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猪链球菌存在于猪的口腔和鼻腔等部位,当人直接接触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处理猪肉时要戴上手套,避免骨头划伤皮肤。医生提醒,一般感染了猪链球菌后4小时至7天内就会发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什么是猪链球菌? 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引起人、猪、牛、马、羊和禽等多种动物感染。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猪的败血性和局灶性淋巴结化脓性病症。 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猪在各种动物中易感性较高。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病猪、I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当健康猪群引入带菌猪后,由于互相接触,病菌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发病较多,多发于养猪密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有皮肤损伤、蹄底磨损、去势、脐带感染等外伤病史的猪易发生该病,潜伏期1——3天或稍长,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中猪次之,大猪较少。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规模化养猪造成严重的损失。 如何预防? 做好消毒、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3%来苏儿液等消毒液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胴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 做好菌苗预防接种,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不同菌苗对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感染无交叉保护力或交叉保护力较小。预防用疫苗最好选择相同血清型菌苗。菌苗最好用弱毒活菌苗,因为细胞免疫在抵抗猪链球菌感染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人员防护猪链球菌病感染人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生猪饲养人员和屠宰加工人员是本病易感人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多注意个人防护,有外伤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病猪,发现病猪要及时通知兽医诊疗。屠宰加工人员在屠宰生猪时,应防止个人受伤。一旦受伤应立即处理伤口,经清洗消毒后,使用抗菌素预防治疗。注意不食用病死猪,购买的猪肉在分割时,应使用生熟分开案板,并充分煮熟后食用。 转载声明 本文由农牧前沿综合整理 文章来源:深圳公共、网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