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饲料竞争进行新时期,比拼的除了品质,还有服务的精准度 文/ 水产前沿李钒 图/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 谢镇伟 “这里有一个说法,新环村是宝马村,昭信村是奥迪村,还有数不完的奔驰满街跑。”何老板自豪地告诉笔者,因为一条鱼,豪车、洋楼、鳞次栉比的鱼塘以及永不停歇的增氧机成了这个南方渔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何老板的鱼塘就在昭信村,前年,他养的13亩塘赚了40多万,喜提一辆奥迪Q5,价值30多万。离他家池塘不远处就是均价13000元/平的新楼盘,可别小看这被城市包围的鱼塘,每一口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买卖”。 近期,笔者走进昭信村,看看这个水产“富豪村”到底在经历着什么变迁,希望能摸索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经验,与行业分享。 珠海白蕉镇昭信村的海鲈鱼塘 这里寸土寸金,不远处就是均价13000元/平的新楼盘 一条鱼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 珠海白蕉镇,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全国70%以上的海鲈产自这里。而白蕉的昭信村则为海鲈养殖的发源地,几乎是全民养鱼。拥有5000多亩池塘,其中3800多亩养殖海鲈,约占整个斗门海鲈养殖面积的20%。 “海鲈大部分的流通商也是集居在此,这里基本家家户户都从事与海鲈有关的工作,比如饲料经销、动保、鱼苗、抓鱼等等。”何老板介绍到,因为这条鱼,当地很多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昭信村自然也是众企业的必争之地,在这里,你可以窥见整个水产行业的发展缩影。比如饲料配方技术的发展,从早期包产22斤,到25斤,再到现在的30-32斤,海鲈饲料在竞争中不断迭代升级,销量也高度集中在粤海、海大、通威等集团型企业中。此外,鱼苗逐渐从海捕苗转变为人工育苗、饲料经销商发展为养殖大户、流通商进行保价收鱼、亩产从1500斤到现在的15000斤等等,都说明海鲈的产业化程度走在了中国水产业的最前沿。 然而,一如很多品种一样,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张以及病害侵袭,拥有25年海鲈养殖史的昭信村虽名声在外,如今也不得不面对海鲈养殖进入微利时代的困惑。加上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还处于比较松散的发展阶段,导致产业发展极为不稳定,特别是养殖端,价格的波动常常使养殖户无所适从。 “这两年海鲈产业变化很大,我们也要学会转变才能生存下来。”拥有8年养殖经验的何老板这样感叹到,而在不久前,广东省海鲈协会的正式成立,也昭示着珠海的海鲈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永不停歇的增氧机打出一朵朵水花 养殖户池塘边上停放的奥迪 在微利时代谋变 在昭信村,何老板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养殖面积不算大,但他总能控制好养殖成本,在海鲈的微利时代站稳脚跟。笔者总结了几个他养殖成功的关键点。 1、提高育苗成活率 如果按往年平均0.25元/尾的价格,8成的成数和3成的成数相比较,一条苗的平均成本相差0.5元有多,一塘鱼按10万苗算,成活率低的鱼塘会多出5万块苗钱,何况今年的鱼苗飞涨到1.2元/尾。因此鱼苗的成活率在很大程度成了微利时代养殖成功的关键。何老板近几年育苗成活率都达到8成以上,每年都会有多出的标粗苗返卖出去。以下为何老板的育苗手法分享: 育苗手法分享 1、前期投喂水蛛和鱼糜15天,同时配合粤海的苗料进行投喂,可以有效提高鱼苗的免疫力; 2、提前内服。鱼苗期定期拌喂粤海“富鱼康”发酵料调节肠胃,由于“富鱼康”富含肽类,能显着增强鱼苗机体免疫力,为后期的生长,上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内服益生菌和保肝护胆的中药,一方面增强鱼苗体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选择优质、稳定的饲料 在当地,“包产”是评价饲料质量好坏的一个标准。包产即是一包饲料能养出海鲈的重量。包产越高,饲料成本就越低,赚钱就越多。比如包产相差2斤,同样是喂了5000包料,出鱼重量就相差了10000斤,以8元/斤鱼算,利润就相差了80000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润。 “我只相信眼见为实的数据。”何老板对于饲料的选择非常固执,只有亲身用过了才会推荐。养殖8年鲈鱼,他一直是粤海饲料的忠实粉丝,吸引他的正是粤海饲料过硬的配方技术和稳定的品质。 “粤海海鲈料出鱼早,包产高,肝肠健康,而且质量十分稳定,每年都稳步提升,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优质、稳定的饲料,才能对养殖结果进行准确的预判,以便进行生产规划。”何老板介绍到,从他养鱼开始,粤海就一直引领着海鲈出鱼饵料系数的升级,从最初包产22斤,到25斤,再到现在包产30-33斤水平,粤海在每一个阶段都处于引领的地位。 此外,何老板还配备了充足的增氧机,一造鱼下来电费就得12万,但通过合理内服、调水等预防措施配合,何老板的整体养殖成本并没有升高,成本控制在7.5元/斤左右。凭借过人的管理,精打细算的理念,何老板随时等待着市场的大爆发。 粤海海鲈料养出的海鲈鱼身修长 粤海海鲈料养出的海鲈背肉厚实 用“大数据”激活一条鱼的潜能 海鲈的市场行情有“三年一道坎”的说法,既是每三年必会出现一次行情的低迷,特别是近几年,大部分时间的价格处于成本线上下波动,在这个背景下,养殖户比拼的正是养殖成本的控制能力。 针对现在的市场行情,粤海近年来在海鲈市场提出了“养殖数据化”这一服务理念,为养殖户建立养殖大数据库,试图通过更精准化的服务为养殖户创造价值。据江门粤海区域经理梁振球介绍,粤海在海鲈市场配备了专职的配方师,每个月对客户鱼塘进行打样,收集温度、投喂量、生长率、饲料投喂包数等养殖数据,录入养殖数据库,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每个阶段最优的投喂率和养殖模式。 江门粤海鱼料服务团队 “通过粤海的养殖数据平台,我们可以实时了解投喂率与生长速度的关系,并快速地做出调整,而不是等到最后卖鱼了才知道结果。”梁振球说到,“数据是最直观的,而不是凭经验,并现实了服务的精准化。在粤海,这一服务体系应用得越来越成熟了,在对虾、淡水鱼市场都在应用,对养殖户降本增效非常有帮助。”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