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厦门兴牧威 一、进蝌蚪苗前期工作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整池:池塘做好抓漏工作,保证进排水设施齐全。(进水口水管在水面,排水口尽量能够排底层水。)遮阳设施完善。 池子消毒:土池用生石灰(20~50斤/亩)或漂白粉(10~30斤/亩)干撒泡上一天再进排水两次。 进水做水:进水30~50cm进行水体消毒(用20~30ppm菌力净Ⅰ或10~20ppm病毒净进行全池浸泡)24h以上,再用碧水安(30~50ppm)进行水体解毒工作,也是全池均匀泼洒,下药两小时以上,最后进行加肥(氨基酸肥水剂)加菌(EM原露)都按50~100ppm的用量进行均匀泼洒。接下来观察水色变化(如果三天时间水色还是无法起来,还要继续加肥加菌),水的透明度好,有光泽度,有淡淡的绿就可以联系蝌蚪苗场进蝌蚪苗。如果发现水体有小水纹(即浮游动物)就要及时放蝌蚪苗。这样蝌蚪苗放到池中能够及时的补充生物饵料,让蝌蚪变的更壮。 二、蝌蚪下池管理 在进蝌蚪苗前一天或当天,池塘要泼洒免疫肽肥(30~50ppm)和氨基解毒C(30~50ppm)提高蝌蚪苗的成活率及适应性。 水质良好的情况下,保持微流水,每天的流水量在30~50%;每7~10天进行补菌(可以补EM原露 或 乳酸菌50~100ppm全池泼洒)一次;每2~3天要补充一次水产破壁酵母(40~60ppm)强化生物饵料,提高蝌蚪营养吸收;正常吃料时每天1~2餐(每餐10~20g蝌蚪粉/m3),投喂饲料时适当的闭水半个小时让蝌蚪充分的吃料。每个星期加两餐氨基电解维他 和 免疫肽肥同蝌蚪粉一起泼洒。在水质大变或大雨天气过后要进行消毒(菌力净5~8ppm全池泼洒)做好应激工作(氨基解毒C20~50ppm全池泼洒)。还要做到预防纤毛虫工作,那就定期的消毒工作和池塘改底(绿底 或底爽宝半个月下一次)工作。 三、变态期管理 特别在变态期养殖管理非常重要,要加强营养的吸收。加大氨基电解和免疫肽肥的拌料次数(每个星期要加到四餐),此阶段特别容易出现肠道性问题,在喂料时每5~7天要加三到五餐胃肠灵(10~20g/kg饲料)、水产破壁酵母(10~20g/kg饲料)、牧威康宝(8~10g/kg饲料)拌料;适当的消毒用菌力净(3~5ml/m3水体)全池泼洒。在收尾巴阶段也是特别死亡率较高的危险期,特别要注意水质变化和饲料营养的管理,已经变态的要及时移池分开饲养,免得影响正在变态的蝌蚪。流水量要适当加大每天要在80~200%。 四、蝌蚪期的疾病管理 1、蝌蚪红肚病 场地污染或水体污染,常见为气单胞菌感染;患病蝌蚪肚子膨胀;肚底近肝门处因肠道充血而呈红色。蝌蚪发病后多浮于水面,活动量减少,有向水源集中现象。 预防和治疗: ①定期使用水产破壁酵母+胃肠灵各15克,同蝌蚪粉料干拌均匀后投喂; ②生病蝌蚪池外用菌力净Ⅰ10ppm全池泼洒,连用3天 同时内服:阿莫仙8克+恩乐欣8克+胃肠灵15克/千克饲料,连续6餐。 2、白斑病 柱状黄杆菌感染;患病蝌蚪有两大表现:一是体表出现白斑;二是严重者停留在池底而不动。 预防和治疗: ①:立即换水,并用氨基解毒C20-30ppm浸泡两小时以上; ②:或用恩乐欣20ppm泼洒。 3、蝌蚪胀气或消化不良 常见为蝌蚪肚子鼓得像皮球,解剖肠道呈微黄色且积水严重或有黑黄色稀土,且蝌蚪粪便上浮打转。 预防和治疗: ①定期使用水产破壁酵母+胃肠灵各15克/千克饲料; ②注意池子水温的变化,进水源为河水的较为容易发生,水温高时加大流水量,并用氨基解毒C20ppm泼洒; ③治疗时可用阿莫仙8克+肠毒利康8克+胃肠灵15克/千克饲料,连续使用6餐。 4、水质差对蝌蚪的影响 常见为蝌蚪活力低下,蝌蚪呆滞,略微轻微涨肚,遇大雾天气造成大面积死亡,此为蝌蚪池塘水质不好的表现。 预防和治疗: ①平时注意蝌蚪粉的投喂量,加强蝌蚪池的水质交换和调控,定期使用乳酸菌、EM原露调节水质; ②加大换水量,并用氨基解毒C+氨基电解维他各20ppm泼洒,第二天用碧水安10ppm调整水质。 5、寄生虫感染 常见为蝌蚪惊狂,常于水口或出水处聚集,时而发现有断尾发白现象,蝌蚪体表出现薄层的白色或不透明的黏液及出血点;严重的鳃呈现苍白色及烂尾;每天都有多数蝌蚪死亡,若不治疗,则在5-7天内大量死亡,严重者死亡率高达100%,此为车轮虫和纤毛虫等寄生虫感染。 预防和治疗: ①彻底清塘; ②平时在饲料中添加氨基解毒C和免疫肽肥增强牛蛙体质; ③换水后定期用底爽宝改底; ④出现红点、发白现象后用车轮净或其他杀虫药1-2ppm连续泼洒2-3天。 6、蝌蚪发育不良对变态的影响 常见为蝌蚪前后腿均有涨水严重的表现,肝脏生长发育不良,蝌蚪变态不了或变态为四脚后成活率低下,发病率高,造成损失。 预防和治疗: ①蝌蚪养殖期间不宜过多使用抗生素、杀虫剂; ②定期使用氨基解毒C+免疫肽肥+牧威康宝拌料投喂以提高蝌蚪体质,提高蝌蚪变态的成功率。 蝌蚪养殖时整个牛蛙养殖的基础,只有更为科学地去培育蝌蚪,减少抗生素和杀虫剂的使用频率,合理地投喂饲料,以提高蝌蚪自身的免疫能力为主,才是整个蝌蚪养殖成功的关键。 我们建议:绿色养蛙、预防为主、缓解应激、保肝利胆、保肠固肾。 【关键字】:牛蛙 牛蛙养殖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