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水产前沿 李钒 工业设计改变水产养殖 Fisher Piscicultura开发的罗非鱼养殖网箱系统 罗非鱼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养殖鱼类之一,通常在方形网箱或池塘中养殖,每天人工投料几次。然而,废除这些因素的巴西新技术据称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和鱼类的死亡率。 该系统由Fisher Piscicultura水产养殖公司开发,由深4.5米,直径12米的金属丝网圆柱体网箱组成,每个圆柱网箱都装在铝框内。这些网箱漂浮在湖泊或河流的水面上,由一圈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浮球浮起。 每个网箱的中心是一个鱼料仓,配有太阳能定时器。该料仓可装1200千克饲料,每天进行48次自动投喂饲料。 网箱上的料仓 根据该系统的设计者的说法,用这种投喂方法能使罗非鱼经常感到饱足,从而使得它们整体吃得比它们每天只喂3-4餐时少。这使得养殖过程中更节省饲料成本,能减少鱼类产生的排泄物,并让它们更好地消化食物。 此外,当一批罗非鱼达到一定的尺寸时,它们通常必须从一个网箱中分出并转移到另一个网箱中养殖,以便为规格较小的鱼生长腾出空间。在分箱的过程中,这将会导致养殖鱼类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出现死鱼。 相比之下,在这个系统中,养殖鱼类可以在网箱之间转移而不会离开水。这是通过将一个漂浮的楔形网状容器插入网箱中,然后使用枢转门将鱼驱入该容器中来实现的。然后它被简单地漂浮到另一个网箱里,同时鱼也被释放到网箱中。这有点难以描述,但可以在文章后面的视频中看到这个系统的使用情况。 “大多数传统养鱼场的罗非鱼死亡率超过20%,”公司合伙人大卫·普利诺说。“我们自己的死亡率目前为8%,但我们的目标是将其降至3%至5%。” 另外一个好处是,当需要从网箱中除去寄生的贝类或脏东西时,空气被泵入到位于网箱底部的鼓中,导致整个网箱从水中上升(见下图)。对于传统的网箱来说,它们通常必须由起重机提升,或者必须派遣水肺潜水员工作。 浮起的网箱 Fisher Piscicultura养殖系统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开发阶段,目前正在巴西água Vermelha水电站大坝后面的水库中进行最终测试。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