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首批!中国冻虾市场又多一国家角逐,正关秘鲁白虾已在国内开售

2018-9-13 09:13|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97929| 评论: 0|来自: 海鲜指南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首批正关秘鲁白虾已登陆国内开售,中国冻虾消费市场又多了一个国家参与角逐。近日,一批原产自秘鲁的冷冻南美白对虾运抵天津港,天津海关于8月29日完成检验检疫工作,给予通关放行。据了解,这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首批正关秘鲁白虾已登陆国内开售,中国冻虾消费市场又多了一个国家参与角逐。

  综合/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 张丽丽、植银素

  首批正关秘鲁白虾已登陆国内,中国冻虾消费市场又多一国家角逐

  近日,一批原产自秘鲁的冷冻南美白对虾运抵天津港,天津海关于8月29日完成检验检疫工作,给予通关放行。据了解,这是中国和秘鲁签订输华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检验检疫议定书后,我国首次进口的秘鲁南美白虾。

  图为山东云航水产有限公司进口的正关秘鲁白虾

  此次进口的白虾共17962千克。为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天津海关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规程对此次产品进行查验,并按照中国和秘鲁输华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检验检疫议定书相关条款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指标、食品污染物、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水生动物疫病等27个项目,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据进口企业介绍,此次进口的白对虾将销往京津冀、山东等北方市场。

  海鲜指南从首批正关秘鲁白虾的实际进口商山东云航水产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其进口的正关秘鲁白虾现货已到达济南仓库。该批白虾产自秘鲁北部城市通贝斯(Tumbes),由秘鲁MARINAZUL S.A.公司出口至我国。


  据海鲜指南了解,目前国内进口的秘鲁白虾定价比厄瓜多尔白虾便宜,但从国内冻品白虾市场占有量来看,厄瓜多尔白虾仍占据主导地位,是白虾市场的风向标。此次秘鲁输华南美白对虾的进口,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也有经销商表示,会否选择更加便宜的冻虾,主要还是看量和价格品质。

  秘鲁白虾的正关之路刚刚开启

  据秘鲁官方媒体《经营报》2017年9月26日报道,2017年9月秘鲁与中国签订对虾输华议定书,11月9日就卫生检验检疫展开技术性会谈,预计12月结束,2018年1月第一批秘鲁对虾可发往中国。当时,秘鲁国家渔业健康机构(Sanipes)执行董事埃内斯托-布斯塔曼特称,将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提交一份对虾出口公司名录,共有54家公司。埃内斯托表示,目前秘鲁对虾主要出口到美国,但中国市场对虾价格更高,这是一个重要商机。

  之后,2017年11月,秘鲁出口商及外经贸部部长Eduardo Ferreyros Kuppers与我国签定了秘鲁虾进口协议。随着协议的签订,秘鲁对虾将以冻品方式出口到中国,初步预计到2018年中国对秘鲁虾进口额将达到1.5-2亿美元。当时,有报道曾预测,随着中国水产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协议的逐步推进秘鲁虾对中国出口额可望达到5-8亿美元。但从首批正关虾进口时间来看,比预计推迟了几个月时间,增速或将放缓。

  秘鲁当地最大的白虾出口企业Camposol公司曾在2017年10月接受外媒UCN采访时表示,受益于秘鲁与中国签订的白虾出口协议,该公司已获得向中国销售白虾的许可,白虾销量可能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长。

  海鲜指南也了解到,秘鲁白虾此前一直通过边贸等方式进入国内,但相比其他产区的白盒虾(国内市场对边贸走私虾类的俗称),目前,国内市场上秘鲁白虾的量暂时不大。这或许与秘鲁白虾本身产量就不多有关。

  2017年11月,曾有数据报道,2016年秘鲁虾产量总计约为20000吨。2017年年底或达到约23000-24000吨,同比增长约20%。

  秘鲁官方表示,将加大南美白对虾的对华出口量,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进一步刺激秘鲁国内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