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上菜快、操作简便、虾产品质量稳定、摆盘美观等因素是熟虾迅速风靡市场的关键。 文/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陈磊 在白虾深加工领域,带头熟虾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产品。 越南熟虾、泰国熟虾、马来西亚熟虾纷纷出口到中国市场,加上在中国华南地区和山东地区的本地活虾加工的熟虾产品,市场格外热闹。 熟虾的成功,是餐饮市场对集约化标准化食材强需求的一个重要体现。 以往餐厅的白灼虾都是用鲜活虾或者冻虾为材料,经过厨师在后厨烹饪在上菜。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房租和人工成本增加,餐厅后厨的成本越来越高,厨师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复杂的烹饪,需要一款半成品的食材。熟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熟虾——虾品类中预制食材的典型代表,什么优点让它C位出道? 熟虾是在工厂按规格区分好、煮熟、冷冻、分装成小包装的产品。每盒的净重在450g、500g、750g、800g不等,刚好可以成一盘菜。正式因为熟虾是装在盒子里面的,因此也被称为“盒仔虾”。 带头熟虾的主要销售渠道在酒店、自助餐、宴席等场合,上菜快、操作简便、虾产品质量稳定、摆盘美观等因素是熟虾迅速风靡市场的关键。餐饮后厨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化冻,在沸水中焯1-2分钟即可摆盘上桌,不费时,还节省了人工成本。 最重要的是,熟虾避免了生虾白灼之后出现黑头的情况,出品稳定美观,成为餐桌上白灼虾的首选,也是餐饮市场厨师最喜欢的虾深加工产品之一。 色泽、肉质口感、卷曲度是衡量熟虾质量的三个重要指标。色泽鲜红油亮、肉质弹牙,口感清甜,虾自然蜷缩弯曲度均一的熟虾才能算得上是一款合格的产品。同时,加工厂标准化的生产线,将熟虾的口感和品质都保持在同一个水平,这样就解决了加盟餐饮标准化的问题,做到“千店一味”。 除了稳定的质量外,高性价比也是熟虾的一大优势。目前国产的熟虾,40头/斤的价格在30元/斤左右,合计6万元/吨。但同期在市场上,厄瓜多尔白虾30/40规格的生虾价格是60元/公斤,基本和熟虾价格一致。 国产冻白虾和鲜活虾的价格还会更高。因此,相对稳定和高性价比的价格成为市场选择熟虾的因素之一。 根据冷冻方法的不同,熟虾可分为盒装熟虾和单冻熟虾,盒装熟虾的加工流程比单冻熟虾多了摆盘冷冻的过程,人工成本增加,因为体积较大,运费费用也有相应的增加。但盒装熟虾可以很好的避免干耗,保持熟虾的外型美观度,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盒装的熟虾价格会比单冻熟虾价格高,临近春节,各地市场的单冻熟虾供应量不足,引发价格上涨。单冻熟虾相比于盒装熟虾的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更低,适合中低端的餐饮和自助餐使用。 中国市场上的熟虾来自哪里?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熟虾主要有四个来源:中国国产、越南进口、泰国进口和马来西亚进口。 尽管进口的熟虾越来越多,但经销商和终端餐饮最喜欢的还是中国国产的熟虾。据统计,中国养殖的鲜活白虾中有25%都加工成了熟虾产品。洋逸水产总经理宋振标表示:“国内主要是高位塘胶膜底养的虾,颜色、口感都比较好,加上中国的加工设备先进、工人熟练程度高,综合后产品质量比较好,出品品质也比较稳定。” “实际上如果让我们选,我们会觉得国产的熟虾质量好,不管是色泽还是口感上,都比同规格的进口虾高一些,而且质量稳定。”上海迎浩缘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孔辉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中国本土加工熟虾量较大的企业都集中在华南沿海,恒兴集团、洋逸水产、国联水产、北海双剑等工厂都是国内大型的熟虾加工厂。 进口熟虾中,越南熟虾的进口量最大,泰国其次,但泰国熟虾在市场上的口碑较高,进口量也在逐年攀升。泰国南部地区接近赤道,常年高温,阳光日照时间长,海水的盐度高,拥有得天独厚的养虾环境。泰国境内主要加工熟虾的工厂有:正大集团(CP Group)、泰万盛集团、利兴水产、金海源等。 泰国熟虾全部采用鲜活虾加工,捕捞2小时之内完成加工,采用水煮极冻等工艺,最大程度保证虾的品质和口感。特别是在熟冻虎虾方面,泰国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辨别熟虾的新鲜程度 一看外表:虾壳发亮,虾头部没有红色/橘色的痕迹,虾头与身体没有脱落的迹象即可认为原料是新鲜的。二闻味道:新鲜度好的虾产品会有一股淡淡的虾味,肉质紧实,虾壳与虾肉连接紧密,不新鲜的虾产品解冻会会有腐臭味,肉质比较松散。 特别说明很多人认为虾尾弯曲度越弯越新鲜,其实虾尾的弯曲程度与加工技术有关,和新鲜程度没关系。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