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白撞雨遇上养殖4年不清淤,何况是笋壳鱼

2018-7-29 20:52| 发布者: 陈小丹| 查看: 39948|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进入夏季以来,广东的天气开始变得反复无常,而最近的台风天更是让养殖户捏了一把汗。在广东的珠海、东莞、佛山顺德、江门等珠三角地区,特种鱼养殖兴起,而笋壳鱼作为特种鱼中的小众品种,也 ...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进入夏季以来,广东的天气开始变得反复无常,而最近的台风天更是让养殖户捏了一把汗。在广东的珠海、东莞、佛山顺德、江门等珠三角地区,特种鱼养殖兴起,而笋壳鱼作为特种鱼中的小众品种,也带给了部分养殖户较高的盈利水平。最近,白撞雨导致频繁反底,部分养殖年限长又不注重改底的塘口,笋壳鱼病害开始出现。
  
  文/图 水产前沿 吴佳辉
  
  在珠海斗门养殖笋壳鱼的陈老板,最近则遇到了一件烦心事。陈老板养殖笋壳鱼已经有4年的时间,养殖40多亩塘口,每年都能盈利几十万。10天前,塘里的鱼开始出现1-2条死鱼,陈老板也不在意,对于笋壳鱼这个娇贵的品种来说也属于正常现象。然而,这两天,笋壳鱼烂身病却非常明显,一天就有几十条鱼游到水面。

  
  正常的笋壳鱼
  

  笋壳鱼烂身
  
  笋壳鱼为肉食性底层鱼类,当前在珠三角地区还是以投喂冰鲜鱼和活鱼饵料为主。陈老板的塘口则是投喂冰鲜鱼,一天投喂一餐。笋壳鱼养殖户基本不会晒塘,一些养殖年限长的塘口淤泥累积得也比较深。而陈老板发病的塘口是一口8亩鱼塘,已经养殖了4年,放养过塘鱼(在其他塘口养到一定规格,密度大了再分塘),目前大概有15000斤鱼。
  
  业内人士分析,笋壳鱼的皮肤具有呼吸功能,底部环境差,溶解氧不足,笋壳鱼会打开皮肤的呼吸功能,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而最近天气反复无常,陈老板不注意改底,则很容易造成烂身病。不过,烂身病是慢性病,爆发程度不会很严重。接下来的8、9、10月份将是虹彩病毒爆发的高峰期,才是考验养殖户技术的时候。
  
  笋壳鱼养殖门槛高,虽然盈利空间大,但存在较大风险,对养殖技术要求高。肠炎、烂鳃、烂身、寄生虫、病毒性疾病、肝胆综合征等为笋壳鱼养殖的常见疾病,笔者搜索了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站上对鱼类常见疾病描述及处理方法,内容仅供参考!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1、病原
  
  虹彩病毒
  
  2、主要危害对象
  
  河鲈、虹鳟、欧鲇和鮰。
  
  3、主要症状
  
  频死鱼运动失衡、鳃盖张开、头部四周充血,有的病鱼体色发暗,皮肤、鳍条和鳃损伤坏死,解剖后有时可见肝表面有直径1~3mm的小白点。
  
  4、流行情况
  
  一般在水温12~18℃时潜伏期为10~28d,19~21℃为10~11d,天然水体中的河鲈低于12℃时一般不会发病,对虹鳟危害相对较小,自然感染水温为11~20℃时,潜伏期为3~20d。
  
  5、预防措施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
  
  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
  
  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
  
  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并加强饲养管理。
  
  采用PCR技术检测隐性带病毒亲鱼,剔除带毒坏卵雌鱼,切断病毒垂直传播的途径。
  
  6、处理发现疑似患病鱼必须马上隔离,尽快上报,并立即送样品到专门实验室确诊。一旦疫情确认,病鱼或疑似病鱼必须销毁,并对养鱼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7、划区管理根据水域和流域的自然隔离情况划区,实施划区管理。
  
  肠炎病
  
  1、病原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大口鮎、鰻、黄鳝、罗非鱼等。
  
  3、主要症状
  
  肠壁充血发炎,弹性差,有很多淡黄色粘液,肛门红肿。
  
  4、流行情况
  
  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
  
  5、预防措施
  
  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
  
  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投喂新鲜饲料,不喂变质饲料。
  
  选择优良健康鱼种,鱼种放养前用10mg/L浓度的漂白粉浸洗15~30min。
  
  发病季节的外泼消毒:每隔15d,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或用浓度为1mg/L的漂白粉或20~3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池水,可控制此病发生。发病时可用以上任意药物每日泼洒,连用3d。
  
  6、治疗方法
  
  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山青五黄散、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和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
  
  使用酰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每日2~3次、每次拌饵投喂甲砜霉素粉(规格为100g:5g)0.35g,连用3~5d;或其他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如复发磺胺二甲嘧啶粉、复方磺胺甲噁唑粉和恩诺沙星粉等,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打印病
  
  1、病原
  
  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
  
  2、主要危害对象
  
  鲢、鳙、草鱼。
  
  3、主要症状
  
  初期症状是,皮肤及其下层肌肉出现红斑,随之鳞片脱落,肌肉腐烂,形成溃疡,严重时可烂及骨骼、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状似打上了一个红色印记。
  
  4、流行情况
  
  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28~32℃为其流行高峰。
  
  5、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池水洁净,使用含氯石灰、三氯异氰脲酸粉等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水体消毒,用法用量按产品说明书。
  
  避免寄生虫的感染。
  
  谨慎操作,勿使鱼体受伤,均可减少该病发生。
  
  6、治疗方法
  
  使用中草药治疗,每千克体重每日2次、每次拌饵投喂青连白贯散0.4g,连用3~5d。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每kg体重每日拌饵投喂恩诺沙星粉(规格为100克:5克)15~20mg(以恩诺沙星计)/次,连用5~7d;或其他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烂尾病
  
  1、病原
  
  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草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鰻、暗纹东方魨。
  
  3、主要症状
  
  尾鳍、尾柄充血、发炎,严重时尾鳍烂掉,甚至整个尾部烂掉。
  
  4、流行情况
  
  是一种常见病,只要鱼尾部被擦伤,或被寄生虫等损伤后,鱼体抵抗力下降,水质又较污浊,养殖密度高,水中病原菌又较多时,就容易暴发流行。
  
  5、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池水洁净,使用含氯石灰、三氯异氰尿酸粉等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水体消毒剂,用法用量按产品说明书。
  
  避免寄生虫的感染。
  
  谨慎操作,勿使鱼体受伤,均可减少此病发生。
  
  6、治疗方法
  
  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每kg鱼体重每日2次,每次拌饵投喂青鲢、白贯散0.4g,连用3~5d。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每kg体重每日拌饵投喂恩诺沙星粉(规格为100g:5g)10~20mg(以恩诺沙星计)/次,连用3~5d;或其他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