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通讯员 梁瑜萱 何颖姣)6月16日,首届湖北省大学生生理学实验技能竞赛于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湖北省生理协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承办。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等14所高校的52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各参赛高校的相关专业课老师担任比赛评委。 湖北省武汉市生理协会理事长牟阳灵、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平等人出席开幕式。吴平致辞对各参赛选手和教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她指出,本次比赛是与各高校进行学习切磋的一次机会,不仅能让学生的技巧得到磨练,也能使老师们获得教学科研上的进步,获得教育思想的更新和历练。牟阳灵对大赛的举行表示衷心的祝贺,她分享道,研究生理学的基本方式就是实验,希望本次大赛的举办能够激发广大学子的学习热情,使大家有所收获。 比赛现场 个人赛于上午举行,每位参赛选手需要独立制备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比赛现场,各选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实验。未参赛的师生们在休息室观看比赛现场的直播,有人屏气凝神紧盯屏幕,也有人小声讨论着参赛选手的操作是否正确。一个多小时的实验结束后,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选手陆正一表示虽然有些紧张,但已经尽他最大所能做到最好。 蛙脑毁髓 下午举行蛙心灌流的团体赛,每个院校派出两名选手参加。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各组选手迅速持握青蛙进行操作。一人固定丝线、另一人进行插管,一人调试仪器、另一人调整标本……搭档之间的配合协调一致、默契十足。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选手刘炎璞表示,之前蛙心灌流实验练习的次数不多,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比赛,自己感到很满意。“我们是一对好搭档,这是我们能成功完成的重要的原因。我们不需要语言上过多的沟通就能明白对方需要做什么。”他难掩自豪的神色。比赛中也不乏紧张刺激的时刻。“实验关键的步骤很重要,那时候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加速了。”来自湖北医药学院的选手夏韩说。 蛙心灌流 闭幕式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玉芹对个人赛进行了点评。她表示,本次参赛的选手们都十分优秀,他们在比赛中沉着冷静、大胆心细,大都圆满完成了实验,赛出了水平。她提出,虽然选手们对实验的流程都非常熟悉,但比赛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去进行思考改进的。“虽然同学们在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但这不妨碍大家通过此次大赛锻炼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不妨碍老师们完善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李大鹏对团体赛做出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提出了仍存在的问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心态,经过严格训练的选手们技术都很娴熟,想要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下发挥出真实的水平,心态是成败的关键。其次,操作习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我们还需要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实验中有许多步骤需要同学们相互配合,配合得好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他希望在座师生能够通过实验真正领悟生命的本质,因为“实验可以重复,生命不能重来”。 本次大赛中,来自湖北医药学院的夏韩、来自长江大学的余婷等5位同学获个人赛一等奖,8位同学获二等奖,12位同学获三等奖。湖北医药学院获团体赛一等奖,长江大学、三峡大学获二等奖,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获三等奖。 本次大赛旨在进一步引导湖北省大学生综合实验技能提升,增进湖北省各高校间实验教学交流,促进生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