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养虾有舍才有得。 文| 工业化水产圈 植银素 图| 泰国养殖户 2012年,泰国对虾EMS全面暴发,有数据显示,在爆发EMS以前,泰国有15万莱(1莱=1600平方米,即36万亩)的养殖面积,年产南美白对虾量为40万吨/年。目前,泰国的养殖面积只有8万莱(19.2万亩),年产量30万吨。 深受重创的泰国养虾业一直在寻求转变以及新的养虾理念——可持续发展。笔者在一线走访期间,认识到从泰国来到中国考察市场的虾农王安强,借机向他了解了泰国的养殖现状以及他们对于行业的想法。 泰国虾塘 土塘是主要养殖模式 在泰国,对虾养殖主要以土塘为主,也有部分高位池模式。11月到第二年的1月是绝对的空塘期,因为水温低于22度,虾吃料较慢。一般选在2月底到3月期间,投苗温度在25°C-27°C之间,虾苗规格为P12以上。放苗密度在10-30万/莱之间,主要还是看养殖户的个人习惯、技术以及所需的收成和体重,因为有些人就算只放到5万/莱也不一定会成功。 一般土塘养虾水深1.5-2米,个别虾池深度达到4米。王安强介绍,如果虾塘水深达到4米,1莱放苗60万尾(即25万尾/亩),养殖60天就可以开始抓虾了,分批次抓捕。最后预计密度在5万/莱时(即约2万/亩),可以养到15-20尾/公斤(8-10头/斤)清塘抓虾,整个过程约150天,最终6莱(14.4亩)收成一共达到120吨(亩产达到1.6万斤)。一般2米深的虾塘分批抓放苗15万尾/莱,100天收成约25尾/公斤,产量达到4吨/莱。 收虾现场 如何进行水处理? 在泰国,水处理还是比较传统的通过多级水处理的方式来实现。引入海水之后在第一个池自然沉淀3天,然后将上层水引到第2个池,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3天后,到第三个池加入5种消毒剂,包括茶包(茶饼)、硫酸铜、碘、漂白粉(含氯消毒剂)、杀虫剂和一种含银离子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王安强说:“在泰国,水对于养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你们说的‘养虾先养水’。但是我发现在中国,很多养殖户对于源水处理这一块很不重视,很多人从外海引入海水,只做简单的消毒和过滤就直接进行养殖了。这让后期的管理难度直线升高。” “在泰国养殖的换水量比较大,比如在开始养殖后的第20天,我们每三天就要从池子中心抽掉10厘米的水;养殖到40-60天,每隔天换10公分;60天后,每天换水量则由水的浑浊度,浓度来决定,可达到40厘米。我们在虾池中间设计排污口,就能做到。”他向笔者介绍。 轮养很重要 因为换水量很大,所以对水资源要求很高,这是不容易满足的,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那如何满足这么大的换水量呢?原来在泰国,养虾是实行“轮养”,不是品种轮养而是虾塘的轮养。王安强介绍,他的养殖场里,养殖池与蓄水池的设定比例是1:2(养殖池占比30%),而且,每个养殖池两边必须是蓄水池,也就是养殖池是不可以相邻的。“分开养殖池能达到一定的生物防控效果,而在中国,只有育苗环节才会这样考虑。”他说。 不可遗漏的细节 “养虾前期培藻是很重要的,要保证虾的营养。不过我们更多使用微生物,以达到稳定水质的效果,主要选用高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不会有太多的其他类型。”王安强说道。 在泰国养殖后期(养殖60天后),喂料达到6餐/天,没有吃掉的料容易污染水质,因此需要投入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注重水质的轻消毒,早晚检查水体溶氧和pH、氨氮含量等工作是必然的,养虾需要细心,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王安强强调。 “虾塘的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其实最关键的是凌晨1点到4点的溶氧量,如果低于2.5mg/L,虾就会缺氧死亡。所以水车增氧一般会全天开,只在投料的时候暂停。如果白天的溶氧达到6mg/L,那基本不用担心过不了夜了。”王安强介绍他的虾塘配备了智能监控溶氧设备,当溶氧低于3.5 mg/L就会报警,这便是日前国内风靡的智慧渔业的成果。 泰国用的水车增氧机有15个叶轮。一般6莱的虾塘配备15台增氧机。 养虾,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以前,泰国养虾的密度很高,产量也很高,但是白便病爆发之后,我们很难恢复原来的产量,所以我们开始降低密度、注重水质调控以及可持续发展。” 王安强说,在走访期间,有部分养殖户表示自己的虾塘5年都没有换过水,或者干塘消毒,这一点让他感到非常震惊。在泰国,所有养殖户每次清塘抓虾之后,都会将池塘彻底消毒。收虾之后,将水抽干,暴晒15天左右(主要是看天气,要彻底晒干),然后把5-7㎝厚的底泥刮掉,再晒干,然后进水做蓄水池用,不再养虾,实行池塘的轮养。进水后也要做好消毒处理,就像上面说的对源水的处理(要在约30天内完成水处理)。 “其实泰国整体的养殖成功率并不高,我们已经连续2年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但是大家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是非常清晰的。泰国养虾的利润没有中国高,本身虾价也比较便宜,比如25尾/公斤售价是255泰铢(也就是12-13头规格报价29元/斤),利润大概是100%,但是中国能翻番。”王安强说道。 “养虾有舍才有得。”他一再强调,注重虾塘轮养,水处理,有利于疾病预防和控制,而且也能让虾塘休养生息。 更多图片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