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图片直播入口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5月25-26日,由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武汉鳜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联合主办,鳜鲈前沿承办,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协办,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台州金湖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富地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益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广添饲料有限公司、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银牌赞助的“2019鳜鱼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武汉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吸引了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首席科学家杨弘、湖北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汪亮、湖北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尹恒、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农村与社会发展处处长金开红、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关桓达、美国奥本大学教授陶亚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梁旭方、日本国立爱媛大学农学部研究科教授高桥隆行、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张建社、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薛敏、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赵金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董传甫、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顾泽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院研究员刘伟、长沙学院教授褚武英、俄国太平洋渔业研究中心科学顾问Sergey Zolotukhin、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黄永涛、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董事长易敢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崔凯、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缪祥军、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欣、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艾桃山、台州金湖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万桂林、浙江富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海钧、浙江益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瑞、佛山市顺德区广添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广添、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华东、湖北丹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军、水产前沿杂志执行董事揭小丽、鳜鲈前沿主编李静以及鳜鱼产业精英共计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鳜鱼产业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产业存在的痛点和机遇。 报告题目:鳜鱼主要寄生虫病与防控措施 报告嘉宾: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顾泽茂 鳜鱼常见寄生虫种类包括鞭毛虫、纤毛虫、粘孢子虫、节肢动物、蠕虫类,鳜鱼寄生虫病爆发原因如下:1、品种老化或单一,可能培育出了某类寄生虫易感宿主;2、养殖模式中养殖品种的单一性,放养模式不合理;3、饵料鱼等残渣蓄积,导致水体理化失调,可能会导致某种寄生虫病爆发;4、对于寄生虫病害应绿色防治、科学用药,切记盲目用药。 报告中,顾泽茂教授对鳜鱼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提到,车轮虫最适繁殖温度22-29℃,危害鱼苗和鱼种,晚春和春夏之交容易发生,防治方法是通过水质调控,不让车轮虫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物种,改良水体环境,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苗种可用福尔马林洗浴。 多子小瓜虫可感染鳜鱼各个时期,因其形成肉眼可见的白点症状,其引发的病害又称“白点病”。多子小瓜虫属于内寄生,在鱼体寄生时期对药物治疗具有很高抵抗性,治疗目标应该聚焦于水体,而不是治疗鱼,具体可通过以下三方面:1、水温是重要的因素之一;2、能够在低温状态生存较长时间;3、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处理,如调控水质,改良底质等。 报告末,顾泽茂教授总结到,科学有效的养殖管理是寄生虫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可通过精准诊断、提早预防,合理用药、科学防治,养水护水、维持稳态等措施防控。用药原则应不使用违规或三无药品,不使用无批号药品,不过量使用某一类药品,不盲目听信药品药效。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