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2019年,全国打击非法水产养殖力度将更严厉!

2018-11-4 19:08|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93097|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综合整理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综合整理报道,非法养殖将承受巨大的法律风险。 法律法规不是儿戏,养殖户要未雨绸缪,尽快考虑在合法区域获得合法的养殖许可证才是正道。2019年,打击非法养殖的力度会更大!
  中国水产频道综合整理报道,

  非法养殖将承受巨大的法律风险。 法律法规不是儿戏,养殖户要未雨绸缪,尽快考虑在合法区域获得合法的养殖许可证才是正道。2019年,打击非法养殖的力度会更大!

  文 /中国水产频道 张红整理

  昨天,本平台一篇推文《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海水养殖被“盯”上了,对虾、石斑鱼、金鲳鱼、大黄鱼、大蚝等或面临全线禁限养清理》,引起了广大业内人士尤其是养殖户朋友的高度关注,各种不解、疑问、担忧甚至愤懑的留言可见。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曾经的水产养殖撑起中国的半边天!现在怎么就成整治对象呢?这是不是说明政府之前的不作为!水产渔业局是不是更显得无作为呢?既然要禁养那么早些年他们都在干什么?

  还是苦了养殖户

  以后不用进口大豆了!

  这也要让别人养好后再拆除啊,

  涨价还会远吗?

  按现有改革模式,海域使用归海洋局,环境保护归环保局,渔业归农业局。怕是以后违规占用海域的养殖要被清理了。

  以前的政策是大力支持养殖!现在来了一场绝杀……让那些刚入行的养殖户何去何从!

  拆了好容易、建起来好难。有得吃好惬意、没得吃好彷徨。现在蠔肉是六十多一斤了以后可能会翻几翻的价吧!以后水产品及海鲜类的产品会减少好多喽。

  未雨绸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才是唯一出路。

  人家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靠在海边的,鱼不能养,难道叫我拿碗去混生活吗?

  然而,情绪归情绪,现实终归还是现实。目前全国各地各省市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已编制完毕、审核通过并陆续出台,预计不久,一场全面禁限养的整治行动就要席卷全国,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内。

  中国水产频道网友“少数派”也留言表示:随着国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年至2030年)出台,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划分,全国的每个地区都面临这个迫切的问题:非法养殖承受巨大的法律风险。 法律法规不是儿戏,我们的养殖户要未雨绸缪,尽快考虑在合法区域获得合法的养殖许可证,这样才是正道。2019年,打击非法养殖的力度会更大!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如何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

  (全文)

  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规范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域、滩涂,是指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规划或者以其他形式确定可以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水域、滩涂。

  本办法所称水域滩涂养殖权,是指依法取得的使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的权利。

  第三条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确认水域滩涂养殖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具体工作,并建立登记簿,记载养殖证载明的事项。

  第四条水域滩涂养殖权人可以凭养殖证享受国家水产养殖扶持政策。

  第二章 国家所有水域滩涂的发证登记

  第五条使用国家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养殖证申请表;

  (二)公民个人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三)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和实地核查。符合规定的,应当将申请在水域、滩涂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日;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七条公示期满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并将养殖证载明事项载入登记簿:

  (一)水域、滩涂依法可以用于养殖生产;

  (二)证明材料合法有效;

  (三)无权属争议。

  登记簿应当准确记载养殖证载明的全部事项。

  第八条国家所有的水域、滩涂,应当优先用于下列当地渔业生产者从事养殖生产:

  (一)以水域、滩涂养殖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二)因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由捕捞业转产从事养殖业的;

  (三)因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调整,需要另行安排养殖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

  第九条依法转让国家所有水域、滩涂的养殖权的,应当持原养殖证,依照本章规定重新办理发证登记。

  第三章 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

  水域滩涂的发证登记

  第十条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以家庭承包方式用于养殖生产的,依照下列程序办理发证登记:

  (一)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将水域、滩涂承包方案、承包方及承包水域、滩涂的详细情况、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等材料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发包方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并将养殖证载明事项载入登记簿;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用于养殖生产,承包方申请取得养殖证的,依照下列程序办理发证登记:

  (一)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生效后,承包方填写养殖证申请表,并将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等材料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承包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并将养殖证载明事项载入登记簿;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登记簿上准确记载养殖证载明的全部事项。

  第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以家庭承包方式用于养殖生产,在承包期内采取转包、出租、入股方式流转水域滩涂养殖权的,不需要重新办理发证登记。

  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水域滩涂养殖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重新办理发证登记。申请重新办理发证登记的,应当提交原养殖证和水域滩涂养殖权流转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因转让、互换以外的其他方式导致水域滩涂养殖权分立、合并的,应当持原养殖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向原发证登记机关重新办理发证登记。

  第四章 变更、收回、注销和延展

  第十四条水域滩涂养殖权人、利害关系人有权查阅、复制登记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供,不得限制和拒绝。

  水域滩涂养殖权人、利害关系人认为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更正。

  第十五条养殖权人姓名或名称、住所等事项发生变化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养殖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向原发证登记机关申请变更。

  第十六条因被依法收回、征收等原因造成水域滩涂养殖权灭失的,应当由发证机关依法收回、注销养殖证。

  实行家庭承包的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在承包期内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的水域、滩涂的,应当由发证机关收回、注销养殖证:

  (一)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

  (二)承包方提出书面申请,自愿放弃全部承包水域、滩涂的;

  (三)其他依法应当收回养殖证的情形。

  第十七条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水域滩涂养殖权人拒绝交回养殖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后,报请发证机关依法注销养殖证,并予以公告。

  第十八条水域滩涂养殖权期限届满,水域滩涂养殖权人依法继续使用国家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在期限届满60日前,持养殖证向原发证登记机关办理延展手续,并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提交相关材料。

  因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调整不得从事养殖的,期限届满后不再办理延展手续。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养殖证由农业部监制,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印制。

  第二十条颁发养殖证,除依法收取工本费外,不得向水域、滩涂使用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施行前养殖水域、滩涂已核发养殖证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登记办法》已有更新,请大家到相关部门了解更详尽事宜)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