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面对价格下滑,季节寒冬以及接下来的发病风险,广大养户需要高度重视生鱼的水霉、红点、烂身病的提早预防治疗 文/图 珠海海龙 生鱼项目组 一、行情背景 2017年对于生鱼养殖户来说,是利好的一年。从当年5月份开始,随着3年存塘老鱼逐渐售罄,生鱼价格开始回升,并一路稳步上涨,也曾打破2012年生鱼价格历史最高位(老鱼2斤上价格突破14块),改观了2014-2016年持续低迷的三年行情,带给许多生鱼养殖户继续坚持的希望。 看好生鱼养殖带来的高利润及2018年头批新鱼行情走势。养殖户加大头批养殖塘口、其它品种转养生鱼以及外来资金注入等种种因素,2018年头批新苗放苗数量远远超出预期(媒体早期报道,放苗量或超出去年同期2倍)。目前正是2018年头批新苗陆陆续续出鱼时间,10月初开塘价还有零星个别塘口可以开到7.3-7.5元/斤,之后价格一路急剧下跌,目前大鱼比例4.5-5成的新鱼塘口才6.1-6.3元/斤,甚至出现大鱼比例过低,鱼中都不考虑看鱼的现象,使许多养殖户有点措手不及。 二、后市预测 目前,生鱼旧鱼2斤上8.4-8.6元/斤,2斤下5.4-5.6元/斤,新鱼1斤上5.8-6元元/斤,1斤下3.5元元/斤。无论新鱼旧鱼基本都接近成本线,如果新鱼是买高价朝苗入塘,以目前价格是肯定要亏本的。面对现在的价格走势,部分养殖户会持观望态度,推迟头批鱼上市时间,在春节期间看价格是否卖鱼;部分养殖户会选择搭冬棚继续养殖,拉大平均规格和大鱼比例,看好大鱼后市价格。 10月份已过,2018年入冬较去年提早一个月,广东也进入冷冬时节。面对价格下滑,季节寒冬以及接下来的发病风险,广大养户需要高度重视生鱼的水霉、红点、烂身病的提早预防治疗,一旦大面积发病,将面对的往往是:低价出售甚至整塘全军覆没,导致损失惨重! 三、外塘生鱼该如何安全越冬 1、越冬打窝,鱼身沾泥 为应对寒冷冬季,生鱼有在塘底打窝的习性,同时也为来年繁殖做好准备。所以,冬季生鱼塘底由于搅动容易黄浊,出现鱼身沾泥现象;建议近期可通过净水改底消毒等方式,降低底泥中污物及病原菌,防止鱼拖地、腹部发红症状,给鱼群一个干净健康的塘底环境越冬。 2、净水、杀虫、培水 鱼体寄生虫感染在2个时间段容易出现:1)开春3-5月升温期;2)10-12月降温期;这两个时间段,上下水层由于出现温差或天气因素(例如,梅雨季及冷降雨、冷空气南下导致风向转变等),都易导致池塘出现泛底,塘底中寄生虫虫卵易返到养殖水体中,加上温度的变异等因素,易促进虫卵萌发,寄生鱼体;建议入冬前,杀虫1-2次(针对锚头蚤、原虫类寄生虫),杀虫前可通过净水等方式,增强杀虫效果;杀虫后,进行补肥(磷肥)、补菌等方式将水调好安全越冬; 3、寒潮(冷降雨、冷空气) 入冬后,冷降雨或强冷空气南下,都易导致池塘水温出现大幅度下降,易导致生鱼出现水霉病,继而诱发烂身等病害。 水霉病防治思路:寒潮来袭前,改底消毒增氧,降低塘底溶氧消耗,增加塘底溶氧,让鱼群不因缺氧上浮,减少冻伤概率;同时降低病原菌数量,回暖时不易爆发感染;寒潮过后回暖时,及时消毒控制病原菌及发病,建议使用聚维酮碘或戊二醛连续消毒1-2次;治疗使用水杨酸或硫醚沙星+聚维酮碘消毒,同时结合内服抗菌药物治疗(水霉病是真菌感染,在寒潮低温时滋生,回暖时爆发生长)。 4、越冬期定期投喂,内服强体质 越冬期间,建议1-3天定期投喂一餐(视具体情况),保持鱼群摄食聚群习性,观察鱼体表红点或其他病症;由于冬季投喂量少,可内服促消化或多维、中草药等免疫增强剂药物,保持鱼体肠道消化能力、防止鱼肠道绒毛膜萎缩,增强鱼体抵抗力等;为来年开春开口摄食加料做好准备; 5、提前分塘或开春分塘防操作损伤 搭冬棚挑鱼入塘养殖或尾批鱼分塘等操作,建议入冬前或开春后进行,防止拉网机械操作导致鱼体出现伤口,继而细菌感染易诱发水霉及烂身等病害,加上水温低、闭口等增加医治难度。 四、冬棚塘口管理策略 对于冬棚养殖,养殖前期由于新水、新塘、新鱼及适宜的水温(25-27℃),生鱼摄食较好,养殖较为顺利,养殖至中后期,随着投喂量的不断累积增加,封闭的棚内环境,氨氮不易溢出,易导致水质出现高氨氮、高亚盐、水黄浊等现象,制约后期投喂和生长。应对办法如下: 1、前期控制日投喂量,不能因为鱼肯吃,就大量投喂,易导致大量有机粪便及残饵等产生,超出水体的日净化能力,反过来制约后期投喂,缩短有效养殖周期。 2、前期即可定期底改、补菌等,及时氧化分解掉塘底有机物,降低有机物累积量,延长有效养殖周期。 3、定期净水、补菌:可定期使用浊水清净水后及时补菌,保持水体通透性,增加水体有益菌数量,对于保持稳定摄食、降低烂身病发病几率有很好效果。 4、冬棚养殖投喂量大及天气/水质等不稳定因素,投喂不稳定易出现诺卡氏及肠胃等病症,特别冬棚封闭环境,鱼身红点发病几率高,易诱发生鱼烂身;可定期内服促消化和多维、中草药等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消化和抵抗力。 五、生鱼烂身病发病诱因及特点总结 1、生鱼烂身病常见诱因 1)机械损伤,有伤口;2)寄生虫寄生,有伤口;3)水霉病易诱发烂身;4、生鱼红点病需谨慎。 2、生鱼烂身病发病特点 1)天气变化大,时暖时冷,易发病;2)水质浑浊,杀虫措施不到位,易发病;3)外塘较冬棚塘口易发病,且治疗难度大;4)11-3月低温期间发病,医治难度大;4-6月升温期,治愈率高。 附表1,海生圆2017-2018年冬棚出鱼效果 备注:折算料比按海生圆与普通料表价折算计。 1、具有快大(月增长4.5-5两); 2、大鱼比例高(8-9成大鱼); 3、在料比方面,具有与普通料成本相当或更好的成本优势 附表2,2018年头批新鱼海龙干塘效果 【关键字】:生鱼养殖 心血总结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