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需要大师精神,大师精神推动大学发展 文/图 水产前沿 沈君 4月24日下午2点,上海海洋大学大师剧《朱元鼎》在该校大学生活动中心首演。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及其他高校领导、校友代表和在校师生代表、朱元鼎奖学金获得者代表等近600人观看了演出。 演出现场 《朱元鼎》讲述了我国着名鱼类学家朱元鼎研究鱼类的一生,该剧以朱元鼎的90大寿许愿为起点,抛出一个问题: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愿望是什么?各个时期的朱元鼎齐聚一堂,为了这个问题追溯到他人生的几个重要时期:童年与鱼类结下不解之缘,决心从昆虫学转向鱼类学,完成了《中国鱼类索引》,发现了元鼎骨,拒绝出席日本动物学年会,组织学生编写《中国鱼类志》,上海水产学院搬迁与重建等一系列大事件。最终,朱元鼎总结了一生最大的愿望:完成《中国鱼类志》。全剧展现了朱元鼎对鱼类事业的痴迷,对祖国的热爱,对学生培养的用心,生动刻画了一个鱼类学大师对鱼类事业的矢志不渝。 《朱元鼎》宣传片 大师剧《朱元鼎》由上海戏剧学院孙祖平教授担任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担任艺术总监,着名青年导演王佳健执导,演员田蕤出演老年朱元鼎,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和慕风话剧社同学担任演员。剧组于去年8月成立,历时半年精心打造,将文本成型于舞台。 从左至右依次为:朱元鼎(中年)、朱元鼎(青年)、王佳健导演、朱元鼎(老年)、朱元鼎(少年)扮演者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认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大师是高校的宝贵财富。高校需要大师精神,大师精神推动大学发展。上海海洋大学积极推进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形式,大师剧正是其中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作为弘扬大师风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载体,《朱元鼎》也将成为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元鼎(1896—1986),浙江鄞县人,中国着名鱼类学家,中国鱼类学奠基人之一,水产教育家,上海水产学院(今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院长、名誉院长。 朱元鼎 1920年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生物系任教,执教时发现,中国鱼类资源丰富,然而鱼类学研究却基本由外国专家把持,为此,他决心“我们要做中国渔业科学的主人”,毅然放弃研究多年的昆虫学,转而研究鱼类。 1931年,朱元鼎苦心梳理了研究中国鱼类学的文献,出版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英文版鱼类学专着《中国鱼类索引》。 1935年,发表博士论文《中国鲤科鱼类之鳞片、咽骨及其牙齿之比较研究》,在鱼类学界引起广泛重视,日本学者特地用“元鼎骨”指称鲤科鱼类咽骨。 朱元鼎先生一生发表论着67部(篇),发现鱼类新亚科4个,新属10个,新种48个……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