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每周要吃两次鱼!部长、院士齐参与,水产品深加工趋势奔袭而来!

2018-10-31 09:23|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88907| 评论: 0|来自: 海鲜指南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明确表示:支持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推动加工水产品进入家庭,出口水产品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内销市场发展。根据《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水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明确表示:支持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推动加工水产品进入家庭,出口水产品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内销市场发展。

  文/图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陈磊

  根据《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有9674个,水产加工能力2926.23万吨/年,水产加工品总量2196.25万吨/年,同比增长1.4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水产品原料转向丰富的水产食品和食材,由初级加工往深加工方向发展,深加工水产品的口味也随着地区不同而呈现出地缘差异,水产品食材化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中国水产加工大会应运而生。

  2018中国水产加工大会现场

  水产品做精深加工是差异化和品牌化的开端

  10月30日,“创新引领,融合发展”2018中国水产加工大会在大连香洲花园酒店盛大拉开帷幕。同期由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场会也在水产品加工大会隆重召开。本届大会汇聚了国内外水产品加工领域的企业代表、政府协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深加工水产品市场发展趋势。一线专家学者与企业就当下行业问题深入交流对接,共谋深加工水产品行业快速发展。

  重要参会嘉宾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张文、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芮小苗、大连海洋渔业局副巡视员周生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等重要嘉宾出席活动。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 李书民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和国内水产品消费需求的提升。最近三年水产品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贸易顺差有100亿美元。但水产品加工行业仍然面临大而不强、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环保压力增大、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特别是淡水鱼产业,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 崔和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在会议开始前通过一组数据对比,向与会者说明水产加工业的重要性:小龙虾和大闸蟹产业的区别最能体现深加工对水产行业的影响。小龙虾只花了4-5年就做到了每年2000多亿元的产值,而大闸蟹花了20年都没有做到1000个亿产值,中间的区别就是小龙虾可以做深加工产品,而大闸蟹不可以。水产品的深加工可以延长储存时间,解决水产品生产季节性带来的影响。

  会议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长湖、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李来好、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联珠、北海道大学水产科学学院副院长川合祐史等专家学者在当天的会议上做了精彩的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蓓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蓓薇《关于水产食品“卡脖子”技术的一点思考》:在中美贸易战和全球贸易环境剧变的背景下,水产品的贸易受到了影响。我国是水产资源第一大国,水产养殖和渔业为我们提供了15%的动物蛋白。从1990年开始,中国就是全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大国,且持续保持了27年世界第一。黄海、东海和南海有丰富水产资源。水产品加工厂起着拉动和桥梁作用。水产食品对人类健康具有独特优势,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周吃两次鱼。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肥胖和超重人群增多。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没有病就是健康”转变为“多维度的健康观念”。大健康时代是人民永恒的追求,水产品要服务人民的需求。

  香港人均消费水产品40kg,鲜活水产品占90%左右,北方对冻品的需求就会高一些,水产品的保存形式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水产副产物有3000多万吨/年,对副产物的应用可以提成产品附件值,降低环境压力,提升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南极磷虾油富含EPA,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是老年人很好的保健品。藻油中含有DHA,对青少年的智力有保健作用。这一系列海洋生物油脂的合理运用会对我们的生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朱蓓薇院士分析了我国水产加工产业“卡脖子”的问题:

  水产食品自溶机理和控制策略;

  水产食品的保活/保险技术;

  水产品原料品质与风味形成机制;

  水产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与风味变化规律;

  水产食品后性物质的功能和代谢机制对人体健康的关系;

  水产品副产物的研究、水产品安全因子的甄别和控制策略;

  水产食品新原料的发掘和战略水产资源的挖掘(南极磷虾、太平洋鱿鱼、金枪鱼);

  水产品加工装备提升。

  未来,我们需要在传统水产食品产业创新,往标准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蓝色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的有力引擎。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薛长湖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薛长湖 《海洋水产品加工发展趋势和展望》:海洋渔业的发展水平是由加工水平来决定的,海洋食品是所有食品中的战斗机,优质的水产蛋白,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水产品为全球人类提供17%的动物蛋白,我国18-59岁的成年居民每天水产品的摄入量是28克。水产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占动物蛋白的25.8%,未来水产品在动物蛋白中的发展还有更大的空间。

  养殖捕捞、水产品、加工、流通、消费,水产品只有被消费者接受之后可以产生效益,而不是被加工出来就有价值。加工处于水产品产业链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冷链物流对水产品的品质保存有很大的影响,水产品在上岸和消费之间的损耗率达到27%,而由品质降低带来的损失达到70%。重金属是对水产品危害最为严重的因素,建议只有在10月底到来年的3月初才可以吃生蚝。同时,实验室中的加工方法和工业化的加工方法之间有重大差距,学者和企业之间的配合显得格外重要。

  水产品加工无论怎么做,都是要围绕着营养来做。例如:海参是很好的产品,但是我们很少拿到海参临床应用的数据。未来我们需要做产业绿色发展,围绕“健康、绿色、循环、低耗”。

  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李来好

  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李来好《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与一、二、三产业融合》:2012-2017年,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承担了1959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12.17亿元,成果转化达到100项。近两年,各地企业投入到水产品研发当中的经费多大7亿多元。水产品加工对原料规格、品质和质量安全要求较高,可倒逼养殖和捕捞业健康发展。水产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合作,推进优质水产品的深加工。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联珠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王联珠 《标准对我们水产品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标准化对水产品加工和贸易做出了明确的衡量指标。水产品加工标准起步较早,无论是家庭的加工还是工厂化的加工,都是对渔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1980年,我国成立了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水产品总产量就位居世界首位,加工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2010年-2018年,我国发布了78项水产品加工标准。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很欢迎企业参与到其中,每5年行业标准就会更新,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来做调整。

  北海道大学水产科学学院副院长川合祐史

  北海道大学水产科学学院副院长 川合祐史 《日本水产品加工业进展》:2017年日本鱼糜制品占食用水产品的32.2%,北海道渔获量占日本总的渔获量的20%。扇贝在日本的捕捞量一直占有优势,但近几年来产量也在降低,鲑鱼、枪乌贼、鲭鱼的捕捞量也在降低。因为日本鱿鱼产量降低,日本的鱿鱼加工厂采取了减产的措施来应对。北海道水产品的产量和交易额也收到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日本消费者对深加工水产有很大的需求,居民喜欢吃冰鲜刺身,对水产品本身的鲜度要求高。同时随着日本冷链物流水平的发展,消费者可以很便捷的买到水产品食材。同时,借助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日本开发了很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渔业产业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内销市场是水产加工品重点发展方向

  10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场会在辽宁大连隆重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辽宁省副省长郝春荣、大连市副市长郝明等领导出席,会议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主持,参会人员听取各省市地区渔业负责人工作报告,辽宁省、山东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北省、江西省等地渔业部门负责人分别作当地渔业情况报告,各兄弟省市单位分别介绍本地区渔业发展的经验和成效。华中农业大学熊善柏教授做经验分享发言。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

  辽宁省副省长郝春荣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

  各省渔业代表做一二三产业融合报告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讲话中表示:推动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持渔民就业创业。积极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分享各地渔业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充分认识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意义,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要素、制度和技术创新,前后衍生,左右拓展,与当代社会流行的要素协同发展。各地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2017年,渔业生产总值中渔业一二三产业的比值是:50:23:27。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在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不足,有更大的发展潜力需要进一步的挖掘。

  会议现场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国有渔业从业人员2000万人,渔业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其独特的优势。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们水产品产业取得了重要成就。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全面提高渔业实力。把绿水青山兑现成金山银山。发展好维护好渔民利益,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前,我国还是简单依靠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去竞争,中美贸易摩擦就说明了这一点。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市场的拉动有关键作用。做好市场培育和引导消费者。大力促进水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就意味着效益和竞争力。

  全国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场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共同观摩了大连棒槌岛和大连天正集团在渔业一二三产业的情况。

  8月31日,中国水产品加工大会分论坛将继续在大连香洲花园酒店举行,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为当下水产品加工产业建言献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参观学习。

  【关键字】:  院士 水产品 深加工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