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巅峰盛会!专家带你从苗种、饲料、技术、品牌、营销全面解读产业发展

2018-11-15 21:07| 发布者: P晓君| 查看: 36320|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11月15日,由上海海洋大学、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金坛区农林局、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洋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国家虾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第三届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8“长荡湖杯”海峡两岸河蟹大赛在金坛举办
  
  文/图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沈君

  
  11月15日,由上海海洋大学、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金坛区农林局、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洋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品牌联盟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8“长荡湖杯”海峡两岸河蟹大赛在常州金坛隆重举办。
  

  与会嘉宾合影
  
  一、开幕式
  
  金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霞女士致欢迎词,她首先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讲到,金坛素有“江东福地、鱼米之乡”之美誉,2015年撤市设区,是一座崇文重教、精致宜居江南小城。河蟹养殖一直是金坛的传统优势产业,如今,河蟹产业已成为金坛农业的第一支柱,养殖面积超过14万亩,年产值突破15亿元,长荡湖大闸蟹正成为品质与品牌兼具的优质河蟹产品之一,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她表示,真诚欢迎莅临的专家、学者以及海内外朋友常到金坛来走一走、看一看,认识金坛、了解金坛,共同谋求合作领域,取得合作成效。
  

  会议现场
  
  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家乐先生、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会长李晓东先生,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执行会长、大闸蟹营销品牌联盟理事长葛锦海先生,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潘建林先生分别为大会致辞。常州市金坛区农林局局长邓九胜主持开幕式。
  

  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河蟹养殖模式研发基地揭牌
  
  随后,举行了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河蟹养殖模式研发基地揭牌,长荡湖河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长荡湖河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二、高峰论坛
  
  报告嘉宾: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何建国教授
  报告内容:虾蟹养殖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虾蟹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种类,2017年养殖产值超过2000亿元,消费市场价值超过6000亿元。目前,虾蟹养殖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养死效应”,市场供应时间短,缺乏标准化、制度化。对策建议:1、强化病防体系建设,严格推行SPF种苗生产制度,建立一支具有传染性疾病检测能力的病防队伍,专门从事苗种检测工作,争取公益性的经费,做到种、苗全覆盖检测,建立苗种生产准入制度和淘汰制度,建立SPF种苗生产流程和监测规程。2、建立养殖制度绿色可持续养殖模式,建立养殖准入制,制定科学的养殖規程。3、加强养殖环境容量研究和评估,开发不同区域环境养殖模式,从源头上防控连养障碍发生。4、提高种苗大规模繁育技术、控温生态化集约化养殖技术,培育耐低温、高温品种,耐密度胁迫品种等。5、推动水产养殖进入标准化时代。
  
  报告嘉宾:台湾苗栗县政府首席参议,许满显先生
  报告内容:苗栗河蟹产业现状与休闲蟹业

  
  苗栗县位于台湾中北部,农业人口21万人,占总人口的37%。2011年10月,与上海海洋大学签订中华绒螯蟹养殖科技合作计划。2012年元月,首批蟹苗引进台湾,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成永旭教授、王春教授作为专业教授团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快速提升苗栗县大闸蟹养殖技术,同时,苗栗县成立大闸蟹养殖辅导小组,定期举办理论培训,为两岸农业交流建立典范。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主任
  报告内容:中华绒螯蟹“863”生态养殖及质量控制技术

  
  近30年来,我国河蟹养殖规模迅速扩张,未来,高质量规模养殖将成为主流,养殖模式将不断优化。中华绒螯蟹“863”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其特征为:亩放养中华绒鳌蟹800只扣蟹,收获600只大规格成蟹(“雌150g,200g河蟹占比达75%),按阳澄湖大闭蟹批发价150元斤,折算成每只50元,总产出3万元左右。其中,扣除成本(塘租,问料,人工,渔药水电等)计1万元左右,每亩纯利润2万元左右。河蟹“863”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有:1、蟹池护坡建造及防逃设施;2、蟹池增氧设施;3、蟹池水草种植;4、蟹池水草管理。河蟹亲本选择公蟹应大于300克,雌蟹应大于200克,目前河蟹亲本选择仍存在误区,认为亲本越大越好,正确的选择标准应为:1、种质“青背、白肚、金爪、黄毛”;2、步足长,齿明显,额齿间缺刻较深,呈“U”字型;3、性腺发育良好,体重规格达标。
  
  报告嘉宾: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教授
  报告内容:基于品质调控与遗传育种的河蟹产业提升

  
  传统养殖投喂冰鲜鱼、原粮存在水质容易恶化,营养不平衡,食品安全隐患,影响河蟹品质等弊端。饲料的关键性体现在育苗亲本质量、蟹种质量及水瘪子病、性早熟等问题,饲料优质化和标准化是解决河蟹产业质量下降的突破口。5个字可概括正宗高品质河蟹评价:肥,大,香,鲜,甜,具体指标有:1、体重标准;2、感官标准;3、可食率;4、常规营养成分;5、有毒和有害限量。二龄早熟品系可以提早成熟15天左右上市,雌体平均体重2.6两,雄体平均体重3.8两;二龄晚熟品系可以推迟成熟10天左右上市,雌体平均体重2.9两,雄体平均体重4.1两,亩产80公斤;选育的二龄早熟、晚熟品种可全程饲料投喂、提高抗病力。
  
  报告嘉宾: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周刚研究员
  报告内容:河蟹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品牌与营销

  
  我国河蟹养殖现状:养殖面积100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占全国80%以上,平均产量150斤,良种利用率不到20%,亩效益平均1200元,环保压力较大,饲料使用率较低,非药品使用成养殖乱象。河蟹养殖进入“换挡期”、“转型期”,部分人抱怨不好赚钱了,这种阵痛也属正常。未来河蟹养殖发展趋势,放养量越来越大,放养规格以70-80只/斤为主;养殖产量波动较大,100-400斤/亩,高的可达700斤;今年养殖平均规格150克。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成为共识,河蟹品牌意识不断加强,河蟹行业协会作用突出。全行业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看待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品牌属于全世界华人,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她,爱戴她。

  
  未来河蟹营销趋势:1、资金大鳄主动介入,如蟹太太、红印蟹等;2、市场进一步成熟,品牌意识进一步加强。3、产品进一步多样化,初加工制品快速增长,如生、熟醉蟹等;4、精深加工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5、冷链运输市场需进一步开发与规范;6、产品安全:市场、消费者进一步重视。
  
  报告嘉宾: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会长、沈阳农业大学,李晓东教授
  报告内容:稻蟹共生,从设想到实践

  
  稻田养鱼源远流长,稻田养蟹如火如荼。稻田养蟹拥有“松土”、“施肥”、“除草”等诸多优势,且对稻田土质、水质无影响,是非常好的互生共利互作模式。但目前仍存在规格偏小,养殖期短,水体空间小,密度、产量受限以及虫害等问题。选育良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光合1号”作为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可有效提高成蟹规格25.98%,成活率提高48.59%,成为选育环境造就的稻田专属品种。
  
  报告嘉宾: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陈立侨教授
  报告内容:中华绒螯蟹营养调控研究方向及思考

  
  河蟹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超过数百亿的大产业,饲料是未来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必要的条件,配合饲料的全面推广是必然的趋势。但配合饲料仍不完善,使用率偏低(专用高效饲料)。鱼粉价格高昂且资源有限,如何提高低鱼粉中植物蛋白的高效利用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实现的技术思路主要有:1、补充功能性添加剂、促生长因子、植酸酶;2、低鱼粉饲料中补充蛋氨酸;3、复合蛋白源+必须氨基酸;4、植物蛋白源预处理-发酵;5、开发低抗营养因子的原料;6、养殖对象的遗传育种。
  
  报告嘉宾:常州市金坛区水产站、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张金彪站长
  报告内容:长荡湖河蟹产业发展历程及品牌打造

  
  长荡湖河蟹产业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提高发展、转型发展四个时期。长荡湖河蟹产业和其它地区河蟹相比有四个主要优势:一是具有十分明显的资源和品质优势,长荡湖典型的浅水型、草型湖泊,平均水深1.2米,水草茂盛、螺蚬丰富,非常适宜大闸蟹的生活和生长发育。二是具有十分明显的技术和创新优势,金坛是河蟹养殖的发源地,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河蟹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业界高度赞誉“全国河蟹养殖看江苏,江苏河蟹养殖看金坛”。三是具有十分明显的质量和生态优势,金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长荡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四是具有十分明显的品牌和市场优势,近年来,金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长荡湖品牌建设工作,金坛区政府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打造以“长荡湖大闸蟹”为主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长荡湖大闸蟹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十大名蟹”称号,连续两届获得江苏优质大闸蟹香港推介会“蟹后”称号。下一步,我们将联合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长荡湖河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等研发工作,选育出具有长荡湖特征的优良品系、品种,暂定为“长荡湖1号”,全力打响长荡湖品牌!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原会长,杨维龙
  报告内容:从阳澄湖河蟹产业发展看长荡湖河蟹品牌发展之路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合肥工业大学,陆剑锋教授
  报告内容:河蟹深加工技术及产业链延伸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研究组织水产养殖中心主任,Nick Wade
  报告内容: Perfect shrimp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浙江大学,杨巧佳研究员
  报告内容:品牌赋能——中国河蟹产业的转型升级

  
  澳华集团,邓登博士
  报告内容:基于高端研发和市场需求的河蟹高端产业链建设

  
  京东集团云产业运营,方芃高级经理
  报告内容:基于电商渠道探讨河蟹市场发展新方向

  
  永辉超市副总裁、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林建华总经理
  报告内容:农超对接提升大闸蟹产业:以永辉超市和金坛合作为例

  
  三、河蟹大赛
  
  经大赛评委评审,评出“最佳种质奖”5名,“最佳品质奖”5名,优胜奖24名。



  

  颁奖现场
 
 
  工作人员测量参赛河蟹体征数据
 
 
  评委评鉴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