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实地探访巴沙鱼冬棚养殖的中国模式

2018-12-2 11:05|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28650|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11月30日,海鲜指南正式开启2019年第二届中越巴沙鱼高峰论坛调研行,从广州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沿途探访国产巴沙鱼养殖户、饲料厂、苗种场和加工厂,收集2018年中国巴沙鱼产业数据,了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从国产巴沙鱼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养殖计划,将饲料的毛利和经销商的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把更多的利润让给养殖户。”
  
  文/图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陈磊

  
  第二站:珠海!深入呈现我国巴沙鱼产业的现状,发掘国产巴沙鱼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11月30日,海鲜指南正式开启2019年第二届中越巴沙鱼高峰论坛调研行,从广州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沿途探访国产巴沙鱼养殖户、饲料厂、苗种场和加工厂,收集2018年中国巴沙鱼产业数据,了解实际养殖情况,询问业内人士行情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向读者呈现我国养殖巴沙鱼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巴沙鱼养殖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此行第二站,我们来到通威集团珠海海壹水产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饲料”)。
  


  中国水产养殖户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养殖的特质,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水产养殖业创新发展的源泉。将这样的特质运用到巴沙鱼养殖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中国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巴沙鱼养殖模式,是目前中国部分养殖户正在做的事,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
  
  巴沙鱼在中国的消费市场是现成的增量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足以消化目前的国产巴沙鱼。但养殖和加工技术方面的积累还不够,只有靠摸索,在养殖和加工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巴沙鱼产品之后,市场销售才不是问题。
  
  “保价”仅是初期培育市场的举措,巴沙鱼价未来还是以市场竞争为主
  
  通威饲料是在今年5月份开始涉足巴沙鱼饲料领域,6月份正式投产,珠三角地区2018年预计销售2000吨左右,全部由佛山通威生产。海南通威生产的巴沙鱼专用饲料则是在岛内销售。
  


  通威巴沙鱼饲料
  
  据了解,巴沙鱼饲料被认为是造成巴沙鱼肉质偏黄的原因之一,通威饲料经过研发和试验,祛除饲料中的黄色素成分,基本避免了饲料对巴沙鱼肉色的影响,饵料系数达到1:1.2,而罗非鱼饵料系数在1.0和1.1左右。通威研究院也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饲料对巴沙鱼肉色影响的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中,通威饲料与巴沙鱼养殖户合作,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基于2018年的经验,2019年通威将采取全新的合作模式与巴沙鱼养殖户开启合作。
  
  从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养殖计划,将饲料的毛利和经销商的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把更多的利润让给养殖户。
  

  珠海海壹饲料总经理贾孝武(右)和总经理助理潘灿优
  
  珠海海壹饲料总经理贾孝武表示:目前,国内市场饲料厂联合加工厂给养殖户保价收鱼的协议在巴沙鱼市场推广初期是可行的,但是未来还是要回归市场经济,自由竞争。
  
  巴沙鱼养殖周期短,饲料需求量大,流通快。饲料厂联合经销商把价格控制好之后,更大的自由度给到了养殖户。同时,在2019年,通威还会根据养殖户的实际情况来建议其养殖巴沙鱼,而不是一味的鼓励。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考量:
  
  首先是池塘的位置和水深,池塘的位置最好接近流动水源,方便换水,确保好水质。水深控制在2米以上,最好是3-4米左右,给巴沙鱼足够的生长空间。
  
  然后是控制养殖密度,每亩的投苗量维持在5000-7000尾左右,高密度会诱发鱼病害,增加死亡率。同时,有养殖户反映:巴沙鱼存活率高,每亩投10000尾苗的密度太高,后期反而会因为密度太大而造成死鱼,得不偿失。
  
  同时,控制养殖密度后,对肉质颜色也有调控作用。如果密度太大,鱼吃不到饲料,就只有吃池塘里面的杂食,增加了黄肉的几率。这与之前在江门振业获得的反馈不谋而合。
  
  最后是把握放苗时间,投苗时间直接决定收鱼时的市场价格。如果在7月份之后投苗,巴沙鱼在天气降温前无法达到工厂需要的规格,来不及上市,又过不了冬,就只有低价处理掉。
  
  通威饲料的技术经理介绍:今年全程用巴沙鱼饲料养殖的成本也可以控制在3.3元/斤。环境改变之后,相应的养殖技术也要做调整。中国和越南有巨大的环境差异,温度、水质、气候条件等都不相同,一味照搬越南的养殖方法在中国养殖就会吃大亏。以今年的养殖密度为例,很多养殖户今年第一次养巴沙鱼,不知道亩投放苗种多少,都按照10000尾/亩去投放,密度过大,最终导致损失惨重。
  
  不光是养殖,收鱼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学问。巴沙鱼收鱼和传统鱼类还有不同,一般要求一个池塘的鱼一次性收完,如果收不完,拖的时间长了,后续就会有死鱼,而且越往后鱼就会掉重。这一情况其实侧面对国内巴沙鱼运输车辆和加工厂日加工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因为在越南巴沙鱼运输依靠船运,可以直接到工厂车间。但在中国只能用水车运,运费比船运高,但运输量不及船运。按照亩产1万斤计算,一个20亩的鱼塘清塘的成鱼就会让很多水车和加工厂吃不消。
  
  “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大家都有了经验,什么时间下苗,怎么投料,如何减少黄肉,如何收鱼等等。大的养殖技术问题已经克服,但仍然有一些细节值得优化。明年在借鉴今年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珠海海壹饲料总经理贾孝武介绍到。
  

  冬棚养巴沙鱼,小范围试验探索道路
  
  此次,珠海海壹行程中,我们还去探访了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冬棚巴沙鱼养殖池塘,看看在珠三角地区搭冬棚能不能帮助巴沙鱼过冬。该养殖户池塘在斗门区斗门镇,塘口大小8亩左右,水深1.5-2米,在10月底就搭好了冬棚。现在一天喂料12包,冬棚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8摄氏度左右,巴沙鱼摄食正常。每条鱼规格已经达到700-900g左右,下周就可以出鱼。
  
  冬棚养殖巴沙鱼
  
  搭冬棚在珠三角及海南各地区成本有略微差异。珠海地区,塘口首次搭冬棚需要3000-4000元/亩的成本,维护的好可以使用4年左右。因为珠海斗门本身就有很多对虾养殖户的塘口原本就有冬棚的架子,所以今年就可以直接给巴沙鱼用。但是其他地区如果没有提前准备的话,第一次搭冬棚的成本是很多养殖户不愿意投入的。或者说是巴沙鱼本身的利润率不足以支撑冬棚这样的模式在现阶段大规模推广开。
  
  此次调研,我们发现雨水对巴沙鱼生长的影响也很大。以往在越南湄公河流域,如果遇到雨季连续降雨,巴沙鱼苗的死亡率就会很高。这样的情况在国内也很严重,特别是在台风季节,沿海地区塘口在遭受强降雨之后,巴沙鱼应激反应强烈,死亡率会陡增。特别是对小鱼而言,表现尤为明显,个体较大的鱼影响不大。
  
  我们看到,中国巴沙鱼养殖户正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努力摸索出适合中国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巴沙鱼养殖模式。
  
  未完待续,明天我们带你去茂名化州看深水养殖巴沙鱼。
  
  转载声明
  
  海鲜指南原创独家稿件,如需转载须于发布24小时后取得授权并于文首注明来源:海鲜指南(ID:seafood-guide),否则按侵权追究
  
  【关键字】:巴沙鱼 冬棚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