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报道,2019年的回顾与展望专题,海鲜指南邀请到了72位海产人,他们的分享,是过去这一年海产业的浓缩;他们的分享,也是2019年海产业的趋势和方向。他们的视角,或许能为正在从事海产业的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2019年的回顾与展望专题完整版分为2期,已于一月中旬发布。鉴于很多邀请嘉宾的分享都非常有价值,海鲜指南将继续精选部分嘉宾的分享,陆续发布。 路永吉:市场左右企业的命运,经营决定企业的生存 大连美渔坊食品有限公司团队 2018年对水产品出口加工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大连美和食品有限公司和所有公司一样,除了面对劳力成本逐年上涨,进口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还要承受中美贸易摩擦惩罚性关税的巨大打击。2018年7月11日,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美国公布对出口到美国增收惩罚性关税的2000亿商品清单,其中水产品囊括了我们公司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种类,鲽鱼、真鳕、狭鳕、太平洋比目鱼和马哈鱼。 尽管主打产品真鳕、狭鳕和马哈鱼,在2018年9月18日和2018年9月20日,分别从征税清单中移除。但公司出口到美国的另外两个主要种类鲽鱼和比目鱼仍在征税清单中。10%关税从2018年9月24日起正式实施,并从2019年1月1日起,关税从10%增加到25%。尽管公司全力加班生产,争取在9月24日前尽量多的把鲽鱼和比目鱼产品发到美国,还是有很多产品在9月24日被征收了10%的惩罚性关税。 尽管惩罚性关税9月24日才开始实施,但对公司当年的经营和明年的计划影响巨大。 大连美和90%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尽管只有2个种类还在征税清单上,但2019年对我们仍然充满挑战性。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首脑在G20峰会上的会晤决定暂停关税升级到25%,留出了90天的谈判窗口。 鉴于美国政府在惩罚性关税问题上的多变性,很难把希望寄托在2019年3月1日后关税不被增加到25%。一旦90天后降关税上调到25%,清单中2个种类鲽鱼和比目鱼就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了。即使关税不增加到25%,就10%的惩罚性关税而言也会造成鲽鱼和比目鱼的订单减少。订单减少对整个行业来讲会造成原料采购量下降,但是否能造成原料价格下降很难预测。大批企业会涌向被豁免关税的种类势必造成原料价格升高。 因此新的一年对企业来说仍充满着不确定性。企业能做的只有改变经营策略,对依然征税的产品,转移出口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但这需要时间和过程。在国际形势和贸易政策变化面前,企业是渺小和无助的,只能自救求生存。 【关键字】:大连美渔坊食品 鳕鱼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