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数据干货!越南边贸进入中国的虾产品减少,未来虾需求增长还看中国市场

2018-10-5 10:43|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72470| 评论: 0|来自: 海鲜指南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2017年,全球前10大虾产品出口国,排在第一的是印度,越南排在第3位,中国则是第7位。越南虾养殖产业从1997年开始规模化发展,主要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和黑虎虾。近十年来,越南虾的总养殖面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2017年,全球前10大虾产品出口国,排在第一的是印度,越南排在第3位,中国则是第7位。

  文/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 陈磊

  越南虾养殖产业从1997年开始规模化发展,主要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和黑虎虾。近十年来,越南虾的总养殖面积为60-70万公顷左右,越南养殖加工出口的虾产品和经过越南转口贸易的虾产品在世界虾贸易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海鲜指南整理2018年越南VIETFISH会议上嘉宾发言的PPT,向读者展示近年来越南虾产业的发展状况。


  10年以来,越南的黑虎虾养殖面积仅增加了2%,但是越南黑虎虾的总贸易量却增加了21%。这个数据在南美白对虾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从2007年-2017年,越南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仅仅增加了1.285%,但总的产出量却增长了250%。产量的增长得益于对养殖技术和密度的不断高要求。

  从越南流入中国的边贸虾产品减少,越南虾产量激增

  越南虾类养殖总产量(黄线)和出口总量(蓝线)之间的变化图

  从2013年-2016年间,越南的虾出口量远远大于越南本地原料虾产品的总产量,说明有大量的虾产品通过越南进行转口贸易,并最后进入亚洲其他国家销售。

  同时,在2017年,越南本地的虾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从2016年的23万吨,增加至2017年的42.5万吨。

  越南进口虾类数据

  从2012年到2016年,越南进口虾产品数据连年增长,到2017年,出现了小幅下降,但进口量也有27万吨左右。而作为虾产品主要生产国的越南进口的虾也主要是经过“灰色贸易”渠道,转口到其他国家销售,中国就是最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

  2017年底到2018年初,海关加大了对边贸走私水产品的查处力度,预计在2018年,通过越南中转边贸进入中国市场的虾产品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市场正关化和规范化程度快速提升。

  越南虾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

  2017年,全球前10大虾产品出口国,排在第一的是印度,越南排在第3位,中国则是第7位。

  印度虾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美国市场虾产品总需求量和越南对美国市场虾产品出口量


  美国市场对虾产品的总需求量从2015年-2017年间处于平稳阶段,每年需求稳定在60万吨左右。越南对美国虾产品的出口量在2017年出现减少,出口量仅有不到10万吨。

  美国目前也是越南虾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年出口额超过6亿美元,占越南虾出口总值的17%。同时,今年9月份,美国对越南水产品进口的反倾销税税率开始降低,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预计在2019年,越南对美国出口的虾和巴沙鱼产品数量将会增加。

  日本市场虾产品总需求量和越南对日本市场虾产品出口量

  2017年,日本进口虾总额为25亿美元,日本市场一直以来都是越南工厂十分重视的市场之一,无论是越南的虾产品还是巴沙鱼产品,越南工厂愿意投入十足的精力去开拓日本市场。但日本市场仅10年来的表现都很平稳,越南虾产品对日本出口量都稳定的在5000吨/年左右,并没有较大的波动。

  展望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虾类消费第一大市场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是全球虾产品消费的第一大市场,年虾产品消费总量在200万吨左右,北美、日本和欧洲紧随其后面。

  未来中国市场对虾产品的需求也会显著增长,从而拉动全球虾类产量的增加。


  【关键字】:   越南 虾产品 中国市场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