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鳜鱼产业发展严重受制约,如何转型升级?

2019-5-28 14:20|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39955| 评论: 0|原作者: 李晓欣 叶丰齐|来自: 鳜鲈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产学研结合助推鳜鱼产业转型升级,这场精彩对谈都讲了啥?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产学研结合助推鳜鱼产业转型升级,这场精彩对谈都讲了啥?
  
  文/图  鳜鲈前沿 李晓欣 叶丰齐
  
  5月25-26日,由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武汉鳜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联合主办,鳜鲈前沿承办的“2019鳜鱼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上设置了两个互动环节,嘉宾观点精彩纷呈。
  
  互动主题一:产学研结合助推鳜鱼产业转型升级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梁旭方担任互动环节主持人
  
  问:结合产业的未来,您认为当前鳜鱼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企业家如何跟院校院所的专家老师一起共同跟进,让鳜鱼产业从“三鱼两药”等问题走出来,让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
  
  杨弘:鳜鱼是体系内为数不多中国特有的品种,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水产的科研人员,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这些好的品种推向大众。从国家水产发展的大方向来看,这条鱼有很多优势,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水产未来的市场应该是加工业,加工业的发展对产业会有更大的促进,目前我们体系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由于鳜鱼吃的活饵料、在运输或其他途径会引起一些药物残留,但这应该是监管措施不到位引起,并不是这条鱼本身的问题,如果监管到位的话,这方面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鳜鱼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自然资源保护这方面还应该加大力度。另外从养殖角度讲,现在国家对尾水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建议鳜鱼养殖采用一些新的物联网、智能化等养殖技术,尽量将养殖过程精准化、数字化。
  
  之前罗非鱼推广是定位成低端鱼,后来市场做坏了,但原本这条鱼是很不错的。鳜鱼本来是肉食性鱼类,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品种,未来我们还是要把鳜鱼定位成比较高端的品种。未来在推向大众的同时还要维持品种形象,把产业做得更大,而不是单纯的提高产量。
  
  问: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进军鳜鱼板块,对鳜鱼饲料及相关产品进行创新研究等各个层面您是如何考虑的?通过这样的思路现已取得了哪些进展?
  

  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董事长易敢峰
  
  易敢峰:鳜鱼作为中国特有的高端的水产品种,如何把它打造成类似挪威三文鱼一样的中国品牌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些年我们跟很多院校合作,在鳜鱼方面投入了很多工作,但我认为投入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从苗种的驯化、养殖模式、全程饲料以及科学的养殖解决方案等都需要去突破。我们走了很多地方,发现鳜鱼苗种的退化非常严重,鱼苗成活率较低,鳜鱼天生吃活饵等各方面,无论是从科技、从环保、从生态、从消费,我觉得鳜鱼相对于其他品种是最需要去突破的。未来的3-5年,我们将跟各位专家一起,调动更多的资源,从苗种到养殖模式,到全方位对鳜鱼产业进行品牌打造,树立行业标杆。
  
  问:种质对产业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全国的苗种至少95%以上来自广东,您能否给苗企一些指导和方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
  
  叶星:据统计,很多淡水鱼品种从受精卵孵化到养成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包括鳜鱼、鲈鱼等,这意味着鳜鱼30多万吨的年产量需要很多亲本提供苗种。这几年我接触生产,看到确实生产上也有它的难度。很多养殖户买苗希望质量好的同时价格又便宜,但实际上鱼苗的生产从亲鱼的养殖强化培育,一直到孵化、标粗这个过程的成本付出是很高的。
  
  全国鳜鱼苗种绝大部分依赖广东,对于苗种质量的监管和把控有一定难度。如果生产苗种做到很规范,比如规模、水处理、病害防控检测技术等各方面有一定的门槛和监管措施,苗种质量就相对可控一些,这个问题需要苗企以更高的策略和眼光来共同看待和解决。
  
  问:现在鳜鱼大部分苗种来自广东珠江流域,苗种输送到长江流域会导致病害传播等问题,且两地气候环境存在差异,您认为长江流域应该如何解决自身的苗种问题?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赵金良
  
  赵金良:实际上鳜鱼最大的自然资源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原本是没有翘嘴鳜的,那么由于珠三角本身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发达和养殖技术水平很高的地区,早期鳜鱼人工繁殖是从湖北开始,但最终把它做成产业是在广东起步。以前长江流域有很多的鳜鱼苗场,但在市场面前无力跟广东竞争。在长江流域单靠市场能够生存下来的鳜鱼苗企很少,我们呼吁地方政府适当的重视本地鳜鱼苗种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
  
  问:鳜鱼苗种阶段寄生虫病多发,相对其他环节的用药量大,对鳜鱼养成后的质量安全有一定影响,对此您有何看法和建议?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顾泽茂
  
  顾泽茂:对于寄生虫是在鳜鱼里面用药最多的观点,个人不是很赞同。这主要是因为更多的人把寄生虫当做敌人,总想把寄生虫杀干净,导致用药量非常高。但其实寄生虫在水里一定存在,怎么杀也杀不干净,而杀虫的同时会伤害到鱼本身,包括免疫器官、黏液等,容易引发其他病害发生。对于寄生虫,个人认为是要包容它的存在,建议在养殖过程中适当用药控制住病情,让寄生虫在水体里面形成平衡。
  


  主题一互动嘉宾及主持人合影
  
  互动主题二:鳜鱼产业创新与发展
  

  主持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赵金良
  
  问:大北农在鳜鱼板块做了哪些努力,接下来有什么发展规划?最困扰你们的问题是什么?
  

  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总裁助理兼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传忠
  
  朱传忠:这几年我们非常重视鳜鱼饲料的研发,因为这个版块很有潜力,机会非常多。我们目前在两个方面布局,第一个是最基础的鳜鱼营养,从原料到配方,经过研究,基本上让鳜鱼的健康和生长速度都达到了预期。我们在这方面申报了一些项目和文化保护。第二个就是在基地做示范,我觉得饲料企业有一个责任,一定要把风险留给自己,有更多成功案例再推广,这是我们做事的一个基本理念。尽管鳜鱼饲料养殖困难很多,但我相信在苗种和养殖方式的不断进步下,未来2-3年应该能够全面推广鳜鱼饲料。大家对饲料养殖鳜鱼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因为它和传统鳜鱼养殖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养殖条件跟技术要求都比较高。目前行业最大的痛点还是病害,根源是缺少优质苗种配套,养殖技术也有待提升。
  
  问:东裕是第一批做加州鲈料的企业之一,也几乎是最早推广鳜鱼膨化料的企业之一,能否分享贵公司在鳜鱼饲料的研发历程和心得体会?
  

  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华东
  
  吴华东:公司在加州鲈饲料研发成功后花费了很大精力研发鳜鱼饲料,我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在2015年得到了突破性进展。一开始放水流池试验软颗粒,然后转移到大塘反复对照,制成膨化饲料。膨化饲料有一个优势,都浮在水面上能看到鳜鱼吃料情况。因为经过膨化后风干,鳜鱼膨化饲料颗粒比较硬,喂食前可以适当进行软化,鳜鱼吃料后消化吸收利用率加快。在整个养殖过程当中,我们用驱虫替代杀虫。因为能把寄生虫杀死的药物,对鳜鱼本身也有伤害。在膨化饲料中,我们使用中药制剂来进行拌料驱虫,大概是40斤饲料加1升水的比例。在膨化饲料跟软颗粒之间,我们一直在做对照。有种观点是用膨化饲料投喂鳜鱼的过程可能造成浪费;不过相对于软颗粒,膨化料可以直接使用。一开始我们只做软颗粒,后来还是趋向膨化料。
  
  问:中山大学在鳜鱼病毒疫苗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大家非常期待也存在疑问,鳜鱼疫苗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应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董传甫
  
  董传甫:从疫苗使用效果来看,人工注射的效果是最好的,生产上可能会觉得麻烦,但一个农户的鳜鱼养殖产量不会太大,建议还是通过人工注射来介入。疫苗的价格按照国际上农民病毒疫苗的发展历程,利润会严格控制在5-10%左右。
  
  问:鳜鱼粉料在市场上推广得相对较早,现在市场表现如何?
  

  佛山市顺德区广添饲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小武
  
  李小武:我们推行鳜鱼粉料,粉料在实际养殖当中是比较成功的,所以我们坚持粉料的路线,根据各个养殖户的反馈信息,粉料养殖成功率达80%左右,所以我们推行广添模式养殖。
  
  问:据说浙江金甲在推出低淀粉或无淀粉鳜鱼饲料,是基于何种考虑?能否介绍一下应用情况?
  

  浙江益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瑞
  
  田文瑞:鳜鱼对淀粉高度敏感,认识到这点后我们鳜鱼饲料才开发起来。以前很多人做过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主要是没认识到淀粉对鳜鱼的伤害。很多人做饲料习惯在里面使用面粉,既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粘合剂,但是面粉里面大量的淀粉,对鳜鱼伤害很大,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饲料中面粉的使用量。我们整个研发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做鳜鱼饲料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需要工艺与配方完美结合。
  
  我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鳜鱼饲料开发成功,并不等于鳜鱼养殖就能成功,很多没养过鳜鱼的人一听饲料成功就想尝试,但鳜鱼是一条相对难养的鱼,除了饲料,养殖技术和配套管理都要跟上,如果不具备这些的话,单靠饲料是很难养成的,对于这点大家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问:鳜鱼养殖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目前还做得不够成熟,导致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丹鳜公司在鳜鱼工厂化养殖做了一些标准化工作,能否介绍一下情况?
  

  湖北丹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军
  
  王明军:我们从2017年开始涉足这个行业,但基本上没有做任何的营业,一直在做鳜鱼方面的研发和调查工作。我走访过各地养殖、设备企业和科研院所,专家、业者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发现还是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学术界也希望我们企业能够找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部分问题。
  
  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在2017年花了约100多万元购置一套工业循环水设备,至今已用饲料养殖鳜鱼一年多时间,基本上没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养殖人士参与。当时拿回来2300尾鳜鱼,现在大约剩下2000尾,较大的应该有一斤半左右,从去年10月开始全程用饲料配合工业循环水养殖,用普通的标准来看可以说成功了,但我认为鳜鱼本身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克服,我们根据各方面的状况做了一些对比和分析,我们暂时还不打算进行营业,因为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试验。
  
  就目前个人经验,整个系统在控制上还不够完善。比方说满足10个条件才能把鳜鱼养好,专家学者、经验养殖者都已掌握得较充分,但往往在控制的时候,只满足了7-8个条件;或者说,这7-8个条件控制得也不够完善。做电子设备如果有1-2个条件不够完善,那么这个产品尚不可控。我认为现在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需要被完善,开发包括工业循环水设备在内的很多设备,全部根据对鳜鱼的理解来进行研究。我们第一期投资1000万,目前在设备跟养殖上已花费一百多万,跟华中农业大学也合作了一些项目,我们已掌握了很多要点,希望1-2年内能够有一些突破。另外,我还想呼吁一点,我国电子设备监管标准非常清晰,但国家对水产行业的监管标准还不够清晰,希望专家学者为完善监管出谋划策,相信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互动主题二嘉宾和主持人合影
  


  【关键字】:产业论坛  鳜鱼  武汉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