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没死一条鱼,这种“无水运鱼”技术有何神奇之处!?

2019-2-8 21:14| 发布者: 陈小丹| 查看: 34192|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据了解,开发出这种技术的是长崎县立大学的久木野宪司教授。通过使用二氧化碳(CO2)麻醉活鱼让其睡着后运输,在不伤害鱼体的情况下进行长途运输变得可能。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开发水产品的无水运输技术前景广阔
  
  文/水产前沿 李钒
  
  通过使用二氧化碳(CO2)麻醉鱼让其睡着,并可在新鲜状态下运送到远处的“超越鲜度的技术”被开发出来。
  
  据了解,开发出这种技术的是长崎县立大学的久木野宪司教授。通过使用二氧化碳(CO2)麻醉活鱼让其睡着后运输,在不伤害鱼体的情况下进行长途运输变得可能。
  
  目前长途运输活鱼时仍然有几个缺点:运输成本高、水质易恶化、需水(海水)量大(大概是鱼体积的十倍水)、收容率低、鱼容易受伤、运输设备设入大等等。
  
  久木野教授利用假日,在查找有关鱼的麻醉的论文时,了解到没有长时间成功麻醉水生生物的例子,也没有弄清其原因的研究报告。从实施了很多动物实验的经历来看,他直观地感觉,被麻醉的鱼呼吸越来越浅,因此陷入缺氧状态,短时间内会死亡。像被麻醉的人类戴上氧气罩一样,在水中输送鱼的栖息环境(溶解氧气100%)约数倍的氧气,就可避免缺氧,鱼也就不会死亡,然后想到了利用“细微气泡”的方法作为创造溶解氧气的数倍氧气环境的方法。将直径不大于数十微米(毫米的千分之一)大小的小氧气气泡送入海水中。这样,即便鱼由于麻醉而呼吸变浅,也可从接触到鱼鳃的细微气泡摄取充足的氧气,不会死去而可长时间维持催眠状态。通过采用可用于食品海鲜的对人无害的碳酸(CO2)麻醉作为麻醉方法,完成了“海鲜的碳酸麻醉技术”。
  

  同时他还着手开发活鱼运输专用集装箱。从开发启动到完成样品,大概花了2年时间。
  
  2015年,实施了将长崎县西海市的渔港捕获的20只石鲈通过卡车运送到了1200公里以外的东京筑地市场。在专用集装箱中呆了17个小时的鱼1只也没有死,都欢快地游动着。
  
  2017年1月,将使用该集装箱实施将鱼儿通过船员运送至新加坡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的实证实验。从4月还将在日本国内开始使用商用路径的集装箱。未来也将开发航空运输用的集装箱,力图在短时间内将日本的活鱼送到大陆内陆、世界各地的需求处。

  换个思维,没有水能否进行活鱼运输
  
  海水的存在是进行活鱼运输的重要条件。换个思维,如果没有海水,是否可以进行活鱼运输呢?
  
  实验证明,比目鱼在一定的水温下处于低代谢状态,即使没有海水也能存活约50小时。如果再加上特别设计的运输箱和运输包装盒,海水不再是运输的必要条件。
  
  于是,比目鱼运输专用包装盒和运输横空出世(见图),这不仅可以用于连接市场的鲜鱼卡车运输,而且还可以用于快递和航空运输。
  
  鲆鲽类鱼的运输箱,上为托盘,下为托盘存放时
  
  该箱子的材料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此外,为了减少运输和装载过程中的冲击力,包装盒有一个缓冲的设计。另外,也可以通过一般的预制冰箱进行预处理冷却,无需专用冷却灌和温度控制设备,使温度保持在最佳的4-5度。通过这些装置,只要可以准备冰箱,就可以完成一个多功能的运输箱,可以方便地运输活鱼,特别是适合小规模的活鱼运输。
  


  未来更多的举措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针对需要少量海水运输的鱼类,日本人也开发了“日本鱼箱”,带有约有1200升水箱、泵和电池。这个运输容器可以使鱼到了目的地还保持鲜活,因为它是由由聚乙烯的材料制成,无腐烂和铁锈产生。盖子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结构,以防止运输气泡的产生。加上特殊的加氧、降温以及麻醉装置,可以在最小的体积内,运输更多的鱼,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鲜活度和健康度。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