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长荡湖1号”选育适合当地水系河蟹新品种

2019-5-6 10:41|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52763| 评论: 0|原作者: 沈君|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冰鲜鱼要禁?他们全程饲料养殖选育河蟹新品种,政府每年支持100万!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长荡湖1号”选育适应当地水系的河蟹新品种。
  
  文/图 水产前沿 沈君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河蟹总产量达75万吨左右。河蟹养殖规模庞大,地域广泛,模式较多,技术成熟。河蟹专用饲料及动保产品日趋完善,市场流通便捷,大闸蟹品牌林立,生鲜电商云集。放眼望去,整个河蟹产业链上,唯有种苗板块不尽如人意,育种科研团队少,从业组织规模小,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混乱。河蟹苗种是河蟹养殖的首要基础,苗种质量直接影响着河蟹养殖的产量、规格及最终效益,因此河蟹苗种在近两年也开始受到重视,部分饲料、动保等相关企业开始涉足苗种领域。新的品种,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品牌,新的变革,呼之欲出。值此之际,水产前沿编辑部开展本轮“中国河蟹种业观察”活动,见证并记录这场河蟹产业的风云变革。
  
  去年11月,第三届中国河蟹产业高峰论坛在常州举办。中国河蟹分会副会长、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张金彪在会上表示,在长荡湖河蟹产业发展方面,未来将选育出具有长荡湖区域特性的优良品系、品种,暂定名“长荡湖1号”。
  
  近期,笔者有幸访谈了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副会长、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张金彪,以及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周威,向他们了解了“长荡湖1号”选育最新进展。
  

  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副会长、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 张金彪(右)
  
  水产前沿:目前,做河蟹选育的企业、科研单位居多。作为地方性的水产技术推广站,你们选育“长荡湖1号”的初衷是什么的?
  
  张金彪:在河蟹养殖上,苗种环节一直是一个短板,以前大家都不是特别重视,整个河蟹良种覆盖率还是偏低,育苗也存在很多问题,亲本来源复杂,大家真正开始关注良种也就是最近这两到三年,而养殖者对新品种、优良品种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作为水产技术推广单位,也是想把最好的、最适合的品种推广给我们的河蟹养殖户。但是,目前现在河蟹上有几个新品种,但是相对于我们这么大的河蟹产业来讲,还太少,并且这些新品种的特性比较单一,相对而言都是围绕大规格来选育的。在良种的保种、推广方面也做得相对比较弱,新品种的特性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现在我们还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扣蟹养到成蟹的回捕率越来越低,可能一部分原因是种质在退化,另一个可能就是选择的品种不适合我们当地的水质、气候等。
  
  我们想通过“长荡湖1号”新品种的选育,选育出能够适合我们当地水系养殖的一个品种,在种质方面为金坛及周边河蟹产业做一些事情。同时,借助“长荡湖1号”良种的选育,打响我们长荡湖大闸蟹品牌。
  

  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工程师 周文全
  
  虽然我们现在把“长荡湖1号”这个名字叫出来了,但在选育的过程中我们肯定是不着急的,我们希望经过连续4-5代,一代是两年,也就是8-10年的选育,选出老百姓认可度非常高的品种。目前我们金坛的水产技术推广团队年轻化、高学历化,区镇两级水产研究生以上的就有12人,平均年龄也只有30多岁,所以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强有力的团队去做这个事情。
  

  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团队(部分)
  
  水产前沿:“长荡湖1号”的选育方向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
  
  张金彪:我们完善了单一的大规格的选育方向,我们不单讲究大规格,还讲究高品质、抗病、差异化上市。河蟹苗种品牌很多是通过成蟹养殖得到进一步体现的,我们不一味求大,大不一定品系是纯正的,我们就做适合我们当地水系的河蟹品种。选育“长荡湖1号”,我们起步稍微晚点,但我们起点高,我们有国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强大的技术依托单位,金坛区政府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我们可以做到绝不弄虚作假,有多少量就做多少事情,不会说量不够了从外面拿点苗过来,我们是讲究社会效益,是想真真正正的做一个好品种,然后服务于当地及周边老百姓。
  
  “长荡湖1号”的特点,一是大规格,二是高品质,三是抗病,四是晚上市,五是我们选育和养殖过程中全程投喂优质配合饲料,符合我们国家提出的水产绿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不是说全程饲料养不出高品质的螃蟹,我们已经连续几年跟踪,做过这方面的试验,选择优质的配合饲料养殖,完全可以达到膏黄都优于传统冰鲜鱼投喂,口感也很好。关键是好多养殖户还不适应这种养殖习惯,包括河蟹它本身的习性。河蟹之前吃冰鲜鱼、活饵料,如果你现在突然拿饲料来驯化的话,可能短期在你这个养殖环境中不一定马上驯化的好,但是经过我们连续几代的驯化,它就完全能够适应饲料了。我们选择的亲本都是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可能在第1代里我们可选择的大规格、优质螃蟹不多,但我们经过连续几代的选育,是完全能够突破和实现的。
  

  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右)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按照国家的政策趋势,冰鲜鱼未来是要禁止直接投喂的,这种资源是不可持续的,也是破坏环境的。我们跟上海海洋大学也将围绕全程配合饲料养殖这一重点方向,再结合我们长荡湖本身的特点,来做这个良种的选育。
  
  我们的选育目标是,2023年选育到第三代,亩产100公斤以上,母蟹平均140g,公蟹平均200g,3.5两母比例达到30%以上,扩繁大眼1000公斤以上,成蟹推广1万亩。
  
  水产前沿:长荡湖1号的推广路线是怎样的?
  
  张金彪:育苗上,我们选择与上海海洋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在如东、射阳蟹苗繁育场育苗,通过好的技术支撑,好的河蟹育苗技术保障,产出优质的大眼幼体。前期,我们主要是内部选育应用,以自有基地、省级繁育场、当地规模育苗企业、重点示范户为主,进行认购。我们按标生产,定点销售,养成的扣蟹主要销往金坛及其周边地区,留下销售台账全程跟踪,作为我们来年亲本的选择基础。同时,起到养殖辐射带动的效果。
  

  “长荡湖1号”观摩会
  
  作为我们地方来说,通过“长荡湖1号”来打响长荡湖区域公共品牌,政府是很支持的。我们和上海海洋大学签订协议,金坛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做“长荡湖1号”的研发、推广。上次我们专门搞了一个观摩会,把我们金坛这边养的比较好的,愿意跟我们一起来做选育的养殖者邀请过来,跟我们作为前期的选育单位,一起来进行养殖的实验和推广。在品种真正选育出来之前,我们肯定不会大规模的推广。现在只是满足我们选育和推广的一个基本需求,我们每年按照大眼幼体1000斤的量,这两年在1万亩以内试验推广。我们政府这边也有一些相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前两年会有一些优惠,让养殖者有积极性。真正性状发挥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大面积推广。
  

  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 周威
  
  水产前沿:金坛河蟹养殖具有哪些特点?与“长荡湖1号”的推广有何契合点?
  
  周威:金坛河蟹养殖历史悠久,我们是最早使用湖泊围网养蟹的,也是最早退出湖泊围网养蟹的地区,所以我们金坛有着深厚的河蟹养殖文化,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养蟹达人,也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的养蟹模式。
  
  目前我们金坛河蟹养殖面积在13万亩左右,主要有两种养殖模式,一种叫“155”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就是亩产100公斤河蟹、50公斤青虾,亩效益5000元。另一种叫“小精高”模式,“小”是指面积小,一般在15亩以内。“精”是指精细化管理,“高”是指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品质,平均亩产在350斤以上,规格在150克以上。
  
  最近几年,我们金坛河蟹养殖模式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外地苗由于运输时间长,包括应激、受损等情况,成活率会比较低。现在,我们金坛有八成以上都是自己育种,少部分在苏州、水阳、崇明拿苗。大部分养成蟹的塘口旁边都会配有苗种池,专门养扣蟹,服务于自己的生产,然后多的就卖掉,这样就不需要再从外面买了。
  
  这些都是我们推广“长荡湖1号”的基础,也是我们的优势。
  


  长荡湖,又名洮湖,位于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大闸蟹先后通过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已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十大名蟹”、“全国河蟹大赛最佳口感奖”等称号,具有“大、鲜、肥、甘、腥”的特点。2018年,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获农业农村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颁发的“十佳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称号。
  


  【关键字】:河蟹  长荡湖  选育  新品种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