油籽产量预计为5.824亿吨,比最初预期值低200万吨,但依然高出去年2,150万吨。未来一两个月的天气状况将决定北半球油籽产量规模。油世界预计2018/1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增加1,930万吨,达到3.573亿吨,主要由于阿根廷、美国和印度产量的恢复。而其他9种油籽,预计增加220万吨达到2.251亿吨。其中棉籽和花生产量降幅将被葵花籽、油菜籽、棕榈仁、椰粕、亚麻籽和蓖麻籽产量增幅所抵消。

  同时,美国农业部的7月供需平衡表数据,也考虑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底层逻辑基础上,中国第四季度大豆进口成本推高,南美新作增产,而美豆结转库存高位,对于国内1905合约的利空影响或许更大。因为05更多对应的是南美豆。短期而言,遗憾的是市场近期并没有在交易或者说完全认同这个底层逻辑。反而在诸多的唱空消息与现货市场拖累下犹豫不决。

  如果大豆关税持续多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将减产,而南美、中国、欧盟扩大。美国、欧盟和东南亚的大豆压榨能力扩张,南美增长相对有限而中国收缩。此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菜籽产量和出口量将上升。宏观经济方面,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72关口。央行主管媒体称,6月外汇储备止落回升,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更有弹性。所以针对农产品市场,大家在对比历史价格的时候,不要忽视汇率、榨利、基差等的影响。

  2.天气/国外市场

  天气方面,暂时没有值得关注的焦点。美国气象机构周四称,今年北半球秋季期间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概率提高到了65%,2018/19年度冬季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概率为70%。而上个月CPC预测2018/19年度秋季厄尔尼诺天气的概率为50%,冬季概率为65%。而罗马尼亚冬大麦和油菜籽收割工作已经临近尾声,小麦收割仍然在进行当中。玉米作物进入抽丝期,局部地区的玉米作物甚至开始开花。葵花籽作物进入花期。当地本周的降雨量处于平均水平内,全国一米深的土壤墒情理想,几乎所有地区的状况令人满意。

  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称,截止7月5日当周,美国2017/18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15.86万吨,2018/19年度出口净销售27.08万吨。当周美国2017/18年度大豆出口装船73.36万吨。其中,2017/18年度迄今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销售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2.1%,上周减少21.9%。迄今美国已经对我国售出但尚未装船的2017/18年度大豆数量为70.4万吨,去年同期为165.6万吨。

  3.贴水市场

  中国买家转而购买巴西大豆,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报复性关税推低了美豆价格,触发其他国家的低吸买盘。价差促使墨西哥、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纷纷采购美国大豆。CGD报告称,按照加税25%估算,巴西贴水应该比美国高出230——250美分,预示着巴西贴水仍然有上涨的空间。而根据最新出口销售报告,中国目前已采购23船美豆新作,并且未知地订单中可能还有33船到中国,其中美西至少20船。鉴于特朗普加码2000亿美金关税威胁强硬,市场逐渐没有人再预计贸易形势缓解。

  4.物流与船期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月大豆进口量为870万吨,相比5月的968万吨减少10.2%。买家增加对巴西大豆采购,以避免政府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关税后导致成本增加。巴西内陆运输问题依然没有妥善解决。CONAB将巴西陈作大豆产量预估从1.18亿吨上调至1.1888亿吨。关于是否会扩种,目前中西部贸易商称农户并没有表示出意向,因为对于中美贸易战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内陆运费高企,同时化肥成本也在增加(雷亚尔贬值)。由于运费调整涉及多方利益,而巴西大选将在10月举行,因此短期内可能运费问题难以解决。这也意味着巴西农户出货意愿将继续受到抑制。中国近月大豆到港量预估:7月份856.1万吨,8月大豆到港800万吨,9月大豆到港初步预估750万吨。第三季度大豆到港量已经相对平滑。菜籽方面,7月到港量预估为66万吨,8月菜籽到港量为36万吨。整体供应充足。

  5.国内油厂压榨

  由于大豆到港量暂时仍较大,开机率有所下滑,导致大豆库存继续增加。截止7月6日那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总库存量679.4万吨。预计未来短期内大豆库存或仍保持增长趋势。油厂豆粕库存方面,继续增加,截止7月6日当周,国内沿海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为127.21万吨。终端需求恢复缓慢,买家提货意愿不强,山东及江苏部分油厂胀库停机。而上周豆粕远期基差大量成交,也导致本周油厂豆粕未执行合同量大幅增加。菜籽方面,截止7月6日,菜籽油厂开机率继续回落。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增加至62.3万吨,而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粕库存下降至4.2万吨。

  6.饲料养殖需求

  截至7月13日一周,国内生猪价格迅速上涨。规模猪场生猪/出栏体重下滑,适重猪源供给紧俏,多地降雨提升养户对后市的预期,导致压栏惜售现象比较普遍。屠宰企业为保证屠宰需求而调升采购价格,最后猪价迅速走高。终端消费则缺乏实质性利好支撑,高价猪源走货难度加大。而反映在豆粕需求上,现货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近期供应压力大、需求疲软又重新成为主要局面。

  二、逻辑分析

  美贸易战情绪依然笼罩着市场上空,基本面上也缺乏利多因素。针对7月12日晚公布的供需报告及盘面反映——美国农业部预估2018/19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为5.80亿蒲式耳,高于6月份预测的3.85亿蒲式耳,而这个数字如果最终确认,将会打破2006/07年度的5.74亿蒲式耳最高历史记录。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美国农业部将2018/19年度美豆出口预测下调到20.4亿蒲式耳,这也是历史上第二高点,仅仅低于2012年那场百年一遇的干旱天气产量受损。

  对于CBOT美豆期价底部的讨论,市场上主要的观点分为800——850美分/蒲和750——780美分/蒲两派。而笔者则倾向于认为是前者。首先,从近期的情绪和基本面上看,7月供需报告如此利空的背景下,美豆期价也没有大幅度下挫最后能够收回,我们即使考虑库存的转移、滞留,目前的30——50美分足够抵挡这一部分的利空因素。其次,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其成本的支撑效果是更强的。据笔者的估算,按照美国土地自用率为10%估算,假设单产为50,那么美豆的成本应该在890——910美分/蒲之间,考虑了美国保险的收益,以及收割期间期价低点,再减去100美分是相对比较激进的数字,那么美豆的低点就在800美分/蒲这个位置。后期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单产和结转库存的变动趋势。所以综合考虑下来,笔者暂且认为美豆的天气加价值底部在800美分/蒲。

  国内市场,则显得混乱一些,这是消息面上充满片面信息与解读的一周。美国参议院通过限制总统征收关税权力的议案、美国商务部解除中兴通讯的禁令、中国商务部声明的疲软示弱、南美和一带一路的进口大豆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低蛋白需求配方……唱空的情绪,也让资金望而却步,导致本周双粕资金流出明显,观望情绪加重。

  针对这些观点, 参议院限制总统权力议案、商务部不够强硬等片面解读不再赘述。而南美和一带一路弥补大豆需求在短期,即该作物年度是很难实现的,而中长期也需要南美增产物流格局变化来实现;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对于菜粕市场的影响反而更大一些,比如6月底葵花籽加工名单的增加,已经让RM9-1走了一波从70到130的行情,但该项的影响时间与大豆类似。

  本周让笔者比较担心的,是对于需求的唱空,一方面7月的需求恢复情况并不是太好,现货的疲软甚至再度拖累期价,另一方面,也忌惮政治上的压力进而缩减需求——结构性的蛋白需求缩减,减少猪肉消费,增加禽类和牛羊肉消费——这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最后,对于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开始关注的低蛋白配方对于蛋白需求的影响,笔者认为无需担忧:(1)低蛋白配方是存在的,但核心要素是其性价比很低,需要增加氨基酸;(2)商品饲料有生产销售指标的严格要求,限制了低蛋白配方的影响范围。整体而言,在中国国情考虑之下,需求端的削减力度的确值得商榷,但时间和幅度相对有所限制,笔者暂且维持第三季度报告中提及的中国存在大豆缺口的观点。

  对于未来国内双粕的走势。此前笔者的预判是连粕在3000-3200之间震荡等待向上趋势,基本面上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改变。而近期的国内情绪波动的确让交易变得困难。在宏观背景发展趋势不改的前提下,笔者建议保守的投资者继续持币观望,而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开始布局多单,毕竟期价持续下行不能只靠情绪和已经挺过最大利空的疲软需求。

  三、 下周关注

  北半球天气;

  国外贴水市场;

  下游需求及预期。

  来源:百家号

  【关键字】:  豆粕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