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严控非洲猪瘟疫情,广东放大招

2018-12-18 16:33|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47688|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2月16日21时23分发布,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和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至此,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达91起(家猪89起,野猪2起),波及全国22个省(市、区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文/图 农牧前沿 刘程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2月16日21时23分发布,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和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至此,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达91起(家猪89起,野猪2起),波及全国22个省(市、区),其中北方地区10省(市、区)48起疫情,南方地区12省(市)43起疫情。同时,我国已有11省市42个疫情区解除封锁。
  
  作为在非瘟疫情侵袭下仅存的处女地之一,广东是如何防控非洲猪瘟?
  
  为了坚守住广东养猪业大门,广东养猪行业从自身做起,汇聚行业人的力量,构建并实施区域性控制计划,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而非洲猪瘟防控联盟(广东)也在2018年12月17日下午在“第四十六届养猪产业博览会(广州)养猪协会会长论坛”上正式成立!行业专家代表、广东省各地养猪协会会长代表、行业精英等共同参与并见证了 “非洲猪瘟防控联盟(广东)” 成立。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小红
  
  会长论坛上,协会秘书长刘小红作了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2018年工作报告。刘小红提到2018年上半年广东全省生猪出栏1822.93万头,增长2.5%,生猪存栏2163.95万头,下降3.1%,能繁殖母猪存栏228.41万头,下降1.1%,猪肉产量138.04万吨,同比增长2.5%。面对新形势,广东养猪业也在积极转变生产模式,谋求产业升级。
  
  1、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降本增效,养猪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的竞争。
  
  2、重视生态环保养猪。
  
  3、保护与开发地方型特有猪种。
  
  4、家庭农场是散户大量退出后衍生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5、无抗养殖将会成为未来高端猪肉的一种发展趋势,滥用抗生素的动物产品出口将受到越来越多阻碍。
  

  汕头市养猪协会会长姚辉德
  
  汕头市养猪协会会长姚辉德:广东虽然没有发现非洲猪瘟,但也要了解其他发生疫情的地区情况。有条件的猪场尽量用颗粒料能减少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
  

  梅州市养猪行业协会会长杨维东
  
  梅州市养猪行业协会会长杨维东:梅州去年生猪出栏接近260万头,但大规模猪场少。建议散养户也作为联盟的对象,也纳入生态防控体系;建议邀请行业监管部门参与生态防控联盟体系。
  

  从化养殖行业协会会长王韩生
  
  从化养殖行业协会会长王韩生:建议各地方要反馈意见给省协会,省协会再统一向政府反馈,由政府牵头出面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建议出现新技术、新产品时,省协会与地方协会要互通有无,达到信息共享,再由省协会牵头到做的好的地方交流学习。建立成立联盟基金会,扶持帮助真正有困难的养户。
  

  黄毓茂教授
  
  黄毓茂教授:大家要有“不要问我们做了什么,要反问我们还有什么没做”的意识。要有“相信政府,依靠科学,行业自律”的意识。
  

  农科院动物卫生所向华博士
  
  农科院动物卫生所向华博士:非洲猪瘟已有片状发生的趋势,小散户是最容易中招的防控漏洞,小散户一旦出现疫情几乎都是先卖猪,因此疫情更加难控,所以除了行业自律,还要教育周边的散户自律。要形成真正的联盟,这些细节要注意,散户也很重要。
  

  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樊福好研究员
  
  樊福好研究员:饲料安全非常重要,颗粒料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能杀灭非洲猪瘟病毒,未来颗粒料或许能在非洲猪瘟防控中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的养猪企业应该慢慢的过渡到颗粒饲料。未来在饲料的调制上可以做一些研究。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