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揭开海洋牧场的神秘面纱

2019-7-3 15:47|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82403| 评论: 0|来自: 工业化水产圈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海洋牧场是“牧场”融入“海洋”之中,形成健康有机的整体,对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学科领域。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文 | 工业化水产圈 植银素
  图 | 威海海恩蓝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海区夏季表面水温过高,优质高价的海洋冷水性鱼类生产一直是我国海水养殖的短板。而在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有一处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体积约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被称为黄海冷水团。它是一个温差大、盐差小,以低温为主要特征的水体,非常适合养殖喜好低温的深海鱼类。
  
  如何利用这一片冷水团发展深海鱼类养殖,“海洋牧场”是最好的安排!海洋牧场是“牧场”融入“海洋”之中,形成健康有机的整体,对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学科领域。
  

  平台近海海域调试阶段
  

  平台海上运输阶段
  

  运输安装工船到达指定海域后,抛锚就位安装
  

  平移门吊吊钩,完成上部平台的安装
  


  日前,工业化水产圈一篇《牛!国内首座无人智能养殖平台启动!4个月后吃上“本地”三文鱼》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围观,借此机会,笔者采访了威海海恩蓝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俊礼和市场部经理阮林熙,进一步揭秘“海王牧场”!
  

  左起分别为:市场部经理 阮林熙,执行总裁 王致洲,养殖技术部、工程师 许新源,养殖技术部经理 王炳刚,养殖技术部 梁工,海王星董事长 王翎羽
  
  工业化水产圈:国内首座北黄海深冷水团·智能化养殖试验平台的正式启用,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您可以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吗?
  
  阮林熙:哨兵号试验项目,是威海海恩蓝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立项拟建的北黄海冷水团大西洋鲑养殖项目中的一个先导性养殖试验项目。由牧场开发总包服务公司舟山海王星蓝海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舟山海王星”)负责试验设施总体设计,包括网箱、平台、供电设备、投喂设备、测试仪器、监控设备、远程控制设备等,由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天津海王星”)负责工程设计、设施建造及现场安装等工作;由威海海恩蓝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下称“威海海恩”)负责设施建造的材料和设备、养殖试验饵料等的采购以及整个养殖试验运营;本次试验预算为600万元,由威海海恩负责。
  
  本智能试验平台由威海海恩作为业主投资运营,其目的是在前期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三文鱼养殖经验,进行先导性养殖试验,为后继即将落地的近岸暂养网箱海鑫号(6万方)和冷水团早期养殖网箱鲜峰号(8万方)及后期100万方深远海牧场总结养殖经验、编制养殖工艺提供重要的验证依据。
  
  项目中后期,舟山海王星计划继续投资总价约10亿人民币($1.5亿美金)建设深远海牧场。将根据资金状况,逐步提高扩大产能达到100万立方米的水体积的容量——每年2万吨的三文鱼产量。
  
  姚俊礼:黄海冷水团深远海养殖项目是国家、山东省和威海市的现代渔业发展方向的重点支持项目,威海海恩蓝海公司已获得威海市政府和海洋渔业发展管理部门在近岸海域确权、油补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舟山海王星蓝海公司在牧场设施研发方面也得到了舟山市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项目装备类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的支持。
  


  工业化水产圈:平台的智能化养殖从哪些方面体现?
  
  阮林熙: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套操作智能终端软件可以实现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与哨兵号服务器的网络互联、信号传送。借助该智能平台,相关技术操作、养殖人员可直接遥控网箱的运转,比如水下照明、投喂、实时监测等。并严格按预先设定的SOP运行,每天报送养殖日志,准确记录各项试验数据。同时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团队也借助这一平台展开了一系列科研活动。
  



  水下监控
  
  工业化水产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威海海恩蓝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经营背景以及业务范畴。
  
  姚俊礼:威海海恩蓝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8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由部分浙商及业内专家、财团在环翠区投资设立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产养殖、加工、销售;养殖技术服务;养殖装备开发、销售、租赁、海洋渔业开发、渔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休闲旅游项目开发、食品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销售;海洋工程施工;船舶租赁;船舶维修;货物或技术进出口等。
  
  公司的主要目标是联合国内外三文鱼行业优势企业(包括艾格亚洲和东方海洋等),在北黄海冷水团建立现代化智能深远海养殖牧场。采用陆海接力模式,配套打造包含陆基孵化、陆基工厂化育苗、深远海离岸规模养殖、近岸暂养调节、岸基加工的完整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按照规模养殖的要求配置先进技术装备、建设养殖作业体系,创建可复制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互惠共赢。
  
  工业化水产圈:天津海王星从海底柔性管道设计和油气开采转向海洋养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阮林熙:油气开采行业,属于资源汲取型,而深海牧场属于环境友好型,利用高精尖的设备+养殖能力,与大自然达到合理的可循环产出,深海鱼类在尽可能少的人工干预、接近自然的成长方式,源源不断的供向消费者。万物相通,海底油气管道的设计与深海网箱的设计,更是异曲同工,需要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设计能力。这一点,我们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很好地用到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甚至模拟测试中。
  
  工业化水产圈:目前挪威的深海网箱养殖技术较为成熟,听说公司和挪威的海洋养殖企业有合作,主要是以怎样的方式?
  
  姚俊礼:挪威、智利、加拿大等国家在大规模工业化深海网箱养殖三文鱼方面已经有30多年成功经验,我们已经与多家国际优秀企业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其中与加拿大艾格亚洲在18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展开了全方位合作,其CEO兼任我司COO;同时挪威几个三文鱼生产端大公司也在关注并参与我们的项目,并就投资事宜进行了多轮谈判。
  
  工业化水产圈:海洋牧场的初期投资对很多人来说是巨大的,应该选择哪些养殖品种能尽早收支平衡呢?目前该模式政府有没有相关的优惠或者鼓励政策呢?
  
  阮林熙:我们选择品种的标准总结来说是“三高一低”,就是营养价值高(海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等等)、市场价格高的、成活率高和养殖饲料成本低。优选后,公司决定首先选用北欧进口三文鱼苗作为初期养殖品种。
  


  鼓励政策肯定是有的,当地各级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结合当地现有实际的经济情况与战略布局,每个地区还是不太一样。
  
  工业化水产圈:公司以租赁方式与养殖企业合作,如何与养殖企业做到利益结合,吸引养殖公司加入?
  
  姚俊礼:本次项目独创LGS合作模式,可参与的对象覆盖渔民个体、合作社、大型企业,可有效的推动近岸密集型养殖走向深远海生态养殖的转型升级,全面带动产业链健康发展。
  
  客户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LGS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灵活,见下图:
  

  如果客户会养殖且有鱼品销售渠道,可以选择上图(1)的合作模式,即分期付款购买养殖设施,自行养殖及销售。
  如果客户不会养殖且没有鱼品销售渠道,可以选择上图(3)的合作模式,即分期付款购买养殖设施,委托相关公司养殖,按双方约定的包销价格对鱼品统一收购。
  
  工业化水产圈:可以介绍一下公司的团队吗?
  
  阮林熙:目前威海公司下设养殖装备部、养殖技术部、后勤部、市场部,其中养殖团队整合了国内外各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
  
  招聘人才已经通过多家主流转聘渠道,结合海工、海产养殖等同行业交流平台,对外公布。欢迎有识之士尽快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拓展我国的深远海养殖事业!
  
  
  工业化水产圈:您认为国内深海养殖发展到什么程度,目前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阮林熙:受装备、技术能力、政策支持影响,目前国内深远海养殖刚刚起步,并且科研探索偏多,实际示范应用偏少,再加上深海鱼的自然成熟周期偏长(1-3年),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偏少,很多民企联合科研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深远海养殖,能够出产深海优质蛋白,一定是好的方向,但形成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还需要同行业的企业家、资本方、技术方继续坚定信心、克坚排难、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家、地方都有扶持政策,很多近海高污染养殖场都在陆续关闭,政策倾斜是一定的。后期的深海养殖人才储备,像技术积累一样,还是需要时间的,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字】:海洋牧场  工程  深海养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