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对美国依赖减少,日本为中国水产品第一进口国,全球水产业分工格局恐生变?

2018-11-1 09:53|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64826| 评论: 0|来自: 海鲜指南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2017年,中国对美国水产品出口额为32.2亿美元。今年1-8月份,中国对美水产品出口额为21.6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75%。但贸易战是9月份开始的,这个数据是贸易战还没有影响的数据。中美贸易战对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2017年,中国对美国水产品出口额为32.2亿美元。今年1-8月份,中国对美水产品出口额为21.6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75%。但贸易战是9月份开始的,这个数据是贸易战还没有影响的数据。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罗非鱼影响较大,美国是中国罗非鱼最大的市场,但是没有了中国罗非鱼之后,谁可以替代中国?没有了罗非鱼后,什么鱼将会替代罗非鱼?

  文/图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陈磊

  10月31日, 2018中国水产品加工大会第二天分论坛会议在大连香洲花园酒店持续召开。大会主办方通过6个分论坛的形式,分别将相同主题、相同领域的行业内容衔接在一起。政府协会代表、专家学者和水产加工领域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就当前行业的痛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以国际贸易、消费趋势、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向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升级建言献策。

  中美贸易战影响减少,日本是中国水产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

  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水产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给我国水产加工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但伴随着近年来国外市场衰退,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消费市场崛起,水产品内销市场成为重要开拓方向。国际贸易和内销市场成为水产品发展的两大主要市场。此次大会特设《水产品国际贸易与消费趋势》论坛,与会代表共同讨论我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和内销市场中的机遇和挑战。

  会议嘉宾

  会议现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 崔和《中美水产品贸易走势分析》:1981-2005是水产品出口依赖阶段,2005-2013年出口市场迅速增长,2013-2017年是进口优势期间。2017年中国水产品贸易量(进口+出口)突破1000万吨,全球其他市场无法与中国比较。但最近几年,出口基本平稳,进口快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具潜力的水产品消费市场。现在,所有的渔业大国,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把未来的水产品推广的重点放在了中国。可见中国市场在全球水产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 崔和

  出口:日本、美国、欧洲是中国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其次就是韩国、东盟和港澳市场,其余就是新兴市场。日本市场已经和中国形成了良性互补,两国距离也很近,日本的进口量也最大,所以日本是第一重要市场。同时美国市场消费的对虾和罗非鱼多,美国人吃养殖的水产品,但是欧洲市场排名前十的水产品中没有养殖水产品的,所以美国市场比欧洲市场重要。所以,对中国水产品而言,国际市场的重要程度是日本、美国、欧洲。

  进口:进口原料+内地消费,目前,全球水产品国际分工的格局还无法改变,中国在全球水产品加工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贸易战后,有部分在青岛和大连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也会推动部分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国际贸易带动了中国的水产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也让中国取得了国际优势地位。

  中美贸易战发生在2018年,但是从2014年之后,中国水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减少,虽然有依赖,但是重要程度没有那么大了。2005年的时候,美国反倾销税对中国加工企业的影响就很大。2014年后,中美在国际市场的采购成为了竞争对手,比如厄瓜多尔白虾。虽然厄瓜多尔距离美国更近,但是近年来厄瓜多尔白虾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却更大。越南的巴沙鱼也是这样,现在中国市场巴沙鱼进口量已经大幅超过美国的进口量。所以,从2014年之后,中国市场的支撑能力远远超过了美国。


  中美贸易战,美国将鳕鱼和三文鱼从加税的名单剔除。来自美国的鳕鱼,到中国市场加工,然后销售到欧洲市场,加税之后,对美国鳕鱼出口市场造成影响,美国买单。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水产品的影响是比较少的。位于在北太平洋的重要海产资源最终应该都不会在中美贸易战的名单中。


  中美贸易战对罗非鱼伤害很大,美国是中国罗非鱼最大的市场。但是没有了罗非鱼之后,谁可以替代中国?但最终还是要看美国市场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但对于对虾行业的影响很小,因为现在国内对虾消费都已经满足不了,还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中美贸易战后,国际水产品分工格局恐再生变,中国还能否保持全球水产品加工中心的格局,我们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但贸易战促使了更多的中国水产加工企业开始往周边转移,甚至还有的企业已经转移到了非洲。贸易战促使中国水产企业沿着“一带一路”市场往外走。加之政府“减量增收、提质增效”的政策背景下,贸易战加速优化和调整中国渔业产业结构。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世贸处处长 王占禄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世贸处处长 王占禄《农产品贸易政策与新兴市场开拓》 :农业关税是高于工业关税的,各国在农产品关税的时候是把关比较紧的。中国对农产品的关税较低,对一些国家的农产品持有开放态度。我国农产品进口额位居世界第二,美国进口量世界第一。过去出口是为了创汇,而现在是为了弥补国内市场缺口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01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水产品还是占比第一,占27%。进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占比17%左右,贸易额是顺差的。

  农业农村部门渔业渔政管理局国际贸易跟踪研究专家组专家  冷传慧

  农业农村部门渔业渔政管理局国际贸易跟踪研究专家组专家 冷传慧 《中日水产品贸易走势分析》 :日本水产品每年消费840万吨左右,自产占470万吨左右,进口量在370万吨左右。日本自产的水产中主要是海洋捕捞,其次是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进出口关系大概是进口10个出口1个,比例是85:15的结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等地。日本市场进口的水产中,中国市场占14.2%,主要是鳗鱼、河豚、毛蟹、文蛤、扇贝、贝柱等产品。

  日本的黄鳍金枪鱼出口泰国的数量很大,主要是去做一些罐头产品。日本自身还会进口一些高端的金枪鱼来满足国内消费市场。现在日本养殖的蓝鳍金枪鱼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也在增加。日本出台了《日本水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旨在大力推进日本养殖和捕捞的水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日欧经济伙伴协定后,欧洲对日本水产品市场冲击不大。2018年1-8月份,日本水产品出口额增加了16.1%,进口量仅增加了0.4%。日本政府近年来也大力推进水产品出口。目前,每年我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量在50万吨左右,出口量逐年降低,但是出口额逐年增加,相对维持稳定。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 秦小明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 秦小明 《中国牡蛎消费的主要形式和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全国牡蛎产量在487万吨,同比增长4.7%,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和山东,沿海地区都适合牡蛎生产。2017年世界牡蛎产量是532万吨,预计在2018年中国牡蛎的产量将会稳步增加。国际贸易量在7万吨左右,进出口贸易额6.8亿美元。2017年中国牡蛎市场达到254亿元,同比增长25%。销售均价上涨,带壳的价格上涨20-30%,牡蛎净肉价格上涨30-40%。

  2017年中国牡蛎总的进出口是1.8万吨,其中进口量1万吨,出口量0.8万吨。南方地区60-70%都用于烧烤,用量在310万吨/年左右,是生蚝的最大宗的消费渠道。山东和辽宁的牡蛎都是进入工厂加工后销售的。加工品主要是蚝油、蚝干和罐头等。

  未来,牡蛎的消费形式会往深加工产品方向去发展,树立国内的牡蛎品牌。同时随着国内海洋环境的变化,确保牡蛎食品安全和净化是未来的一个挑战。生食牡蛎等高端产品的发展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部分地区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在尝试。

  加工标准定规范,品牌建设显特长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目前水产品种类形式繁多、贸易流通环境复杂。想要建设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水产品就需要在加工标准和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水产品品牌和标准化建设一直以来也都是水产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10月31日上午的分论坛就以《水产品加工标准与品牌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会议全程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联珠主持。

  会议嘉宾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标准处处长 朱彧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标准处处长 朱彧《农产品标准新要求》: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原料。《标准化法》新规定,对标准的范围、统一管理和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强制性标准全部由国家来制定。但是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现实规定及其检验方法是例外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覆盖范围不同。农业团体标准有471项,其中渔业标准占5%,有24项。

  在未来,团体标准会有爆炸性的增长,主要是团体标准有很多便利之处,针对性很强,可以很好的服务市场。在国家的制度中,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都是具有合法的法律地位的。但是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不应该和国家强制标准冲突。2018年,渔业标准通过立项的有68项,申报的数量是89项,标准从“抓底线”变化转变为“抓质量”。

  生态环境部标准所副所长 王海燕

  生态环境部标准所副所长 王海燕 《当前环保标准对水产品加工业的要求》:环保问题是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底线,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9892家水产品加工企业,80%的水产品加工厂集中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山东是水产加工企业集中的地区。水产加工企业废水排放量为0.94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的比例为0.47%。主要来源于加工废水和设备冲洗废水。水产品加工企业排放废气量较少,对环境影响小。

  但目前水产加工企业在环保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直排海问题:舟山市35%的水产加工企业的废水直接排向海洋;2、废水总磷含量超标问题:来源于水产品保鲜剂和水产品本身自带的磷含量较高;3、恶臭气体超标:主要来源于鱼粉加工企业的废气排放。

  环保部门规定在2020年核发完排污许可证,但如果是在2020年之后水产加工企业还没有排污许可证,没有达到要求的就会按照法律处理。竣工验收的时间也会对排污许可证的执行时间起到影响,各地加工企业应多关注通知。排污单位自行检测技术指南已经得到相关部门批报,正在逐渐实施过程中。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产业处处长研究员 赵文武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产业处处长研究员 赵文武 《水产品加工企业景气调查方案》:简单回顾我国的水产加工业的基本情况,2017年我国水产品总产品是6445.33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123.59万吨。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是2680万吨,主要是海水产品。水产加工品的产值是4305亿,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17.39%。渔业的产值是7400亿元,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比为1%。2018年,国内水产加工企业一共有9674家,规模化以上(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水产加工企业有2636家水产加工企业。

  水产品加工企业景气调查可以反映国内水产加工行业的经营状况,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全国范围内水产加工企业的董事长、厂长和总经理,通过工厂负责人对水产加工行业的描述,来确立企业景气调查报告。涉及多个考核指标,企业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准确描述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陈潇、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刘明和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余良也在分论坛现在做了交流报告。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