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斗门发生大事件!“白蕉海鲈”这张名片会进一步擦亮

2018-10-26 16:21|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50420|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10月26日,2018年第二届“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今天正式开幕。斗门区委常委、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斗门区农业局局长李炳秋,斗门区旅游局局长甘子宏,斗门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周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10月26日,2018年第二届“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今天正式开幕。斗门区委常委、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斗门区农业局局长李炳秋、斗门区旅游局局长甘子宏、斗门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周孟瑜、斗门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林永雄、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梁空军、斗门区北部生态园农业科技中心主任、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斗门区体育局主任科员黄耀光、斗门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郭炳光、斗门区委农办副主任周雪萍、斗门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周翠兰、斗门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扬帆、白蕉镇委书记刘芝茵、白蕉镇委副书记、镇长林庆生以及白蕉镇领导班子、机关及村居干部,水产养殖、流通、深加工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斗门区委常委、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致辞

  黄进常务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白蕉海鲈”是斗门区一张含金量很高的国家级名片,作为“中国海鲈之乡”我区“白蕉海鲈”的产量占全国的70%,白蕉海鲈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2017年,白蕉镇成功举办第一届“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效促进了“白蕉海鲈”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促进了海鲈养殖产业的产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也促进了产业、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今天,乘港珠澳大桥刚刚正式通车的东风,白蕉镇精心筹备,举办第二届“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并赋予了更丰富的元素,相信一定会带给大家一场更加精彩、更富内涵、更加意义深刻的活动,也一定会进一步擦亮“白蕉海鲈”这张名片。

  黄进常委、刘芝茵书记、林庆生镇长、李炳秋局长、甘子宏局长启动开幕仪式

  白蕉镇委副书记、镇长林庆生介绍白蕉镇乡村振兴成长历程

  2017年,全镇白交海鲈养殖面积2.4万亩,全年总产量9.6万吨,产值达15.74亿元。白蕉镇通过“中国海鲈之乡”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白蕉海鲈荣获“广东省名优特农产品”称号。擦亮“白蕉海鲈”品牌,全镇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以“公司+基地+合作社+金融”的新型农产业化发展模式为引领,助推本地农产品向产业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

  白蕉镇委委员梁剑芬作“白蕉海鲈”手信及文创产品推介

  白蕉海鲈形象

  白蕉镇昭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授牌仪式

  白蕉镇2018年“一家一品”商家代表授牌仪式

  虾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云锋分享“一家一品”的发展概况

  “圆梦乡村”2018斗门旅游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仪式

  【关键字】:  斗门 白蕉海鲈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