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国内最大鱼粉、鱼油企业之一的高龙集团迎来30周年庆典活动 文/图 水产前沿 唐东东 高龙集团30周年庆典现场 11月20日,国内最大鱼粉、鱼油企业之一的高龙集团迎来30周年庆典活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助理邸刚、福建海洋与渔业厅刘常标、福建省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寿昆、福建省水产饲料同业协会陈人弼、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社长冈本康治、美国海鲜公司亚太区总经理马小石、高龙集团总裁黄进等近500名特邀嘉宾、产业链上下游客户代表、合作伙伴及高龙集团员工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重要嘉宾 据了解,高龙发展有限公司于1988年在香港注册,作为高龙集团事业的起点,以进口鱼粉、鱼油为初创业务。继而,高龙集团又将业务扩展至水产饲料、水产品加工等相关领域,至今已发展成为集进口鱼粉、鱼油、水产饲料生产与销售、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及鱼油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以此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高龙集团在国内全资拥有福建高龙物流、福建高龙实业、福建开发区高龙实业、福建高龙海洋生物、福州开发区高龙饲料、福建高龙生物、福州高龙贸易、武汉高龙水产食品、武汉高龙饲料、山东高龙鱼粉、成都高龙饲料等子公司,并和日本大型饲料企业——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福建高龙饲料。 其中,福建高龙物流、福建高龙实业主要从事进口鱼粉业务,顶峰期一年进口约20万吨来自秘鲁、智利等国生产的红鱼粉和美国、俄罗斯等国工船生产的白鱼粉。福建开发区高龙实业主营进口鱼油的精炼和销售业务,年精炼鱼油能力3万吨。福建高龙海洋生物主营食品级鱼油的精炼和浓缩深加工业务。武汉高龙水产食品主营水产品加工、进出口业务。福州高龙贸易主要从智利进口特色红酒及三文鱼。几大饲料生产基地主要产销鳗鱼料、甲鱼料、虾料、蛙料及其它淡、海水鱼料。 会上,高龙集团分业务板块对多年来支持其发展的客户、代理商、经销商、供应商等进行颁奖。其中,福清市渔溪林敦利水产饲料店因经销高龙鳗鱼料及鱼油产品年销售额超亿元,而被授予“钻石经销商”,由高龙集团总裁黄进亲自颁奖。 致辞嘉宾 同期,高龙集团还开展了饲料、鱼粉、鱼油研讨会,以下为嘉宾报告观点摘要: 广东联鲲集团总裁 杨勇博士: 国内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2017年白鱼、生鱼、黄鳝、黄颡鱼、鲟鱼、加州鲈等高档淡水鱼膨化料约为125万吨,较上年增长15万吨;海鲈、金鲳、大黄鱼等海水鱼膨化料约为50万吨,较上年增长9万吨;蛙料约为34万吨,较上年增加4万吨。在饲料产品整体升级以及高档海水鱼品种养殖规模的扩增,饲料企业对优质蛋白原料,尤其是高品质鱼粉的需求加大。高龙集团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其鱼粉、鱼油等产品值得信赖。 高龙集团总裁 黄进: 2017年世界鱼油产量约为100万吨,2012年之前鱼油的行情走势跟菜籽油挂钩,之后二者没有关联。鱼油在全球的使用比例,以2016年为例,有75%用于水产养殖,18%由人类直接消费,7%为其它用途。水产养殖中,60%的鱼油用于三文鱼养殖,18%用于海水鱼养殖,6%用于甲壳类,6%用于罗非鱼养殖,3%用于鳗类养殖,7%用于其它。目前,淡水鱼油的产量在悄悄增长。鱼油产品在水产养殖和人类直接消费的使用基本保持稳定,人类消费略增。 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水产部、福建高农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水谷亮介: 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水产部、福建高农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水谷亮介:日本的水产饲料容量有40多万吨,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是第二大水产饲料企业。日本鳗鱼养殖从1879年开始,全程使用红虫喂养,但带来很大的隐患。公司从1967年开始进行鳗鱼开口料的研发,1984年开发冷冻饲料。 福建高龙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黄星: 2018年全球日本鳗苗投苗量总计24.51吨,其中中国大陆4.6吨、日本14.01吨、台湾1吨、韩国4.9吨。2018年,中国大陆鳗苗投苗量约为49.6吨,其中日本苗4.6吨、欧洲苗30吨、北美苗5吨、南美苗10吨。2017年福建鳗料总产量约为10.6万吨,其中白仔料403吨、黑仔料64588吨、幼鳗料26893吨、成鳗料14604吨。 高龙集团副总裁 李英俊: 2017年全球鱼粉产量约为480万吨。今年到9月底已经进口了120万吨鱼粉,国产鱼粉2017年产量约为37.5万吨,今年预计有40万吨。因此,加上进口的量,2018年国内鱼粉消费量约为175万吨,较2017年的199万吨有所下滑。2018年11月-2019年2月份弱厄尔尼诺的概率70%。综合而言,鱼粉市场走势最大的可能性:目前低迷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可以参照2012年的情况。 花絮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