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疫情告急续 | “怪病”凶猛袭击,养户急盼的治疗方案来了

2019-3-30 09:35|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76143| 评论: 0|来自: 通威农牧资讯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了解,目前不但是华东江浙、华中两湖或西南四川,草鱼甚至花鲢(大头即鳙鱼)病害已在全国我地进一步蔓延,广东、广西养殖户留言表示近期同样草鱼莫名死亡惨重,不但是池塘养殖的鱼死,网箱养殖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前两天,一篇《疫情告急!20多年罕见?!江苏、两湖、四川多地草鱼大规模爆发“怪病”,惨!已有人死鱼20万斤》文章引发了业内强烈反响,日点击5万+,大家对近期华中、华东、西南地区草鱼大面积暴亡深感震惊的同时,或迷惑,或关心同情,或感同身受,无数读者留言纷纷讨论发表见解并献计献策......

  据了解,目前不但是华东江浙、华中两湖或西南四川,草鱼甚至花鲢(大头即鳙鱼)病害已在全国我地进一步蔓延,广东、广西养殖户留言表示近期同样草鱼莫名死亡惨重,不但是池塘养殖的鱼死,网箱养殖的也死,往往一死就是几千斤、几万斤......详情如下:

  @与我常在:前些日子回去老爸说家里喂养的3-5斤的草鱼基本上全部死完了,损失了大概4000多斤,想想都心痛,期待专家们早日找出原因,并能够对症下药。

  @平子:今年不光是草鱼发病,我库存的二十万斤花莲有十三万斤出了问题底价处理了。我从事了二十年的鱼药经销也无计可施。唯一解释就是开年雨水太多。

  @鱼摆摆:我的鱼,和上面的一样也是只有赶紧把鱼处理完。

  @风雨无阻:广西梧州网箱养殖也同样出现这类情况,河水质较好,溶氧充足,不知道什么原因。

  @往事如风:我的鱼都死了,一万多斤,剩下没死的也不沉底。

  @ryannnnn:我老板两口塘,10万斤草鱼和2万斤大头鱼3天就全军覆灭了,我这边是广东中山。

  @沉默的鱼:我的塘去年清理了淤泥,重新灌的新鲜水,然后放的二龄草鱼,也死了两万斤,无法解释这个病因。

  @江泽飞:前段时间,我的鱼也是这样症状,曾经也尝试过用生石灰每亩十斤份量调水,结果明天死亡率暴升翻倍…再换水解毒,都是冇办法解决问题,只能马上卖鱼,亏本35万…

  @南宫寂遐:我鱼塘这边死了将近两万斤,能用的药都用了,效果很不理想。

  @广西水产养殖邓旭:我有过六万条草鱼、十二条罗非。发病,药钱花了八万多元,最后死剩一千多条草鱼。主要问题是鱼本身的体质问题,鱼本身没有了抗体在越冬后细菌就开始慢慢寝入体,由于入冬不喂了所以也没发现。到现在时间长了导致多种疾病都发生的原因。其实也就一个问题,体质差!

  经现场走访和实验室采样,国内鱼病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开毓教授对此也有了诊断。一起来看看!

  水产前沿经授权转自通威农牧资讯,作者:贺茜
  技术指导:汪开毓 阳涛



草鱼疫情引热议
用户急切盼方案

  近日,关于江苏无锡、常熟等地草鱼疫情的相关情况一经报道,众多养殖户网友纷纷留言展开热烈探讨。同时,经数家水产养殖行业主流媒体主动转载,此阶段草鱼疫情更迅速在大范围内引起关注,全国各地养殖户或建言献策,或依据以往案例剖析原因,但更多有相似遭遇的养殖户则表达了对防治方案的急切盼望。

草鱼疫情引发各地养殖户参与讨论,并急切盼望治疗方案
↓↓↓


网友们热议并献计献策

  经现场走访和实验室采样,国内鱼病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开毓教授诊断为“草鱼老三病”,表现为赤皮、烂鳃、肠炎。“老病”在今年大肆泛滥、且造成大规模损失主要原因为:

  1、天气异常,越冬气温低冻伤严重,开春2月持续阴雨天;

  2、开春前后拉网造成的鱼体体表机械损伤;

  3、越冬停食导致抵抗力低下;

  4、受持续低迷的鱼价行情影响,草鱼存塘量较大,加之越冬池塘管理缺乏,几个月没换水,不调水,养殖环境严重恶化;

  5、开春后药物乱用。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药敏实验

  目前,由通威股份承建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药敏实验及病理切片分析。通过对病鱼病原分离、培养和诊断,分别从患病草鱼体表溃疡处和内脏分离出两种不同致病菌株,进一步立即对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筛选,并第一时间反馈市场一线。

患病草鱼病菌分离显微镜检结果

患病草鱼病原分离培养结果

患病草鱼分离病株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筛选结果

通威方案仅供参考
因地制宜更重要

  本次走访区域发病进程已至中后期,发病非常严重。结合实验室的诊断结果,此病已基本确诊是细菌感染引起,不得不使用抗生素,但经反复多次药敏试验,发现对常用和可用的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在汪教授的亲自指导下,酙酌再三,拟出以下方案。

  1、内服

  有条件的分离病原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内服,由于投喂量较低,按鱼体重计(如:无锡金老板内服方案:每万斤鱼,按有效成分计,氟苯尼考150g+新霉素150g+维生素c250g,连用5-7天)。

  如果没有药敏试验条件,通威股份的水生动物疾病防控工程实验室可对外承接相关服务。

  紧急求助热线:028-86168994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如果无法及时送样诊断,可根据往年用药经验,选取未使用过的抗生素加大剂量连续使用3天后,见死亡降低后继续使用到死亡控制(合计5-7天),如果死亡无变化或增加,换用其它抗生素。

  2、有条件鱼塘适当注入新水


  3、消毒

  烂鳃的鱼塘:聚维酮碘+苯扎溴铵,高浓度全塘泼洒(大量粘性液体附着在鳃丝上,造成呼吸受阻,进一步加重了病情,所以必须使用碘制剂和苯扎溴铵清理鳃丝,让鱼呼吸通畅)。

  没有烂鳃的鱼塘:二氧化氯全塘泼洒

  补充说明:

  1、本方案仅根据本次诊断的地区发病情况及药敏试验提供,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药敏情况提出方案。

  2、本方案仅为参考,药物的配伍及剂量在不同地区可以调整。

  3、内服务必要保证药物的足量摄入,否则无用。

  目前,无锡通威等公司在汪教授的指导下,已经对内部用户采取了一些方案。在众多养殖户朋友的呼吁下,通威股份以“急大家之所急”的社会责任感,牢记“始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初心,全心全意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不揣冒昧,抛砖引玉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广大养殖户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是否应用。

积重难返酿恶果
防重于治是关键

部分池塘水质发黑

汪教授建议养殖户暂时停止用药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根据科学养鱼的需求,对养殖水体进行全面的科学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定期检测可以随时判断水质是否满足养殖品种的要求,另一作用是判断水质优劣情况,为科学用药提供正确的依据,减少养殖成本。目前,养殖户凭经验盲目杀藻、杀虫和消毒的现象十分常见,不科学的用药方式加速了水体生化指标的不均衡,最终造成水体不适宜生物生存、鱼体生长,进而抵抗力降低。胡乱在水体中使用投入品,短时间内可能促使某种指标正常,但同时又会为其他指标异常埋下隐患,用一种污染掩盖另一种污染,最终积重难返。走访过程中,通威专家现场诊断时,甚至有养殖户第一反应这又是药厂来卖药的,直至现场取样分析及进一步沟通之后才打消疑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养殖终端乱象频出的常态。


即将上市的大规格草鱼,大量死亡令人痛心

  “老三病”、“疖疮病”等经典的病症广为人知,长期以来都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但因为这些病症时有发生却损失不大,从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今年恰恰是这种老病造成惨重损失,且影响范围广、流行时间长,多地即将上市的大规格草鱼的大量死亡更是令人痛心。疫情一旦爆发,救鱼如救火,通威作为水产饲料龙头企业,责无旁贷。本次通威特邀专家前往养殖一线会诊分析,虽为控制疫情指明了方向,但我们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池塘管理过程中很多人过分依赖“救火”而忽略了“防火”,才是典型小病酿成大流行的背后“黑手”。(本文转自【通威农牧资讯】。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温馨提示
治疗方案都是应急方案
要从根本解决问题
必须做好养殖管理、环境调控和越冬保健!

  【关键字】:草鱼    病害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