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在由美国挑起的这场中美经贸摩擦中,大豆是最受关注的商品之一。随着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进口关税,美豆出口中国数量明显减少。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认为,美豆的减少将会给今年底至明年初中国豆粕原料供应带来一定影响,豆粕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专家预测,随着明年3月底南美大豆上市,中国豆粕原料将实现充足供给。 来自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向全球出口大豆5391万吨,其中3078万吨出口到中国。然而,这种情况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发生了改变。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国一年进口3000多万吨的美国大豆,今年特别是在美国大豆上市之后,基本上进口就非常少了。1-8月,美国大豆进口中国只有778万吨,同比减少360多万吨,减幅超过30%。”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需求国,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是用于压榨食用油,以及将榨油后得到的副产品——豆粕用作饲料生产。陈刚认为,由于豆油的替代油种较多,因此美豆进口的减少并不会对食用油市场造成影响,也不会导致豆油价格出现异常波动。他认为,主要影响的将会是中国豆粕市场,特别是从今年12月至明年2月,豆粕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大豆加工基本上80%的产品都是豆粕,它受原料的供需波动就大一些。从国内进口大豆的情况看,从三四月份到十一月份,国内大豆原料供应基本是充足的,因为买了很多南美的大豆。12月下旬到明年年初,可以用一部分库存和储备的大豆,加上其他杂粕的补充,国内饲料原料的供应基本上是个紧平衡。到了明年3月份,南美大豆上市之后,市场的供应就恢复了。”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