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10月26日,2018年第二届“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今天正式开幕。斗门区委常委、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斗门区农业局局长李炳秋,斗门区旅游局局长甘子宏,斗门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周孟瑜,斗门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林永雄,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梁空军,斗门区北部生态园农业科技中心主任、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斗门区体育局主任科员黄耀光,斗门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郭炳光,斗门区委农办副主任周雪萍,斗门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周翠兰,斗门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扬帆,白蕉镇委书记刘芝茵,白蕉镇委副书记、镇长林庆生以及白蕉镇领导班子、机关及村居干部,水产养殖、流通、深加工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水产前沿》杂志总编及创始人熊思 《水产前沿》杂志总编及创始人熊思对比日本河豚和挪威三文鱼,总结了自己的想法。“‘白蕉海鲈’是斗门的名片。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阶段,当然,有人认为是消费降级。但我认为,国外进入中国的海产品越来越多,比如说,挪威的三文鱼、澳洲大龙虾、法国的生蚝等等。而全世界的大型展会有美国波斯顿、中国青岛渔业博览会等等,也就是说,全世界都在中国寻找机会。而我国的水产品虽然养殖产量高,但以常规鱼类为主。据镇长介绍,‘白蕉海鲈’与国内其他海鲈有差异,珠海独特的地理优势,让‘白蕉海鲈’口感更加鲜美,品质更优。也就是说,‘白蕉海鲈’与其他地区的海鲈具有差异。如何更突显差异化,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熊思根据当前的销售发展,进一步总结:“中国是全世界的零售实验基地,只要将新的模式投入中国,很快就能够探索出结果。当前的新零售渠道,切入的就包含了有特色的水产品。我们可以借助新零售的终端,拓宽销售渠道。再加上海鲈是白蕉镇的重要产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也能够借助一些机会,把‘白蕉海鲈’这张名片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